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么又是这一页?”我凌晨翻台历,发现七月廿九还没翻过去——公历记在九月二十,一个普通的星期六,可农历却说这是“忌日”。翻过前后几张纸,倒是把七月三十也看见了,才想起今年七月三十天,七月廿九就排在倒数第二。
“怎么又是这一页?”我凌晨翻台历,发现七月廿九还没翻过去——公历记在九月二十,一个普通的星期六,可农历却说这是“忌日”。翻过前后几张纸,倒是把七月三十也看见了,才想起今年七月三十天,七月廿九就排在倒数第二。
夜里凉风透窗,我合上台历又去看《四库全书》影印本,书边一行注:“世俗多畏杨公忌”。我对着这行字敲桌子,心里数着——杨公十三忌排开,从正月十三一路到腊月十九,只在闰月缺位。七月里占了两天,初一与廿九,这就落到今晨头上。
清早五点多,楼下广场喇叭没响,几位老人照样在走圈。有人小声说:“今天别大声嚷嚷。”说完又按住口罩。我听见却没接话,只看手表:05:17,天色灰白。
八点将到,楼对面的早餐店门还掩着,一张纸贴门框:“今日店休,整理后厨。”没写原因。我往旁边看,垃圾桶被拖出来,黑袋子系紧,旁边放着扫把。“整理内务,清理垃圾”——这句和《杨公家戒》里对七月廿九的说明吻合。
十点,邻单元一户人家关窗拉帘,客厅灯却亮。我听见里面孩子念书声断断续续。电视静音,墙上钟指向10:07。有人说忌日不宜办喜事,这户上周刚贴“乔迁”字样,今天门贴取下,红绳也收走,只剩门铃。
午后一点,太阳斜照,绿化带里突然传来争吵。两位搬运工为一卷缆线喊了几句,又被旁人拉开。“别在今天动火气!”有人插话。争吵停下,缆线搁路边没人动。影子缩短,空气闷热,可场面安静。
三点半,社区广播读公告:“九月十九晚因检修停水八小时。”广播员声音平直,只在停顿处加重:“请各户提前储水。”我记下时段,却又想到“忌日要静”的叮咛,停水检修安排早定,播报恰撞今天,巧合摆在那里。
傍晚五点,市场人少。蔬菜摊主把两篓鲫鱼放回水桶,嘴里一句:“今天不杀生。”旁边买菜的老太没回应,只凑近挑豆角。秤砣落盘的声音清脆,摊主不再多话。
六点零九分,天边泛红。我推开窗,楼下一家三口排桌子,锅里汤冒泡。男孩掀锅盖喊:“开饭啦!”这画面和上午那条门贴形成对照——一边避喜事,一边守家饭。老书里那句“与家人同席”就在眼前出现。
七点整,小区群里有人发图片,配字:“门口猫今天不叫。”图片里猫趴在花坛边,眼睛半睁。评论区一条回复:“忌日,别吵它。”后面没人再聊。
夜幕降临,楼顶有人放风筝,线亮着小灯。风筝没拉高,只绕楼盘旋,像怕冲过某条线。我抬头时听到一句自言自语:“说大话招妄语,今儿算了。”声音飘散。
九点一刻,街角药店门灯闪烁,电子屏滚动日期:“农历七月廿九”。两三行字反复。店员搬药箱,贴标签,神情专注。旁边收银台摆着体温计,数字跳动。
快到十点,我回到书桌,把白天看到的碎片写在纸上:
1。 时间:公历九月二十,农历七月廿九。
2。 称呼:杨公十三忌之七。
3。 禁事:争吵、杀生、喜事。
4。 宜事:清扫、陪伴。
5。 戒语:不妄言。
纸上列完,再抬头,窗外灯火点点。我没作结语,也不想展开解释,只把这些场景放在这页纸上。
来源: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