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今年种植了800亩高粱,预计亩产900公斤,已经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和东北一家企业签订订购协议。减去各项投资成本,预计每亩纯收益1400元左右。”魏道银说。
“这是今年收完小麦后复播的高粱,你看这沉甸甸的高粱穗,多喜人。”近日,在八十四团一连职工魏道银的高粱田边,他望着即将收割的高粱,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我今年种植了800亩高粱,预计亩产900公斤,已经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和东北一家企业签订订购协议。减去各项投资成本,预计每亩纯收益1400元左右。”魏道银说。
在师市党委的推动和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下,今年,八十三团七连小麦套播玉米的种植模式,尽显资源集约优势。两种作物空间互补,不仅最大化利用光热水肥资源,更呈现出旺盛的生长态势,为提升单位面积产量筑牢根基。同时,八十九团三连的小麦套种棉花种植模式,则通过科学的作物搭配,实现土地肥力循环利用,既保障粮食作物稳定产出,又拓宽经济作物种植渠道。
近年来,师市聚焦“增加土地单位产出率、提升亩效益”目标,积极探索“多熟制”种植模式,摸索出“玉米套种孜然”“玉米套种魔芋”“小麦+青贮”“小麦+大豆”等10余种种植方法。今年,师市“多熟制”种植作物面积达4.31万亩。
为确保职工增收,师市多次组织各团场职工赴其他师市学习“孜然+”种植模式,在孜然种植关键环节,邀请第二师专家赴师市指导。2025年推广“孜然+”套播模式0.31万亩,在棉花、玉米中间行套种2行或4行孜然,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前提下,多收50公斤孜然,亩均产值增加750元左右,扣除孜然套作成本,亩均增收250元左右。
师市还大力推广麦收后复播工作,坚持“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种植一块”的原则,采取快收快播、干播湿出等措施,组织师、团、连三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复播作物早种植、早收获,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生多金”。今年,师市共实现复播面积4万亩。
“今年以来,师市在‘多熟制’推广上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效提升职工收益。秋收结束后,我们要总结分析不同模式的适应性与经济效益,提出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推广建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为师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明富说。
来源:双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