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彻底火!Figure AI一年暴涨1400%,A股这些公司直接封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6:19 7

摘要:资本市场彻底炸锅了!美国初创企业Figure AI刚刚宣布完成10亿美元C轮融资,公司估值直接冲到390亿美元!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家公司在短短一年内,估值从26亿美元一路狂飙,整整涨了14倍多,相当于暴涨1400%!这是什么神仙增速?!

资本市场彻底炸锅了!美国初创企业Figure AI刚刚宣布完成10亿美元C轮融资,公司估值直接冲到390亿美元!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家公司在短短一年内,估值从26亿美元一路狂飙,整整涨了14倍多,相当于暴涨1400%!这是什么神仙增速?!

本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带头,吸引了英伟达、英特尔、LG、Salesforce和高通等一众科技大佬抢着投钱。这已经是Figure AI第二轮大规模融资了,去年它就收割了OpenAI、微软和亚马逊老板贝索斯等一众大佬的投资。

01 资本炸锅了!A股机器人概念集体暴走

9月17日,A股市场直接上演了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狂欢派对!收盘数据显示,利和兴、均胜电子、金发科技、松霖科技、万向钱潮、露笑科技、豪鹏科技、豪能股份等将近10只概念股全部涨停,整个板块都沸腾了!

豪恩汽电更是暴涨超14%,宜安科技、丰立智能、安培龙、卧龙电驱、凯龙高科、双环传动等个股涨幅全都超过8%。这波行情背后,是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的超级看好。

要我说,这波资本狂欢确实有其道理。人形机器人简直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市场潜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不过投资者也得保持冷静,别光盯着概念炒作,忽略了实际业务基本面。

02 三年逆袭之路,"小马斯克"的机器人梦

Figure AI这家公司2022年才成立,总部就在硅谷所在的加州,专门研发能自主思考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公司创始人Brett Adcock被圈内人叫做"小马斯克",这人可是个连续创业的老司机,专攻前沿科技赛道。

Adcock之前搞过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公司Archer Aviation,是最早玩空中出租车概念的那波人。从阿彻航空退出后,他二话不说就杀进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立下flag要"打造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工作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2023年5月,Figure AI从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的投资人那里搞到了7000万美元,用来加速开发第一款自主人形机器人Figure 01。等到10月份,公司就正式发布了Figure 01,直接叫板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

我个人觉得Adcock确实有眼光有魄力,但人形机器人这领域的难度比他之前搞的项目都要难上一个数量级。最后能不能成,还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03 技术大突破!机器人真的会"思考"了

Figure AI最近整出了个名叫Helix的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这是一种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堪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Helix用了创新的"快慢双系统"架构:"慢系统"相当于人类大脑,是机载视觉语言模型,负责高阶语义理解和任务规划;"快系统"就相当于小脑,专门管上半身动作控制。

这个架构在业内认可度很高,被认为是解决机器人实时控制和复杂任务理解矛盾的最佳方案之一。从演示视频来看,机器人在物流产线分拣包裹、自己叠衣服、把碗碟放进洗碗机等任务中表现相当溜。

04 全球都在卷!中美机器人竞赛开启

人形机器人赛道现在真是"冰与火之歌"。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就达到87起,披露融资金额高达109亿元,资本对这个赛道是真的看好。

这场全球竞赛中,参与者那叫一个多元化:实体产业巨头、互联网大厂、初创企业全都下场了。最有意思的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曾经在一天之内,同时投资了千寻智能、逐际动力和众擎机器人三家机器人品牌,这布局速度也是没谁了。

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美国的特斯拉、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等老牌玩家,中国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等公司也在加速追赶,中美科技竞争又开辟了新战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经突破70%,预计今年产业规模将突破379亿元。企查查数据表明,截至今年7月下旬,国内现存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达834家,仅上半年新注册企业就同比增长183.78%,这增速也是没谁了。

05 光环背后:是技术革命还是资本泡沫

虽然叫好声一片,但质疑声也从来没断过。Figure AI至今从没在公开展会或客户现场展示过机器人的实操能力,所有演示都是剪辑视频,这就不禁让人怀疑其技术演示的真实性。

今年4月,有媒体调查报道说Figure AI可能虚构和夸大了与宝马的合作关系。宝马发言人透露,宝马工厂只有一台Figure AI的机器人在非生产时段运行,而且只做车身车间的零件抓取和放置练习,这和Figure AI宣传的深度合作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06 四大挑战:商业化之路道阻且长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从技术狂热转向实际商业落地。但繁荣背后,整机系统集成、关键算法可靠性、量产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商业化路径,成了所有相关企业必须面对的"四重门"。

量产成本控制尤其是个大难题。按产品成本推算,丝杠、传感器等零部件生产成本占机器人产品的40%以上,降本之路任重道远。

目前,中国市场主要人形机器人制造商把全尺寸机器人的价格定在40万到50万区间。就这价格,市场还在观望,大规模商用还得再等等。

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是企业量产后面临的"第四重门"。人形机器人能不能普及,最终还得看功能实用性而不是技术展示,只有真正找到应用场景才能完成商业闭环。

07 中国力量崛起!产业链全面发展

产业边界正在被快速打破。从专业品牌的技术迭代,到美的集团等巨头品牌的场景延伸,再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产业龙头品牌的战略卡位,一场围绕"钢铁伙伴"的竞合大戏已经全面拉开序幕。

在全国最大的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每天大概能采集50万条高质量数据。能实时记录触觉、力觉和动作细节的特制"数采手套",成了连接真实世界和数据世界的桥梁。

这些手套双手搭载了接近4000个触觉传感器,已经接近人类的27个自由度,可以实时检测抓取时的物理反馈,为机器人学习提供宝贵数据。

各地政府也在加码政策资源,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在北京亦庄,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已经聚集了300多家机器人生态企业,产业链规模超百亿。

上海成立了"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计划到2027年推动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地方政府对这产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08 概念股全解析:谁才是真龙头?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应用集成三大环节。

核心零部件龙头:

· 鸣志电器:宇树机器人灵巧手空心杯电机的独家供应商,技术壁垒极高

· 中大力德:宇树行星减速器的核心供应商,占宇树采购量的约63%

·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龙头,技术突破海外垄断

· 奥比中光:3D视觉传感器主供商,占宇树采购量的约72%

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

· 埃斯顿: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全产业链布局

· 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综合龙头,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领先

· 新松机器人:中科院背景,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

关键材料与电池:

· 金发科技:供应轻量化的PEEK材料,同时通过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 蔚蓝锂芯:宇树锂电池的核心供应商,2025年向宇树的电池供货量预计达60万颗

09 投资者如何布局机器人赛道?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直接股权投资:通过一级市场投资初创企业,但门槛高,风险大。

二级市场概念股:关注已上市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和本体制造商,如前面提到的鸣志电器、中大力德、绿的谐波等。

机器人ETF: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机器人全产业链。

产业基金:各地政府设立的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既能为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也能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机会。

Figure AI计划大规模扩张,打算4年内把年产能干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上海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预测,人形机器人行业可能在2030年左右在国内迎来"电动汽车式"的爆发拐点。

不过在这之前,技术、成本和场景落地等问题,才是打开国内万亿元市场的关键钥匙。

A股机器人概念的这波暴涨,只是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前景的一次预演。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商业化落地加速,这场围绕"钢铁伙伴"的资本大戏还会继续上演。但投资者得保持理性,既要看到巨大潜力,也要认清现实挑战,才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获得真正回报。

来源:闺蜜财经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