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服务器、芯片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真正带动散户热情的,是一组极具“话题感”的代称——“易中天”、“纪联海”、“达谷文链”。
A股市场进入新一轮科技概念炒作周期。
在半导体领域,新概念已让人目不暇接。
人工智能、服务器、芯片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真正带动散户热情的,是一组极具“话题感”的代称——“易中天”、“纪联海”、“达谷文链”。
这些名字来源于过去《百家讲坛》的几位知名学者,如今在A股市场,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科技股组合。
其中,“易中天”被用来代指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三家光模块相关企业。
中际旭创是光模块行业龙头,新易盛排名全球第三,天孚通信则是上游核心光器件供应商。
光模块作为AI服务器中关键的通信组件,需求快速攀升,业绩预期稳定,市场资金自然追捧。
其实,A股市场并不陌生于这种“轮动式”的概念炒作。
今年的行情,演化至今,逐渐趋于混沌。
银行股因业绩稳定受到资金青睐;7月起,AI算力成为主线;进入9月,资金开始在光伏、PCB、农林牧渔等板块之间切换。
从资金节奏来看,这像是一场接力赛。
“易中天”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红的。
由于其背后企业的出货量、国际排名和订单数据具有可验证性,这一组合在市场迅速获得认同感。
与“易中天”相比,“纪联海”阵营涉及的三家公司——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覆盖了从AI芯片、服务器整机到CPU的多个层级。
寒武纪是中国AI芯片设计领域的代表企业,工业富联则是富士康旗下从事AI服务器制造的大厂,海光信息则在国产CPU领域发力,目标是打造英特尔替代方案。
这三家企业的股价表现同样亮眼。
因此,“纪联海”被视为国产算力自主可控的重要象征。
随着市场对“易中天”、“纪联海”的炒作逐渐升温,另一组概念——“达谷文链”——进入投资者视野。
这一组合代表了英伟达(达)、谷歌(谷)与甲骨文(文)的算力扩张计划。
谷歌宣布将在两年内在全球多个数据中心部署OCS全光交换机,预计2026年将出货300万颗TPU,每4096颗组成一个集群,预计带动超过3万台OCS设备需求。
这意味着光模块和连接设备供应商可能迎来新一轮订单爆发。
甲骨文在财报电话中披露,其剩余履约义务(RPO)高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其中OpenAI签署的一份未来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服务合同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易中天”、“纪联海”、“达谷文链”这些概念的走红,是A股对热点题材快速反应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信息高速流动的市场中,情绪往往比事实传播得更快。
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是靠技术积累、产业链地位和持续盈利能力。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面对不断轮动的概念、层出不穷的“新主线”,最难的是在喧嚣中保持冷静,在涨跌中坚持逻辑。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