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子午峪,作为秦岭七十二峪中声名远扬的存在,承载着悠悠千年的历史印记。其中的子午古驿道,是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那条古蜀通往关中的重要官道,五六米宽的道路,平整且少有陡坡,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子午峪,作为秦岭七十二峪中声名远扬的存在,承载着悠悠千年的历史印记。其中的子午古驿道,是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那条古蜀通往关中的重要官道,五六米宽的道路,平整且少有陡坡,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我们到访那日,众多年轻人在此奔跑,参加马拉松赛事。他们身着轻便的T恤与短裤,外搭装着补给的马甲,如今的年轻人极具环保意识,不少人将垃圾妥善收在马甲拉链内,直至下山才投入垃圾桶。
沿着子午古驿道向山林深处行进,一块指示牌赫然映入眼帘——小五台山。尽管前方还有诸多景致,但我们毅然决定前往此处攀登。离开驿道,一阵喧闹声传来,原来是一处清泉,许多人在此嬉戏游玩。六月的酷暑,在这方清凉之地也仿佛褪去了几分燥热。有人悠然躺在吊床上,有人惬意地在平坦处铺席休憩,孩子们拿着水枪追逐打闹,笑声回荡在山间。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坐在稍远处的大石头上,双脚浸泡在泉水中,手机里流淌着悠扬的秦腔,一人手拿一根黄瓜,吃得津津有味。然而,此地人潮熙攘,我们稍作停留,买了两瓶可乐后,便踏上了前往小五台山的路。
感谢作者提供图片
我们选择的这条路线极为偏僻,没有台阶,没有护栏,完全是一条未经雕琢的“野生之路”。刚迈出几步,便已气喘吁吁,汗如雨下,遂停下歇息。正值中午,平时这个时间,我们往往刚用完午餐,躺在舒适的床上午休,此刻身体的困倦感如潮水般袭来,让人只想沉沉睡去。但心中对山顶的向往支撑着我们,咬咬牙,继续前行。
途中,遇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她手拄木棍,穿着一条土黄色的牛仔裤,那独特的颜色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喝下半瓶水,我们坐在大石头上稍作调整。不知何时,太阳隐入云层,乌云悄然升起,阵阵山风拂来,带走了满身的燥热,疲惫的身躯仿佛重新注入了活力。我和老公一边闲聊,一边朝着山顶迈进。老公指着高处的一棵柏树,说:“我们一口气到那儿!”古人说“看山跑死马”,看似不远的距离,竟耗费了十几分钟才抵达。我们大口喘着粗气,咕咚咕咚猛灌几口水。抬头望去,前方柏树林立,地上满是开裂的大石缝,浓云密布的天空,让人仿佛置身于神秘的侏罗纪公园,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紧张。
这时,一对夫妻各拄拐杖,小心翼翼地从山上下来。询问之下得知,我们所走的路程还不到全程的四分之一,前方还有许多地方无路可走。此时我才发现,那位女士的裤子同样是土黄色,原来,这是在攀爬过程中,摔倒或用臀部挪行留下的“印记”。天上乌云翻滚,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我和老公犹豫了,还要继续前行吗?我说:“山雨欲来风满楼,怎么办?”老公说:“那就五台山上听雨声吧!”于是两人拽着树根,抱着树干,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爬。
大约二十多分钟后,终于走出柏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平地出现在眼前。不远处,桃树林中还零星挂着拳头大小的桃子,一座土灰色的房子掩映在树木间,宛如世外桃源。房子由泥巴石头砌成,就地取材,质朴自然。旁边的小菜园里,葱、番茄、韭菜生机勃勃;院子里,大片竹林随风摇曳,石桌石凳静静伫立,尽显雅致。四下无人,我不禁感叹:“如今山里有不少隐士,能在此处坐拥修竹千棵,主人定是个极具情调之人。”路边的花椒树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为这片宁静之地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感谢作者提供图片
突然,雷声滚滚,大雨如注,我们在树下避雨。不过短短三五分钟,雨便停了,山间的天气总是如此变幻莫测。继续前行,迎面遇见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孩子走在前面,妈妈在后面轻声叮嘱:“不要急,小心点!”孩子转头看向我们,奶声奶气地说:“路难走,不要急,小心点!”年轻妈妈和我们相视一笑。
前方的路比柏树林那段更为险峻,近乎垂直,陡峭得如同九十度。所幸树木郁郁葱葱,地面依然是干的。从山上下来的人,连拐杖都派不上用场,大多是用屁股挪动着前行。相比之下,上山似乎还容易一些,我们半弓着身子,扶着被无数人摸得发亮的树干,一步一步缓慢挪动。真难以想象,那对母子是如何平安下山的。短短百米的垂直距离,我们却攀爬了半个多小时,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爬”山的“爬”字有多贴切!
终于抵达山顶,一座千年古庙矗立眼前。庙宇建在七八米高的石头高台上,台阶、庙门皆由石头砌成,庙门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庙内供奉着弥勒佛,地上的圆瓶中插着香,供游客自取。我虔诚地请了三根香,默默祈求菩萨保佑家人身体健康、一切顺遂。庙后还有几间房子,里面供奉着菩萨、如来佛等,也是和尚居士居住的地方。
我们坐在开阔处的长凳上,极目远眺,山峦起伏,苍翠欲滴。山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所有的疲惫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下山时,一路下坡,山风追着我们,很快便重回到平坦的古驿道。此次登山颇有几分惊心动魄,但身与心都在大自然中经受了一次洗礼。
感谢作者提供图片
来源:等你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