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调放出“10年免费包修”,格力回怼:先把那11万辆车修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23:36 3

摘要:小米宣布米家空调全品类“10年免费包修”,同夜格力高管朱磊回怼“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还把话锋指向小米汽车当天召回的那11万多辆车

小米宣布米家空调全品类“10年免费包修”,同夜格力高管朱磊回怼“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还把话锋指向小米汽车当天召回的那11万多辆车

晚上刷手机,这条消息几乎是原地引爆,群里有人拍手叫好:“家里三台空调,十年省大钱!”

也有人摇头:“说得漂亮,真出问题能立刻上门吗?”

我理解这两种心情,一边是消费者对长期保障的渴望,另一边是对售后兑现能力的担心

一句话打到点子上:承诺容易,兑现最难

先把脉络理清

9月19日晚上,卢伟冰在微博官宣:米家空调“10年免费包修”上线

覆盖挂机、柜机、中央空调等全品类

,这是明显的加码动作,直接对准家庭耐用品的“长持久战”

很快,格力市场总监朱磊发文回应

“十年免费包修是承诺,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

,语气不客气,还强调格力在2021年就把“十年免费包修”端上台面,背后是“30年市场验证”的底气

他又甩下一句:“先把眼前的11万辆车修好,再来拍胸脯”

这“11万辆车”指的是同一天曝出的召回

小米SU7标准版被曝召回116887辆,原因与L2高速领航辅助在极端特殊场景下的识别、预警或处置不足有关,存在安全隐患

从企业责任角度看,召回是该有的动作,不代表“全盘否定”,但摆在舆论现场,它就是一记响亮的对比——一边是高举“十年包修”的旗帜,一边是处理当下的技术与安全挑战,张力自然就出来了

截至发稿,小米方面对朱磊的回击尚无进一步公开回应

这不只是一次口号之争,更是一场关于质量、售后体系、品牌信用期的正面较量

“十年包修”像是一张远期支票,企业要用更低的故障率、更快的响应速度给它背书

你可以想象一个盛夏的午后,外机罢工、屋里闷得让人透不过气,售后电话打过去,对面说“师傅这两天排满了,再等等”,这时“十年包修”的承诺并不能直接降温,真正管用的是体系——零件库存、响应时效、上门能力、定损透明度

消费者最终买单的,是体验,不是广告语

格力的回击里还有一句古典表达

“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这话被拿到今天,有几分“先证明你能做到,再谈大愿景”的意味

站在我这个旁观者角度,我认同“先把事情做扎实”的朴素逻辑,但也不否认

敢拍胸脯本身是一种推动行业服务进步的力量

从行业面看,今年空调其实在走一条“量价齐升”的轨道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额达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

需求旺、竞争烈,谁能在服务和口碑上做“减法”,谁就能在旺季少踩坑

财报也给了背景: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6%

格力电器同期营收973.25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数字之间,能看见各家节奏的不同,也看到空调这门生意的“厚重”——不是只靠一条口号拉动的

回到“十年包修”,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对产品质量曲线的自信——压缩机、主板、传感器、阀件这些核心部件,要把故障概率压到足够低;

其次是对长期成本的管理——售后成本需要计提,配件要做生命周期管理,师傅网络要平衡城市与下沉市场,不能旺季崩盘;

再次是对用户沟通的细致——什么叫“包修”,哪些算“人为损坏”,上门费、检测费到底怎么算清楚

承诺是起点,边界说清楚、规则透明,才是让人心安的关键

说句实在的

“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

这句话狠是狠,但也容易被理解成“我才是真正强者”的宣示

现实世界里,没有绝对不坏的机器,只有更低的失效率与更稳的救火能力

十年周期太长,品牌要做的是减少不可预期,让用户相信:坏了有人管,而且能管好

十年包修不该是营销秀,它应该倒逼企业在用料、测试、品控上做长期主义

还有个小背景,也能看出这场“掰腕子”的火药味

此前有媒体提到,双方还因“打油诗”隔空过招,围绕公关的表达、风格彼此“拆招”

这些小插曲虽不重要,但提示我们

这是一场持续的品牌攻防,不会一两天就“分胜负”

把目光再落回到那条召回消息

一次召回不等于产品失败,更不代表品牌不负责任,反而往往是把问题摊开、给出方案、避免更大风险的必要过程

但在传播场里,它和“十年包修”撞车,容易引发“口号与现实”的反差

如何在技术迭代与用户安全之间找到平衡,这是更大、更长期的课题

车是流动的复杂系统,空调是长期的耐用品,两个赛道的难度系数都不低,但它们有共同的评判标准——面对问题的诚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愿意替普通用户问几个“接地气”的问题:夏季报修高峰,48小时能否上门?

核心配件缺不缺?

乡镇地区的用户,能否享受同样标准的“十年包修”?

当师傅拆机后,是否有明晰的工单与报价,避免“临场加价”的尴尬?

这些问题哪家答得更实在,钱包和口碑就会流向哪家

真正的竞争,不是嘴上谁更响,而是谁更能在拥挤的电梯里、闷热的客厅里解决一个个真实的小困境

再看一眼宏观图景

空调行业还会继续往前跑,智能、节能、新能效标准会是一波波的浪潮

谁能把“十年包修”做成“十年安心”,谁就能把一次促销口号,变成一段长久的信任关系

这条路不靠“怼”,靠的是系统能力

对小米而言,空调与汽车同天被放在放大镜下,是压力也是机会——把两件事都处理得体,是对“长期主义”的一次双重考试

对格力而言

既然喊出“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就更要用产品和服务,把这句话变成用户口碑里的一句“平常话”

最后留一句话,写给所有参与者,也写给每一个在夏夜盼着凉风的家庭

行业的热闹会散去,承诺的回声会变轻,留下来的,是一台机器在十年里静静工作的样子

当我们再提起“十年包修”的时候

来源:波妞说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