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党建聚力爱满楼 合力点亮‘邻立方’”——普陀区首届“爱邻”主题活动季启动暨长风楼组文化建设经验分享活动,在曹家村居民区热闹开启,通过楼组建设成果展示、经验分享,全方位呈现楼组治理的“长风实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区政协副主席欧阳萍出席。
9月20日,“党建聚力爱满楼 合力点亮‘邻立方’”——普陀区首届“爱邻”主题活动季启动暨长风楼组文化建设经验分享活动,在曹家村居民区热闹开启,通过楼组建设成果展示、经验分享,全方位呈现楼组治理的“长风实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区政协副主席欧阳萍出席。
特色示范
多元楼组实践绘就治理新图景
作为普陀区楼组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阵地,长风新村街道始终将居民需求置于首位,立足不同楼组的特点,联动退休党员、社区达人、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打造出联合接待、多元共建、儿童友好、资源共享、共商共议、邻里互助六类特色示范楼组,精准破解各类治理难题,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如针对汽车公寓“租户多、流动快”的特点,打造联合接待型楼组,创新“流动接待+诉求闭环”机制,将议事点直接设在小区长廊;依托高校资源,在师大三村建成资源共享型楼组,通过教授开课传知识、居民义诊送服务,实现知识与服务的双向流动;面对和畅公寓年轻租户群体,以“撸猫”打破社交壁垒,用“技能盲盒”汇聚邻里活力,从深夜自习室到直播分享会,让公租房不再是临时住所,而是充满归属感的温暖社区……每一类楼组的实践,都是长风治理温度的生动注脚。
现场,发布“开放邻里行动”计划,并为长风示范楼组授牌,赠送“社区小事”随手包,带动更多居民参与楼组建设,织密邻里互助网络。
体系支撑
“六个一”工作法筑牢长效根基
楼组治理要长效,离不开体系化支撑。从居民议事会上的意见建议,到社工团队上门摸排需求,长风新村街道逐步提炼出“党建引领、空间共享、多维联结、睦邻友好”的核心理念,总结形成“六个一”工作法,为楼组建设搭起完整框架。
“六个一”工作法即为“一核一队一议一隅一品一励”。其中,“一核定航向”,三级联动(居民区党组织+楼组党小组+党员骨干)把准方向;“一队聚合力”,建多元自治队伍,楼组事务“有人管、管得好”;“一议集民智”,收集居民需求,反馈处理结果;“一隅融温情”,打造楼组微空间、共享角,链接邻里情;“一品聚人气”,育“一楼一特色”活动,聚能人达人;“一励提干劲”,增强正向激励,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此外,街道年轻社工们开展了六类特色楼组地调研,绘制成一本《长风新村街道楼组打造攻略》,用漫画、流程图拆解六类楼组实操细节,让好经验可复制、能落地。还特别绘制了“长风楼组参访地图”,并以街道原创IP “长小风”为导览形象,带领大家一起感受楼道里的温情变化。
当实践经验与体系方法形成合力,品牌化整合成为推动治理升级的关键一步。现场,长风新村街道正式推出“邻立方”楼组文化建设品牌,将六类特色实践、“六个一”工作法、《楼组打造攻略》深度整合,构建起“理念指引—方法支持—实践落地—经验推广”的治理体系,为长风楼组文化建设指明方向,为更多楼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长风新村街道还创新设立“邻立方”社区微基金管理办法,以“不设起点捐款、短平快流程、人人为主理人”的模式,为楼组建设注入新动能。前期,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居民微心愿征集活动,短短一周,就收到30多条心愿,每一条都藏着居民对楼组满满的期待。现场,梯虎加梯咨询服务中心等4家共建单位认领居民微心愿,推动共享设施添置、适老改造等需求落地,让多元主体真正携手参与楼组共建。
未来,长风新村街道将继续深化“邻立方”品牌建设,优化参访路线、丰富品牌内涵、扩大覆盖范围,以更精细的服务让更多楼组充满温度与活力,为普陀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长风力量。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