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号,谢孟伟被云南警方处以七日行政拘留,官方通报一出,“嘎子哥”瞬间被推上了热搜。
9月17号,谢孟伟被云南警方处以七日行政拘留,官方通报一出,“嘎子哥”瞬间被推上了热搜。
这个人、这件事、这场风波,争议点不止一个。
真正惹祸的,不是他穿了什么,而是他说了什么。
让这件事烧起来的,是他9月10号那场直播。
直播时,36岁的谢孟伟身上穿着警服,虽然没有佩戴警号和徽章,但从肩章、臂章看得出,就是制式装备。
直播中,他一边穿着这身衣服,一边开始卖货,是一款充电宝和随身WiFi的二合一产品。他推销得很猛,光是广告词都说得像真有“官方背景”,让人误以为这是有警察背书的产品。
当有网友质疑他为什么穿警服时,他干脆回应说:“这是省厅重点缉毒电影,公安都要配合拍摄。”还强调,演员进组都要政审。
这不是澄清,而是把锅甩得更大。
他甚至还爆了粗口,说别人蹭他热度。
到了9月13号,他发了道歉,说那是拍完戏的服装,还没来得及换下来。
但网友并不买账。
因为没隔多久,他又改了口风,反过来指责网友,称自己的照片是被人用“AI换图”的方式恶意剪辑,还强调这事不是自己的全部责任。
从仓促道歉到反手甩锅,几天内态度一直变化,网友的疑问非但没被解释清楚,反而变得更多。
最终,9月17日晚,临沧市耿马县公安局发布通告:谢孟伟因“穿着类似制式服装进行虚假宣传”被处以行政拘留七日。
这起争议,才算一步一步落了定。
被拘的消息一出,网友的嘲讽就没断过。
有的说,他是故意“进去”,这样就能躲掉直播带货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期。
有人调侃,以为他这次进去是因为卖假酒,结果走错片场,穿的是警服。
弹幕的很多话谁都笑不出来,但确实扎在了痛点上。因为在这之前,谢孟伟已经有过一次带货翻车的记录。
几年之前,他曾在直播里卖酒。
当时背景是这样的:他转型不顺,跑去带货。但卖的酒品种特别多,有所谓“稀缺茅台”、也有“五粮液特供”,还打出了“限量”、“只要9块9”这类宣传语。
结果很快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他卖的东西有的是贴牌酒,包装上印的是高端品牌的名字,实际成本和酒质完全不相符。
从那之后,他的口碑一路下跌,大家也记住了“嘎子哥卖假酒”这件事。
和假酒事件绑在一起的,还有潘长江。
当年潘长江在直播间“劝过”谢孟伟。
他说:“你刚来,这里水太深,你把握不住。”谢孟伟当时还哭了,态度也挺诚恳,说以后绝不再卖酒。
结果没过多久,潘长江自己开播,也开始卖酒。销量反而特别高。
这个前后对比太过割裂,于是大家就喊这段故事为“潘嘎之交”。
成语版本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长辈表面劝,实则自己上。说难听一点,“一边劝你别干这事,一边抢你饭碗”。
当然,这事跟潘长江实质上没有关系。不过这次谢孟伟被抓,又一次把潘长江拉了进来。
但因为“潘嘎之交”这个梗在前,热点发酵时,潘长江的评论区也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网友调侃又上线,有说“潘叔你还是没劝住他”,也有在喊“赶紧收个徒,换下一位接班人了”。
而潘长江最近的一段视频,多少也回应了这些声音。
他在视频里说:“大家老说我卖假酒。可如果真是假的,早该出事了,我还坐在这录视频呢。”说完这句,还挺激动。
这话听着好像也有些道理,但很多人联想到释永信曾用过的类似说法,心里反而更不信了。
澄清、否认、拉回锅、找借口,每一步都放大了网友的质疑。
不管是谢孟伟,还是早年间的潘长江。
无论有没有违法,带货这件事本身,就不能碰最底线的两个红区:不能骗人,不能模糊身份。
像穿警服直播,或打包官方背景推产品,这些操作都会很快引发社会性反噬。
公众早就不是“谁红听谁”的思维了。尺度不掌握清楚,被骗过一次的人,会记一辈子。
现在的结果,已经不只是“嘎子哥行政拘留七日”这么简单。
而是这件事不小心在提醒另一个现实:从明星到网红,从直播再到带货,真要做这个行当,就别拿观众当傻子。哪怕只是一次“擦边”,也可能变成一次彻底坍塌。
来源:1号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