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涛出生在北京,6岁的时候跟着父母搬到了成都。他妈妈在四川人艺工作,家里整天回荡着排练的声音和念台词的念叨声,那艺术氛围简直拉满。小时候的潘涛,普通话说得特别溜,7岁那年,就被选中去演四川省人艺的话剧《西安事变》,演的还是个类似“小萝卜头”的角色。这戏可火了,
“潘涛老师,您这是要当‘学霸’,还是‘博导’?”
当54岁的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潘涛,官宣考上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的消息传出时,全网都炸了。
这位曾从上海杀进央视的“新闻战神”,离开东方卫视近十年后,竟以“博士新生”的身份,优雅地杀回了他魂牵梦绕的上海滩。
这消息一传开,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纷纷感叹:“都这把年纪了,事业也这么成功,还这么拼,到底图啥呀?”
今天,咱就来唠唠潘涛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潘涛出生在北京,6岁的时候跟着父母搬到了成都。他妈妈在四川人艺工作,家里整天回荡着排练的声音和念台词的念叨声,那艺术氛围简直拉满。小时候的潘涛,普通话说得特别溜,7岁那年,就被选中去演四川省人艺的话剧《西安事变》,演的还是个类似“小萝卜头”的角色。这戏可火了,一口气巡演了180多场,从成都演到周边城市,还为部队官兵们表演。可以说,潘涛的艺术之路,在童年时期就悄悄埋下了种子。
高中的时候,潘涛就展现出了过人的主持天赋,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中学生世界》节目。别的同学还在为数理化发愁呢,他已经手握话筒,在电波里和大家畅聊了,这经历,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不已。后来,潘涛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回到四川,进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工作。
在电台工作期间,他就像个全能选手,新闻、专题、广播剧、综艺,啥都能驾驭,能力那叫一个强。1997年,他凭借出色的表现,拿下了第三届金话筒奖广播类铜奖,在主持界崭露头角。
不过,潘涛可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1998年,上海卫视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二话不说,收拾行囊就奔赴魔都。到了上海卫视,他主持《每日财经》《投资上海》等节目,凭借沉稳大气的主持风格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迅速成为台里的“新闻门面”。在上海的这些年,潘涛获奖拿到手软,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广播电视台名播音员主持人称号,还拿下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和播音作品一等奖等多个重磅奖项,甚至还为上海申博宣传片配音,被称为“上海申博形象之声”。他在上海的事业顺风顺水,家庭也幸福美满,娶了小自己10岁的舞蹈演员妻子,还有了可爱的女儿,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就在大家都以为潘涛会在上海安稳度过职业生涯的时候,2016年,45岁的他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央视!要知道,当时他在上海已经是“顶流主播”了,有房有地位,生活安稳。但央视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座更高的山峰,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潘涛心里清楚,去央视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没编制、没熟人,连住的地方都得租,每天通勤两小时。家里人都反对这个决定,妻子心疼他,父母也劝他别折腾。可潘涛却坚定地说:“我不怕从零开始,只怕一辈子没拼过。”就这样,他带着全家人,毅然踏上了北漂之路。
刚到央视的日子并不好过,头一年他连正式工都不是,只能干着最基础的播报工作,离《新闻联播》的舞台更是遥不可及。但潘涛没有丝毫抱怨,每天早早起来练声,认真看稿、复盘,像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一样拼命努力。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9月10日,潘涛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正式坐上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和海霞并肩而坐,成为新一代的“国脸”。那一刻,全国观众都记住了他那张方正、沉稳的脸,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本以为潘涛会在《新闻联播》的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享受安稳的生活。可谁能想到,2025年,54岁的他又给了大家一个大惊喜——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数媒演播艺术博士!这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很多网友都当成段子看,有人调侃说:“潘老师这是要转型做教授吗?”还有人说:“这是要和机器人同学一较高下啊!”原来,和潘涛一同入学的,还有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这也让他的博士生涯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面对网友们的各种议论,潘涛很清醒,他说:“我心态还年轻,梦想没过期。博士不是头衔,是我对专业更深的敬畏。”他选择这个专业,也不是一时冲动。在播音主持行业深耕了这么多年,潘涛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对传统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数媒演播艺术正好能结合他的专长,让他深入研究数字媒体下的主持创新。
潘涛的经历,像极了一部热血励志大片,给无数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在这个“35岁焦虑”“40岁失业”的时代,很多人还在为年龄焦虑,觉得过了30岁就很难再有突破,可潘涛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年龄从来不是追梦的阻碍,只要你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能力不会过期,热情才是保鲜剂;舞台不分大小,敢闯才有光;尊严不在职位,而在不断超越自己。
如今,潘涛又回到了上海,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以功成名就的大主播身份衣锦还乡,而是背着书包,以一名学生的身份,重新走进校园,开启一段新的学习旅程。曾经的东方卫视同事,或许有的已经退居二线,享受悠闲的生活,可潘涛却在人生的第54个年头,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重新当起了学生。
愿潘老师博士之路顺利,也愿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勇气说一句:
“我还想再试一次。”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