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中国近年来在展会上公开的电源系统参数,可以推断LY-1的最大发射功率不低于300千瓦。这一数据已经超过美国海军目前试验的所有激光武器系统,甚至可能超过美国未来的目标。近年来军事展会上公开展示的两款激光武器电源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一款瞬时输出功率为500千瓦
镜头直径超过1米的LY-1舰载激光武器系统悄然亮相,是目前全球舰载激光武器中镜头直径最大的型号,标志着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已经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结合中国近年来在展会上公开的电源系统参数,可以推断LY-1的最大发射功率不低于300千瓦。这一数据已经超过美国海军目前试验的所有激光武器系统,甚至可能超过美国未来的目标。近年来军事展会上公开展示的两款激光武器电源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一款瞬时输出功率为500千瓦,另一款接近1兆瓦(1000千瓦)。
按照光纤激光器30%的转换效率计算,这两款电源系统能够支持最大发射功率分别为150千瓦和300千瓦的激光武器。而中国新研制的一些光纤激光器转换效率已接近35%,同样电源系统可支持更大功率的激光武器。
还有一项技术特别关键:中国在民用光纤激光器市场占据全球垄断地位,为军用激光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无锡物质研究所开发的BGSe晶体,更是将激光武器最大功率提升到550千瓦水平,展现出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换句话说,现在激光武器要想实现大功率输出,同时又不把自己给“烧坏”,主要得看BGSe晶体的大小,晶体个头大小是关键限制因素。
激光武器的作战用处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地方:打仗的时候成本特别低,发射一次只需要花几美元。以光速摧毁目标,可能是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有效手段;精确打击能力,能够选择性破坏目标的关键部位。
对于舰载应用而言,达到或超过300千瓦的功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功率大小的激光武器,能够把亚音速巡航导弹有效地拦截下来,给舰艇提供稳稳当当的近距离防御本事。
到现在为止,美军真正装到舰艇上进行测试的激光武器,最大的发射功率还不到150千瓦呢。中国去年在071型船坞登陆舰“四明山”号上安装测试的大型激光武器,其外形与LY-1非常相似。
美国空军曾试验的ABL机载激光武器系统虽然达到兆瓦级功率,但因技术问题太多、性能未达预期、价格昂贵等原因被淘汰。该项目采用的氧碘化学激光器被证明不适合预设战场需要。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激光武器真的是万能的吗?我认为还不是。
这种武器在实际用的时候,确实会被天气情况影响。像下雨、下雪、有雾霾、刮沙尘这些坏天气,都会让激光的能量变弱,进而影响打仗的效果。这可是所有激光武器系统都得面对的共同难题。
不过呢,就算这样,激光武器在天气好的时候,优势还是很突出的。尤其是在拦截那些低空飞行的目标时,大气环境一般比较稳定,这样激光武器就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了。
中国科研人员正在通过多种技术途径缓解天气影响,包括自适应光学技术、多波段激光技术以及与传统武器系统的协同使用等。观察中国055型和052D型驱逐舰是否会普及这种武器,将成为判断技术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开始列装,说明技术已经达到防御亚音速巡航导弹的实用水平。
中美两国都在积极研发更高功率的激光武器系统,追求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中国凭借BGSe晶体等关键技术突破,正在这个领域建立领先优势。当未来中国激光武器大规模列装之日,就是人民海军在海战场上获得压倒性优势之时。
来源:瞩望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