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籁曾是能与丰田皇冠媲美的中高端家用车型,可如今车型在市场上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官方被迫无奈只能不断加大终端优惠力度。今年上半年,天籁入门版车型已经能够享受到12.78万的“一口价”政策,和17.98万的指导价相比直降52000元。
天籁曾是能与丰田皇冠媲美的中高端家用车型,可如今车型在市场上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官方被迫无奈只能不断加大终端优惠力度。今年上半年,天籁入门版车型已经能够享受到12.78万的“一口价”政策,和17.98万的指导价相比直降52000元。
而到了9月份,日产天籁的折扣进一步加大,有门店可以给出11.98万的最低价(2024款 真心版),要知道这个价格在早些年连轩逸都买不到,可见天籁的性价比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可惜市场对这款车依然不太认可。
据最近半年的销量数据显示,日产天籁在3月份销量只有三千多辆,终端优惠力度加大后销量稍有好转,今年7月份已经卖出7459辆车。本以为天籁要就此重回销量巅峰,没想到8月销量却直接腰斩,只卖出4397辆。
而根据8月份日产全系车型的销量表现来看,天籁的成绩也是相对较差的,只比日产奇骏表现稍好一些,但不如日产逍客,和月销27695辆的日产轩逸相比,天籁的销量不及轩逸的六分之一,那么究竟为啥这么便宜的日产天籁还是卖不动?
首先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外形设计不讨喜,自从2018年天籁完成换代后,车型开始走起了“运动风”,原有的高端气息荡然无存,而运动气息又营造得不够浓郁,以至于产品在痛失原有的中年用户市场的同时,还无法有效吸引到年轻人的关注,如今天籁甚至被网友吐槽成“大号轩逸”,不把两款车停在一起看的话还真不太容易区分。
另外,日产天籁的内饰设计也给大家一种略显落后的感觉,车内依然保留大量物理按键,换挡机构依然采用传统样式设计,坐进车内扑面而来的是“成熟”气息,对年轻一代消费者而言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
其实设计不好还只是天籁卖不动的片面因素,车子更大的问题出现在配置上,都2025年了还全系不支持蓝牙钥匙,像L2级辅助驾驶系统、方向盘加热、360度全景影像等基础配置依然还是高配车型的“独享”。
反观天籁昔日的竞争对手,丰田凯美瑞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系统,车机还有高通骁龙8155芯片加持,智能化表现紧跟时代步伐;本田雅阁基础版本配置虽然乍一看不太亮眼,但高配车型表现没有让人失望,甚至具备高阶智驾能力,可实现高速路段领航辅助,相对来说也比日产天籁更有卖点。
再来看动力,全新日产天籁依然只有纯燃油版本可选,分别匹配2.0L、2.0T发动机,搭载CVT无级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已经沿用多年,好处是技术成熟、品质可靠,但不足在于动力偏肉、且能耗偏高。
曾经日产汽车标榜自己是“技术日产”,还曾信心满满地向市场推出e-POWER技术,可惜这套混动技术没能被市场广泛接纳,动力系统也没能延续到天籁车型上,与竞品车型相比颓势尽显。
如果时间调回到五年前,那日产天籁兴许还能靠“大沙发”来吸引家庭用户,但如今友商的车座椅舒适性也提升上来了,座椅支撑性、承托性和天籁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天籁仅有的竞争优势也已经荡然无存,可以说这款车除了价格相对便宜外,消费者难以再找到非买不可的理由。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产天籁已经不具备成为大热门车型的潜力,销量低迷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对销量造成最直接冲击的是,今年8月份官方发布了天籁PLUS官图,新车计划在年内发布。
和现款日产天籁相比,天籁PLUS外观设计更加时尚,前脸换上新样式中网,尾部升级为贯穿式大灯,尾标变更为日产英文字母标识,同时车型不再命名“ALTIMA”,而是换回了经典的天籁英文“TEANA”,官方还将推出双拼车身配色。
既然外观设计焕新了,消费者也期待天籁PLUS的内饰能有更大幅度的变化,所以很多想买日产天籁的用户按下了购车暂停键,都在等年底新车型上市后再做评判。所以天籁8月销量腰斩一方面是因为产品力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是新车即将改款,消费者购车欲望减退。
在如今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全新日产天籁PLUS如果能给到更有诚意的配置,且愿意定一个“一步到位”的价格的话,那么车型还是有机会热销的,那么你觉得这车要卖到什么价位,才会让你产生购买的欲望?
来源:车主指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