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亿蒸发!旺旺自救失败,曾经的高端零食,为何老百姓不买账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23:39 3

摘要:曾经市值 1700 亿港元的 “零食之王”,如今市值缩水到 600 多亿港元,连名字都改成 “中国旺旺” 试图拉满爱国情怀,但消费者真会为这份怀旧买单吗?

旺仔牛奶卖不动了,这个陪伴无数人长大的 “红罐小可爱”,如今正拽着情怀的衣角艰难前行。

曾经市值 1700 亿港元的 “零食之王”,如今市值缩水到 600 多亿港元,连名字都改成 “中国旺旺” 试图拉满爱国情怀,但消费者真会为这份怀旧买单吗?

先看一组看似光鲜的数据:旺旺全年营收 235 亿元,净利润 43 亿元。

单拎出来,这成绩放在中小零食企业里足够亮眼,但把时间轴拉长到十年前就会发现,旺旺的增长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十年间,国内零食市场从蓝海厮杀到红海,新品牌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旺旺的市值蒸发超千亿,这不是 “暂时休整”,而是实实在在的 “掉队预警”。

有人说旺旺是 “不务正业” 拖垮了自己 —— 开医院、盖酒店、卖保险、搞房地产,甚至跨界美妆、潮牌、宠物用品和养老产业,活脱脱把 “零食公司” 做成了 “多元化集团”。

但这只是表面吐槽,真正让旺旺陷进泥潭的,是两大主营板块的 “双杀”:撑起半边天的乳品饮料类,营收 121 亿元占比 52%,可核心单品旺仔牛奶增速仅个位数,具体数字在财报里都羞于写明;剩下 48% 营收的米果及休闲食品类,更是直接陷入下滑。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 “太贵太甜” 吗?6 块钱一罐的旺仔牛奶,含糖量肉眼可见的高,现在人都追求健康,卖不动很正常。

但这只是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的表象,真正致命的是旺旺没跟上 “行业逻辑的换挡”。

2013 年是个关键分水岭。

在此之前,旺旺靠着 “大规模建厂 + 死磕线下经销商” 的组合拳,把旺仔牛奶卖到单款破百亿,市值飙到 1700 亿港元,创始人蔡衍明稳坐台湾首富。

那时候商超是零食销售的绝对主力,货架上谁的产品显眼,谁就能抢占先机。

可 2013 年后,商超红利见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靠着电商渠道异军突起,把 “零食送到家门口”,而旺旺还在跟超市货架较劲,等反应过来时,线上渠道的红利已经被分食殆尽。

更惨的是,如今线下市场又被量贩零食店截胡。

好想来、赵一鸣这些量贩店,凭着 “低价白牌零食” 抢走了 40% 的线下份额。

旺旺嘴上说 “已入驻量贩店”,但懂行的都知道,量贩店的核心是 “性价比”,白牌产品没有品牌溢价,能把价格压到最低,而旺旺作为传统品牌,成本和定价摆在那儿,根本挤不进核心货架,只能在角落当 “陪衬”。

这不是旺旺第一次错过时代。

1992 年它进入中国大陆时,国内零食市场还是一片空白,靠着 “不计成本服务经销商”,把米果、牛奶铺到每个县城的小卖部,硬生生开拓出一片市场。

可现在的消费生态早变了:消费者既要健康,又要性价比,还追求情绪价值,再加上直播电商、社区团购这些新渠道,游戏规则早被改写。

而现在食品行业的战争,早已不是 “渠道之争”,而是 “供应链之战”。

谁能掌控供应链,谁就能压低成本、快出新品。

蜜雪冰城就是最好的例子,靠着自建供应链把奶茶价格压到几块钱,消费者喝杯奶茶才花 3 块,凭啥掏 6 块买罐旺仔牛奶?

再看 “明明很忙”,去年一年推出 300 多个新品,爆款迭代速度快到让同行跟不上,这背后也是供应链在撑着 ——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配送,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旺旺不是没尝试过自救。

去年集团三公子蔡宝亭推出香蕉牛奶、高钙纯牛奶、草莓牛奶等新品,想复制旺仔牛奶的成功。

但这些新品犯了两个错:

一是没有跳出 “传统牛奶” 的框架,既没有像元气森林那样主打 “无糖健康” 戳中痛点,也没有玩出年轻化的营销花样。二是新品推出速度跟不上市场节奏,等消费者新鲜感过了,还没形成稳定复购,更别说撑起营收增长。

今年旺旺改名 “中国旺旺”,试图用爱国情怀拉近距离。

但商业世界从来现实,消费者会为 “情怀点赞”,却不会为 “没竞争力的产品买单”。

就像 00 后,他们小时候也听 “再看就把你喝掉”,但现在买东西先看配料表有没有添加糖,再对比价格是不是划算 —— 情怀不能当饭吃,产品没竞争力,再红的名字也没用。

其实旺旺不是没有翻盘机会。

看看元气森林,靠 “无糖” 差异化切中健康需求,再用 “土味营销” 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再看卫龙,把辣条从 “廉价零食” 包装成 “国潮单品”,靠年轻化营销重新火出圈。

旺旺有现成的品牌基础,有多年积累的渠道资源,要是能放下 “老大哥” 的身段,在产品上贴近健康需求,在营销上玩出年轻人喜欢的花样,再把供应链打磨好,未必不能重新 “旺” 起来。

但如果继续抱着 “情怀” 不放,看不到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就算改再多名字,也可能只是 “换汤不换药”。

毕竟零食市场不缺怀旧的品牌,缺的是能跟上消费者脚步的产品 —— 这才是旺旺真正该想清楚的事。

来源:沧海梦想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