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丰收节以“潮海三农,丰光无限”为主题,深度融合科技、文化与农业元素,全景展现海淀区在智慧农业、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成果与时代风采。
大丰收!
飘香的瓜果蔬菜
智能化的农业机器人
精彩的文艺演出
充满烟火气的特色市集
……
根本逛不够!
9月20日上午
由海淀区政府主办
区农业农村局、苏家坨镇承办的
2025年海淀区“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阳台山自然风景区开幕
本届丰收节以“潮海三农,丰光无限”为主题,深度融合科技、文化与农业元素,全景展现海淀区在智慧农业、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成果与时代风采。
清晨的阳光洒向大地
主会场
人潮涌动、欢声笑语
舞台两侧
机器人跟随着音乐节奏灵活舞动
机器狗方阵同步表演
迅速点燃现场气氛
不远处
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与西山农场的
实时画面通过视频连线传回主屏幕
金色稻浪与累累硕果仿佛近在眼前
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整个会场
科技赋能新农业,智享丰收绘新篇
农业科技
成为本届丰收节的最大亮点
开幕式上,多款由海淀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农业机器人登台亮相,不仅展示了精准分拣、水果堆叠等高难度操作,更以一场“机器人+机器狗”的动感热舞将气氛推向高潮。通过5G远程直播,观众实时“走进”上庄镇京西稻种植基地与西山农场果园,沉浸式体验“云收割”与“云采摘”,切身感受科技为传统农事带来的全新变革。
原创科技情景剧《相遇AI秋分》更是引发阵阵掌声。该剧通过人工智能“秋分”与农业工作者的跨时空对话,生动展现未来农业智能管理、无人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美好图景。“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让更多人看见海淀农业的未来。”一位主创人员在采访中表示。
招商引智促发展,聚力共赢海淀兴
本届丰收节首次设置
招商引资洽谈专区与农业资源供需
对接展板
成为推动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上庄镇、苏家坨镇“一镇一园”负责人轮番上台,详细解读产业政策、推介合作项目,释放出海淀北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烈信号。
现场,多家农业科技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机构设立展位,集中发布资源需求与合作意向。“我们看中的不仅是海淀的市场潜力,更是这里优越的科创环境和政策支持。”一位正在洽谈的农业科技企业代表如是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推动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农业领域集聚。
丰富节目齐上阵,欢聚一堂展风采
文艺演出环节精彩纷呈
融合了
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艺术表达
特色节目《海淀很有“面”》邀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刘辉,使用太舟坞产区优质小麦面粉,现场制作超长一根面和超大面气球,精湛的技艺赢得热烈掌声。原创小品《希望的田野》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讲述“新农人”借助电商与科技手段成功推广苹果销售的动人故事,折射出海淀农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积极探索。
来自内蒙古科右前旗的乌兰牧骑文艺队也远道而来,以一曲豪迈深情的《在草原等你》展现京蒙协作的深厚情谊和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市集特色荟风物,乡情美食共品味
丰收节市集分为
特色农产品展区、农业科技展区
与农业农村局专区
三大板块
汇聚了全区
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公司、农业园区
及新型经营主体的
优质产品与创新成果
游客既可品尝购买京西稻米、玉巴达杏、樱桃汁等地方特产,也可体验智慧灌溉系统、AI育种平台等科技应用。北京正农耕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新介绍:“我们是第四次参加海淀区‘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每次都带来新的农产品。今年我们带来了新式叶酸1号、2号玉米,富含叶酸、花青素,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健康、更美味的生活体验。”
村厨擂台赛更是人气高涨。来自各镇的厨艺高手同台竞技,由大众点评专家和观众现场投票评选出“最佳风味奖”。香气四溢的农家菜、造型别致的文创点心,令游客流连驻足。此外,以玉巴达杏和樱桃为原型设计的海淀农业IP“巴达”和“樱樱”、“双螺旋”地标造型以及“新照旧事”打卡区,也成为市民拍照互动的热门景点。
展望未来:科技兴农,海淀先行
从田间地头到云端智能
从传统农作到AI管理
海淀农业正以科技为引擎
全面提升
农业质量效益与区域竞争力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淀区将继续紧扣“三农”发展主线,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数字产业的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农业科技生态,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村居民富裕富足的新篇章。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多元融合的
丰收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