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9月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黑龙江省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2023年9月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黑龙江省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旅游业具有鲜明的新质生产力特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新质生产力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基础是创新,核心是优质,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新质生产力与旅游度假区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打破了传统产业的界限,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一步。旅游发展创新驱动和主导的特征日趋凸显,人作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的地位日益突出,科技创新对旅游的全面赋能更加突出,文化创意对旅游效率提升更加重要。正在快速形成“创新驱动、业态升级、绿色发展”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旅游业是新质生产力实践的重要行业,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践行提供需求和场景的“孵化”功能、吸引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催化”功能、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活化”功能、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旅游度假新吸引物新动能的“转化”功能、传播放大新质生产力影响的“极化”功能。如川北数字场景孵化应用基地(仙海数字产业园),实现“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完美融合。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度假区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新质生产力为旅游度假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旅游度假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载体。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新质生产力与旅游度假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合力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文旅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石。
三、新质生产力怎样助力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一)推动度假区科技创新与应用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应将科技创新融入度假区日常管理和运营,促使度假区主动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寻求服务、产品和管理模式上的突破。
立足游客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等手段,深入理解游客的新需求、新期待,精准定位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比如,仙海针对年轻游客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开发AR导览、低空智游、山水数智剧场、元宇宙、个性化行程规划等产品。
(二)以智慧旅游为重点,推进度假区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工具,识别各类资源使用中的低效环节,尤其在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智慧科技和高质量服务等方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动度假区技术创新与应用。全面推动度假区的智慧文旅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服务智能化、营销精准化、管理高效化。不断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开展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服务,收集并分析游客行为数据,进行市场细分,定制个性化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促进文旅融合与产业联动。深入挖掘文旅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加强与第三方服务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度假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动,如农业、工业、环保等,拉长文旅产业链和价值链,培育新生态。
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和新质生产力为文旅发展全面赋能,深化自媒体、社交媒体等全媒体传播,推动旅游品牌建设,盘活文旅存量和创新增量。
(三)全面推进度假区低碳节能发展
探索和推广绿色能源技术与绿色节能材料的应用。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设施,全面推广使用环保建筑材料等,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搭建完善的智慧化管理与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度假区的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推广智慧低碳交通方式,实现节能降耗。
促进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科学监测与新媒体宣传,强化度假区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物生态多样性的力度,增强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自然优美、绿色低碳的旅游氛围。
四、度假区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坚持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注重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多、更优的文旅融合度假新产品,全方位打造沉浸式互动文旅体验新场景。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特色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转化为与人们生活和旅游行为相关的度假产品,展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利用,例如《宝莲灯·仙海奇缘》《将进酒》等。充分结合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建设、文化产业园设计、文艺演出展览等方式。加快度假设施和环境的艺术性、主题性、地域性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主题氛围。
(二)大力推进旅游智慧化建设
完善旅游购物刷卡结算、电子支付等服务,建立智能终端、二维码信息等线上或线下信息咨询和智慧导览服务,提供满足特殊人群需要的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提升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确保度假区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在保障基本的智慧票务、智慧停车、电子商务等智慧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多智慧服务应用场景。
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支持旅游度假区管理、统计和调查,为度假区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升管理效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智慧化精准营销和舆情监测等,不断焕发度假区活力。
(三)加快培育新质消费力
对游客需求的敬畏和坚守是度假区永恒的追求。上半年,全国暑期长线游与避暑游增长显著,亲子游、自驾游和出入境游热度高涨。四川省上半年接待游客6.82亿人次,游客总花费9125.05亿元,“跟着赛事游”“跟着演出游”“跟着美食游”“跟着影视游”等场景,持续激活文旅新质消费热度。度假区应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场所,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新空间,拓展丰富运动、康养、赛事、文化体验等活动的内涵。积极采用新媒体等数字化营销方式,让美好生活新空间触手可及、抬头可见。
(四)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理念强调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积极吸纳文旅专业人才,不断充实运动、康养、赛事、文化体验等专业性强的活动救援、教练、辅导、解说等人员队伍。推进建设数字游民基地等新生活和工作方式,用高颜值风景和高品质生活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快发展和聚集新质生产力。构建度假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育机制,组建高水平度假产品研发团队,永葆文旅产业健康发展的青春活力。
五、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经济的展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关系密切,通过科技创新、旅游要素提升、智慧旅游、绿色发展等,助力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往往在于其内在的矛盾性,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旅游度假区的必然选择和神圣使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文旅产业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须持续开拓创新,当好践行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不断创造更多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来源:中国好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