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辉那天可真没闲着,早上五点多天还没亮,天安门广场就开始搭机器,解说席那边已经把话筒、耳返全都调好了。
```
央视阅兵当天康辉身兼三职,解说席换场连轴转
康辉那天可真没闲着,早上五点多天还没亮,天安门广场就开始搭机器,解说席那边已经把话筒、耳返全都调好了。
康辉跟贺红梅坐在城楼前那个专门的解说桌,穿着正装,西装打着深色领带,现场上百位嘉宾全都盯着他们。
广场音响把他们的声音放得震天响,军乐团一响,他们一句都不能说错,说慢了就赶不上队伍走,说快了就抢了气氛。
两个人说话得跟着方阵的脚步走,脸上一点不慌,手里拿着解说稿,一会儿还得看现场情况,偶尔交换一下眼神,调整语速。
央视演播室那边,宝晓峰和刚强也没歇着。
宝晓峰那天说话有点沙哑,声音比平时低了些,穿着蓝色西服,坐在演播桌前,镜头对着她和刚强,刚强还是那副沉稳劲,一板一眼地说着装备型号。
电视里切换画面,他们的话得和画面配合得死死的,画面切坦克,他们就介绍坦克型号,画面切步兵就说步兵的历史,俩人说话精确到秒,生怕漏掉一个镜头,导演组后面还在耳机里提醒着。
广播直播间那边情况又不一样,唐子文和林溪坐在小屋里,对着话筒一直说,没画面,他们全靠嘴说,把现场的阵容、服装、动作说得细致入微。
两个人轮流来,唐子文嗓子亮,林溪声音温柔,嘴里不停报着方队,描述战士脸上表情,连头发颜色都不落下。
听众听不到画面,全靠他们脑补,每个队伍的装备、动作、队形都得说全了。
康辉忙完现场解说,下午还得赶去新闻联播演播室换衣服,七点准时坐在主播台,脸上没一点疲惫。
新闻联播那天大事件多,稿子得提前背好,全程直播不能出错。
播音部那边,康辉还要管着所有解说员,谁上哪个岗,谁顶替,临时有事还得安排备选。
整个团队效率像流水线一样,每个人都得提前演练,解说词来回背,生怕出纰漏。
有网友说“康辉一天三班倒,央视人才真不是盖的”,第二个网友说“看到解说员现场切换那么快,真服了他们的反应速度”。
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来源:真诚橘子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