《灼灼韶华》从逃难女到上海滩女老板,靠的不是运气,而是4个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04:51 3

摘要:说起褚韶华这辈子,那可真是苦日子比甜日子多,可偏偏她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上海滩闯出了名堂。很多人觉得她能成功,要么是脑子转得快,要么是有贵人帮衬,其实都不是——真正让她从泥坑里爬起来,变成有名女商人的,是刻在她骨子里的4个字。

说起褚韶华这辈子,那可真是苦日子比甜日子多,可偏偏她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上海滩闯出了名堂。很多人觉得她能成功,要么是脑子转得快,要么是有贵人帮衬,其实都不是——真正让她从泥坑里爬起来,变成有名女商人的,是刻在她骨子里的4个字。

早年褚韶华的日子还算有盼头,嫁了个叫陈大顺的丈夫,对她那叫一个好,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连自己的命都愿意为她豁出去。

可这人呐,有时候就是拗不过命,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疫,把陈家的好日子全毁了,褚韶华的靠山也没了。丈夫没了之后,陈家二小子陈二顺立马变了脸,不仅抢了家里的钱财,还让她失去了女儿。

更过分的是,陈二顺还欺负了她,最后甚至给她扣上了杀人的罪名。没办法,褚韶华只能隐姓埋名,一路逃到上海,连自己的真名都不敢再提,就怕被人认出来。

搁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要是遇到这么多糟心事,十有八九就垮了——要么寻短见,要么破罐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可褚韶华偏不,她心里跟透亮似的:这世道本来就难,要是连自己都放弃自己了,那才真的没救了,这辈子都别想翻身。娘家那边指望不上,婆家又跟豺狼似的,她只能咬着牙告诉自己:这世上,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后来她从三寿帮逃了出来,先好好安葬了女儿,接着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个满是伤心回忆的老家,一路颠沛流离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之后,她给自己改名叫“朱沙”,没别的念想,就想找个正经活计,先把日子撑下去。在上海讨生活的日子里,褚韶华没藏着掖着自己的本事,脑子活泛,胆子也大。有一次,她看到工厂里的女工总被老板欺负,工资给得少,活儿还干得多,甚至还会被随意打骂。褚韶华看不过去,主动站出来,帮女工们跟老板谈判,争取应得的权益。最后虽然她自己被工厂辞退了,但女工们总算不用再受窝囊气,工资和待遇都好了不少。

也正是这份骨子里的善良,让一个叫程辉的年轻人打心眼里佩服她。对褚韶华来说,程辉也像是一种念想——每次教程辉读书写字的时候,她总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女儿萱萱,心里又酸又暖。

后来,程辉还帮了褚韶华一个大忙:知道她想找个体面的工作,程辉不仅托人弄来了铺保(那个年代找工作需要的担保),还悄悄找了件像样的衣服,让她穿得整整齐齐、体体面面地去永新超市面试。就凭着这份体面,再加上褚韶华能说会道,把自己的想法说得明明白白,就算没有高中文凭,她也硬是说服了永新超市的沈部长,成功进了这家在上海能排到第三的百货公司,成了一名店员。

可这边褚韶华刚稳定下来,程辉就出了事。原来程辉为了帮褚韶华找衣服,偷偷拿了顾客的衣服,结果被老板发现,打得特别惨。褚韶华心里又愧疚又着急,可也只能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能有能力帮程辉。

不过褚韶华的本事,不光沈部长看在眼里,还有个叫闻知秋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其实早先闻知秋见过褚韶华落魄的样子,那时候她身上又脏又破,闻知秋还以为她是要饭的,想给她点钱、递块点心,结果都被褚韶华拒绝了——她就算再难,也不想平白无故接受别人的施舍。

后来在永新百货再见到褚韶华时,她已经穿得整整齐齐,说话也有条有理,三言两语就说动了闻知秋买了一支钢笔。这一下,闻知秋立马就动了心思——本来他是想挖另一个叫倪香影的人,结果看到褚韶华之后,满脑子都变成了她。

之后闻知秋就一直留意褚韶华,看着她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从一个普通店员做到了部长助理,把手里的活儿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帮超市拉了不少生意。这下闻知秋更确定了:褚韶华就是他要找的人。在闻知秋看来,干大事的人就得有野心,而敢挑战困难的人,野心才能撑得起来。所以对他来说,跟褚韶华合作,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褚韶华最后决定加入闻知秋那家没什么名气的闻氏大药房,并不是被闻知秋的花言巧语说动了,而是她心里算得门儿清:一个人要想真的成功,不是靠攀高枝、抱别人的大腿,而是能亲手参与进去,甚至牵头把事情做起来——就像搭一座高台,自己得是那个搭台子的人,而不是站在别人搭好的台子上看热闹。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褚韶华就直接跟闻知秋谈条件:她要拿一成的“身股”(那个年代合伙人的股份,靠能力和功劳获得),跟闻知秋做真正的合伙人,而不是打工的。之后,她干脆辞掉了永新百货部长助理的工作——她不想一辈子听别人指挥,做别人的手下,她想自己说了算,做那个下棋的人,而不是被人捏在手里的棋子。而且褚韶华还有个特别厉害的本事,就是会“借劲儿”:之前跟夏元合作的时候,她借着夏元的资源打开了门路;现在加入闻氏大药房,她也是借着闻知秋的平台,把自己的本事发挥出来。

所以说到底,褚韶华能从一个被人追杀的逃犯,一步步变成上海滩有名的女商人,靠的不是她多聪明,也不是闻知秋的看重,更不是康二妞的牺牲,而是4个字——懂得借势。

咱们老祖宗早就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再能干的人,也有自己办不成的事;再厉害的人,也有自己迈不过去的坎。真正聪明的人,不会闷着头蛮干,而是会学会借外力、借智慧、借机会,把这些力量变成自己的,这样才能从困境里走出来,实现逆袭。

其实咱们生活里也是这样,不管是想把日子过好,还是想做成一件事,别总想着自己闷头干,更别觉得“靠别人丢人”。首先得看清自己:自己哪儿行,哪儿不行;然后再留意身边的机会,该借的劲儿就得借,该抓的机会就得抓。要知道,“借势”不是偷懒,也不是依赖别人,而是为了最后能真正站稳脚跟,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独立。等你真正立住了脚,再回头看就会发现:那些曾经借过的“势”,那些帮过你的人,最后都变成了你往前走的底气。

就像褚韶华那样,她没靠运气,没靠别人可怜,而是靠自己的眼光和勇气,借着身边的机会一步步往上走,最后才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咱们普通人也一样,只要肯动脑子、敢抓住机会,懂得“借势”,也能在自己的生活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