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十多岁的马贵荣最近把直播间的灯调得特别亮,像是要把几十年攒下的火气一次照个通透。
七十多岁的马贵荣最近把直播间的灯调得特别亮,像是要把几十年攒下的火气一次照个通透。
对面屏幕里,刘惠那张熟得不能再熟的脸,被滤镜磨得没了褶子,却磨不掉一句“现在不联系了”。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戳破了两家之间最后那层窗户纸。
其实俩人原本好得能穿一条裤子。
马贵荣写本子,刘惠上台演,一个幕后一个幕前,合作时连盒饭都分着吃。
后来刘惠拜了姜昆,辈分没乱,称呼也没改,还是“马姐”“刘哥”地叫。
谁也没想到,一根火箭礼物能把这几十年的交情炸成灰。
事情简单得像小学生吵架:刘惠在郭德纲直播间刷了礼物,老郭顺口夸他“给说相声的打了个样”。
网友炸了锅,说姜昆的徒弟跑去给“非主流”捧场,这不是欺师灭祖吗?
马贵荣在直播里没忍住,一句“舔刚”甩出去,刘惠当场回怼“我交朋友还得先打报告?
”俩人从隔空喊话到拉黑微信,前后不到三天。
九月中旬,刘惠又被问到马贵荣,他笑着说“以前认识”,补刀“她太把自己当回事”。
马贵荣听完没哭没闹,开了场直播,前半段讲少儿相声比赛怎么从线下搬到线上,后半段突然话锋一转:“再提我,我就去找姜昆掰扯。
”底下弹幕刷满了“老太太威武”,像看武侠片里老掌门拔剑。
有人替马贵荣不值,说她一辈子教孩子说相声,到头来被同辈说成“自以为是”。
也有人站刘惠,觉得刷礼物是个人自由,老艺术家也得跟上时代。
最尴尬的是姜昆,躺着中枪,两边都是熟人,劝也不是,骂也不是。
说到底,这不是谁对谁错的官司,是传统相声那套“师徒父子”碰上了直播时代的“流量自由”。
马贵荣守着教室里的孩子,刘惠蹲在直播间里陪网友,一个把相声当根,一个把相声当饭。
根想扎得深,饭想吃得香,自然就拧巴了。
最有趣的是,俩人吵归吵,谁也没耽误正事。
马贵荣的“金粉赛道”越办越火,小学生穿着大褂说《学富五车》,弹幕飘过“比春晚好看”。
刘惠在直播间讲段子,偶尔cue一下郭德纲,礼物飘得比火箭还快。
旧恩怨成了新流量,不知道算不算另一种传承。
相声这行,说到底靠嘴吃饭。
嘴能逗乐观众,也能伤人。
马贵荣和刘惠用同一张嘴,一个教出了半个德云社的同龄人,一个演活了半个姜昆的段子。
如今这张嘴对着屏幕,把几十年的交情撕给观众看,观众一边嗑瓜子一边刷“打起来打起来”,倒比听段子还认真。
老艺术家们大概没想到,最后让他们出圈的,不是包袱,是吵架。
吵完还得继续上台,一个对着孩子教“说学逗唱”,一个对着手机喊“家人们点点关注”。
相声没死,只是换了个活法。
至于交情?
等哪天直播关了,后台碰见,说不定还能分一盒盒饭。
来源:午夜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