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谁懂啊!最近“黄子诚因模仿黄子韬导致破产”的消息简直像一颗深水炸弹,炸翻了整个互联网。这个曾经靠着模仿黄子韬走红的网红,如今却在直播中自曝现状,坦言因盲目投资互联网行业导致破产,如今一无所有。他透露此前为运营短视频平台投入全部财产,甚至抵押了接送孩子的车
哎,家人们谁懂啊!最近“黄子诚因模仿黄子韬导致破产”的消息简直像一颗深水炸弹,炸翻了整个互联网。这个曾经靠着模仿黄子韬走红的网红,如今却在直播中自曝现状,坦言因盲目投资互联网行业导致破产,如今一无所有。他透露此前为运营短视频平台投入全部财产,甚至抵押了接送孩子的车辆,但最终因账号被永久封禁而血本无归,“涨粉几十万却毫无用处”。
故事要从2022年浙江一家服装厂的流水线说起。当时的黄子诚还是个踩着缝纫机的普通工人,每月拿着6000多元工资。一次车间聚餐,工友举着手机拍他:“你这眉眼,跟电视里的黄子韬太像了!”这句话就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他翻遍黄子韬的社交账号,咬牙花3000多元买下同款服装,躲在出租屋对着镜子练习黄子韬的招牌动作。
第一条模仿视频发布当晚就收获3万多点赞,评论区“以为是本人”的留言刷了屏。黄子诚毅然辞去工作,专职做网红,每天雷打不动拍3条模仿视频,从黄子韬在《创造101》里怼选手的名场面,到机场街拍姿势,甚至“摔外套”的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不到三个月,粉丝涨到50万,他被山寨男团ESO相中。
加入团队后,商演邀约纷至沓来:县城商场开业、楼盘促销、小酒吧驻唱,出场费从500元涨到5000元。最忙时,他一个月跑12场商演,赚的钱比在工厂一年还多。朋友圈里全是舞台照和粉丝送的花,逢人就说:“我这长相,就是吃这碗饭的”。那段时间,他沉浸在虚假的繁荣中,甚至开始高消费,忽略了自身的短板。
然而危机早已潜伏。黄子诚除了模仿,几乎没有其他才艺。有一次商场商演,主办方要求清唱,他一开口就跑调,只能尴尬地说“伴奏没调好”。粉丝问他有没有自己的歌,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从头到尾,他没学过唱歌、没练过才艺,满脑子都是“怎么更像黄子韬”。
2023年下半年,观众对黄子诚的“复制”感到厌倦,视频点赞量从几万掉到几千。为了拉回流量,他尝试更夸张的内容,模仿黄子韬“怒怼记者”的片段,结果被骂“东施效颦”。更致命的是,他除了模仿,没有任何才艺。商演时,他无法清唱,也无法与粉丝互动。他拒绝提升自己,坚信模仿就能带来一切。
2024年3月,黄子韬工作室发布声明:“坚决反对任何山寨模仿行为,维护艺人合法权益。”这一声明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合作方纷纷解约,粉丝大量脱粉,他彻底失去收入来源。为了维持“网红生活”,他雇着月薪4000元的助理,习惯性买名牌卫衣和潮鞋,钱不够就借网贷。
随着收入锐减,他陷入了网贷催款和房租拖欠的困境。黄子诚在直播中自曝现状:当初把所有财产都投资互联网项目,甚至抵押了接送孩子的车辆,结果血本无归。他的账号直播功能被永久封禁,涨的三四十万粉丝变得“毫无用处”。最终,他只能打包行李,搬回农村老家,口袋里只剩几百块钱,从日赚5000元的网红变回一无所有的普通人。
与黄子诚同时期出道的鹿哈(凌达乐)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位00后江西小伙在发现自己与鹿晗相似后,也走上了模仿之路。但他很早就意识到单纯模仿不可持续,迅速改回本名凌达乐,成功转型为带货主播,全力打造自己的带货IP。他的直播业绩令人惊叹——曾一个月赚500万,七个月进账3500万。
凌达乐还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购置了价值277万的豪车和600多万的写字楼,真正实现了从网红到商人的转变。即使在个人生活方面,凌达乐也懂得如何将关注度转化为商业价值。2025年1月的求婚事件和5月的婚纱照发布,都精心设计并引爆热搜,随之而来的是直播间上线“同款冠冕”、“网红婚纱”等商品,实现了流量变现最大化。
黄子诚的失败揭示了网红经济的光鲜与脆弱。模仿或许能快速吸睛,但终究是“借别人的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旦热度消退,就会被市场抛弃。法律风险也是悬在山寨明星头上的利剑。根据知识产权专家的解释:“如果艺名、打扮风格、表演内容等与明星高度雷同,并借用明星经历炒作,涉嫌借用明星知名度和影响力谋取商业利益,可能侵犯明星的名誉权、作品著作权,并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流量潮水退去时,沙滩上留下的不只是贝壳,还有那些没来得及游回大海的搁浅者。黄子诚的经历提醒我们,模仿可以作为起点,但只有创新和转型才能走得更远。在网红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案例值得每一位内容创作者深思。互联网从不是复印机的赛场,原创才是抵御流量波动的锚点。
来源:影视泡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