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反应是——这老头儿终于把相声的包袱抖到电商里了。
“郭德纲居然带头让徒弟们去直播间吆喝大闸蟹?
”昨晚刷到这条消息,第一反应是——这老头儿终于把相声的包袱抖到电商里了。
先别急着笑,点进阎鹤祥的直播间,一万多人蹲在那儿,弹幕刷得比报菜名还快。
大闸蟹一只只绑得跟相声演员上台似的,整整齐齐,价格却比水产市场还便宜两块。
旁边助理举着手机,镜头一扫,阳澄湖的浪头都能听见。
弹幕里有人喊:“壮壮,来段报菜名再卖!
”他真就清了清嗓子,一句“蒸羊羔蒸熊掌”还没说完,链接已经空了。
再往下滑,鼓曲社的姑娘们穿着大褂卖芦台春酒,三千人在线,打赏的火箭一个接一个。
她们不喊“家人们”,也不拍桌子,就一句“这酒是天津卫的老味儿,您抿一口,能听见快板儿在舌尖打板儿”。
底下评论区齐刷刷:“买!
不买对不起这词儿!
”
最意外的是李筱奎,岳云鹏的外甥,平时在园子里蔫儿了吧唧,直播里却像换了个人。
卖红薯的时候,他举着个拳头大的蜜薯,掰开流油,说:“这玩意儿烤熟了,比我舅的眉毛还甜。
”一晚上卖了几十万,后台直接对接了河北阜平的合作社。
第二天,农户给他寄来一筐沾泥巴的感谢信,他直播读信,读到“娃们学费有了”的时候,眼圈红得比蜜薯皮还透。
郭德纲这招儿,其实挺贼。
园子演出受限制,徒弟们得吃饭,黑主播靠低俗蹭流量,他干脆把“说学逗唱”变成“说学逗卖”。
既抢了热度,又把“俗”字掰成了“接地气”。
你看阎鹤祥卖完大闸蟹,顺手推江苏的桂花糕,弹幕问:“壮壮,这糕甜不甜?
”他回:“甜到您下回抢票手速都能快三秒。
”文化人耍起贫嘴,比“321上链接”顺耳多了。
数据也实在。
李筱奎的助农专场,单场帮五百多户农户清库存,后台显示复购率最高的居然是北京朝阳区——合着听相声的城里人,吃完红薯还得嗦手指头回味。
鼓曲社的姑娘们更绝,把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挂直播间,一晚上卖出去的量,够老手艺人工坊干仨月。
听说德云社还琢磨着把园子改成“直播+演出”混搭场,观众线下听相声,线上抢周边。
脑补一下:台上郭德纲抖包袱,台下观众手机一震,“郭老师同款醒木”限量上架,边笑边抢,这画面比《扒马褂》还荒诞。
说到底,相声的根是逗乐,直播的根是吆喝。
郭德纲把这两根拧成一股绳,一头拴着徒弟的饭碗,一头拴着农户的地头。
黑主播还在装疯卖傻,德云社已经让“文化”俩字儿在直播间里落了地——不是端着架子说教,是让蜜薯的甜、老酒的辣、大闸蟹的鲜,都带着哏儿,溜进普通人的日子。
下次要是刷到他们卖东西,别急着划走。
听两句,说不定能听见快板儿在屏幕里打板儿,顺带还能抢到比园子门票还难抢的“德云味儿”。
来源:优雅书签408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