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发财后结交权贵朋友,疏远穷兄弟,破产后只有穷兄弟送来积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16:33 1

摘要:"我知道。"杨凯声音嘶哑,"那些平时称兄道弟的人,现在连电话都不接。"

"老公,明天房子就要被收走了。"许晓雯红着眼圈说。

"我知道。"杨凯声音嘶哑,"那些平时称兄道弟的人,现在连电话都不接。"

门铃突然响了。

这个时候,还会有谁来?

杨凯透过猫眼看去,门外站着两个熟悉的身影,手里都拿着厚厚的信封。

是他们?

那两个被他疏远了三年,穿着朴素、收入微薄的老朋友?

"凯子,我们来了。"

杨凯的手颤抖着握住门把手。

他不敢相信,在这个所有人都避而不见的夜晚,出现在门口的竟然是...

三十五岁的杨凯推开五金店的卷帘门,熟悉的铁锈味扑面而来。

货架上摆满了螺丝钉、铁丝、小五金件,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构成了他全部的家当。

"凯子,起这么早?"

赵磊从隔壁装修店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刚睡醒的困倦。

三十六岁的他比杨凯大一岁,从小就是老大哥的角色。

"生意不好做,早点开门总是对的。"杨凯苦笑着说。

王刚开着那辆破旧的桑塔纳停在店门口,车门发出咯吱的声响。

"走,吃早饭去。还是老地方。"王刚跳下车,拍拍杨凯的肩膀。

三个人走向街角的包子铺,这是他们十几年来的习惯。

从小在同一个胡同长大,一起上学,一起打架,一起为了几块钱发愁。

"老板,三碗豆腐脑,六个包子。"赵磊熟练地报菜名。

"磊子,你那边活儿怎么样?"杨凯问。

"还行,最近新小区装修的多,一天能挣个两三百。"赵磊擦了擦额头的汗,"就是累点。"

王刚点了根烟:"我也差不多,每天跑十几个小时,油钱都快挣不回来了。"

杨凯低头喝着豆腐脑,心里五味杂陈。

大家都三十多岁了,还在为几百块钱奔波。

"凯子,你店里需要装修吗?我可以便宜点给你做。"赵磊主动提议。

"是啊,我可以帮你运货,不要钱。"王刚也说。

杨凯心头一暖:"兄弟们,谢了。不过现在生意不好,能省则省吧。"

三人吃完早饭,各自去忙活。

杨凯回到店里,看着冷清的门面,心里想着如何才能让生意好起来。

中午时分,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走进店里。

"老板,我是隔壁建筑工地的包工头,需要大批量采购五金件。"

杨凯眼睛一亮:"您需要什么?我这里品种齐全。"

包工头看了看货架:"螺丝钉要一千斤,铁丝要五百斤,还有各种规格的膨胀螺栓。"

这是杨凯开店以来接到的最大订单。

他快速计算着:"螺丝钉八块钱一斤,铁丝六块钱一斤,膨胀螺栓按规格不同..."

"一共两万三千块。什么时候要货?"

"明天上午就要,你能送到工地吗?"

"当然可以!"杨凯激动地说。

包工头走后,杨凯立刻给王刚打电话。

"刚子,明天早上能帮我送货吗?大单子!"

"没问题,我推掉明天的活儿。"王刚爽快地答应。

第二天一早,王刚的桑塔纳装得满满当当。

两人一起把货送到工地,包工头当场结了账。

"兄弟,这次多亏了你。"杨凯掏出五百块钱递给王刚。

"咱们兄弟,说这个干什么。"王刚推回钱,"你有钱赚就行。"

接下来的几个月,杨凯的生意逐渐好转。

房地产市场火爆,建筑工地越来越多,对五金建材的需求量很大。

他开始主动联系各个工地的负责人,生意越做越大。

一年后,杨凯搬到了一个更大的店面,还租了个仓库。

赵磊帮他装修新店面,王刚帮他运货,三个兄弟配合得很默契。

"凯子,你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晚上三人喝酒时,赵磊问。

02

"差不多三万吧,比以前强多了。"杨凯如实说道。

"真厉害!"王刚羡慕地说,"我一个月也就挣个七八千。"

"磊子呢?"杨凯问。

"我也差不多,装修工累死累活的。"赵磊叹了口气。

杨凯看着两个兄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大家起点差不多,自己运气好一些而已。

"这样吧,我店里正好缺个帮手,磊子你要不要过来?工资我给你开一万。"

赵磊摇摇头:"算了,我还是做装修吧。习惯了。"

"刚子,你要不要跟我专门跑运输?我给你包车费。"

"不用,我有自己的客户,还是开出租车自由一些。"王刚也拒绝了。

杨凯没有勉强,但心里已经暗暗下决心,要更努力地挣钱,这样才能帮助兄弟们。

两年后,杨凯的五金建材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

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仓库,还雇了五六个员工。

年收入突破了一百万,在当地小有名气。

妻子许晓雯在家专心带女儿杨欣怡,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开发的高档小区。

"爸爸,新家好大啊!"八岁的杨欣怡在宽敞的客厅里跑来跑去。

"喜欢吗?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杨凯抱起女儿,心里满足极了。

搬家那天,赵磊和王刚都来帮忙。

看着杨凯的新房子,两人眼中有羡慕,更多的是为朋友高兴。

"凯子,你真的发达了。"赵磊看着装修精美的客厅说。

"还行吧,就是欠了不少银行贷款。"杨凯谦虚地说。

许晓雯忙着准备饭菜:"磊哥,刚哥,今晚在这里吃饭吧。好久没一起聚了。"

四个人围坐在餐桌前,就像以前一样聊着天。

"凯子,你现在生意这么大,一定认识很多大老板吧?"王刚问。

"是认识一些。"杨凯点点头,"房地产商,建筑商,还有一些政府部门的人。"

"那可是厉害了。"赵磊感叹道。

杨凯心里有些飘飘然。确实,这两年他的交际圈扩大了不少。

上个月,房地产商孙总还邀请他参加了一个高端酒局。

在那个包间里,一顿饭就吃了几万块钱,谈论的都是几千万的项目。

"孙总,杨老板虽然年轻,但生意做得很扎实。"旁边的银行行长这样介绍他。

"是吗?杨老板,有机会我们多合作。"孙总客气地和他碰杯。

那一刻,杨凯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吃完饭,赵磊和王刚准备离开。

"凯子,改天我们还是去老地方喝酒吧。"赵磊说。

"好,我最近比较忙,等忙完这阵子。"杨凯含糊地应着。

送走两人后,许晓雯收拾着餐桌:"老公,你好像变了。"

"怎么变了?"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你和磊哥他们有些疏远了。"

"没有啊,大家都忙,聚会少一点很正常。"杨凯不以为然。

第二天,孙总的秘书打来电话。

"杨老板,今晚有个饭局,孙总想邀请您参加。"

"好的,在哪里?"

"金鼎大酒店,晚上七点。"

杨凯放下电话,心情激动。

金鼎大酒店是全市最高档的酒店,能在那里吃饭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03

他特意换了一套新西装,开着刚买的奔驰轿车前往酒店。

包间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除了孙总,还有几个他不认识的商界人士。

"各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杨凯杨老板,做五金建材生意的。"孙总起身介绍。

"杨老板年轻有为啊。"

"孙总介绍的人,一定错不了。"

众人纷纷和杨凯握手寒暄。

杨凯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酒过三巡,话题逐渐深入。

"老杨,你这生意一年能做多少?"一个地产商问。

"不多,也就一千多万的流水。"杨凯谦虚地说。

"不错不错,年轻人有冲劲。"

"杨老板,改天有机会介绍几个项目给你。"另一个老板说。

杨凯忙不迭地表示感谢。

这一顿饭吃了三个小时,杨凯学到了很多生意经,也感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氛围。

从酒店出来,杨凯心情舒畅。

他觉得自己正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回到家,许晓雯已经睡了。

杨凯躺在床上,想起今晚的饭局,再想想和赵磊、王刚在路边摊喝酒的日子,感觉恍如隔世。

第二天,赵磊打来电话。

"凯子,今晚有空吗?好久没聚了。"

杨凯看了看日程表,今晚约了几个新认识的老板去会所谈生意。

"今晚有事,改天吧。"

"那明天呢?"

"明天也有安排。这样吧,等我忙完这段时间。"

放下电话,杨凯心里有些愧疚,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应该把更多时间用在有用的社交上。

接下来的几个月,杨凯越来越忙。

白天忙生意,晚上要么参加各种饭局,要么在会所里和商界朋友打牌聊天。

许晓雯的圈子也在发生变化。

她开始和其他老板娘们一起喝下午茶,谈论的话题从孩子教育转向奢侈品和投资。

"老公,你觉得我买个爱马仕包怎么样?"许晓雯试探地问。

"买吧,咱们现在也买得起。"杨凯大方地说。

女儿杨欣怡也转到了贵族学校,和以前的小朋友们失去了联系。

一个周末的下午,王刚开车路过杨凯的新店面。

看到杨凯正在和几个西装笔挺的人谈话,他本想下车打招呼,但看了看自己一身工作服,最终没有下车。

晚上,王刚给杨凯发了条短信:"今天路过你店里,看你很忙,就没打扰。有空联系。"

杨凯看到短信时,正在一个高档餐厅和几个老板谈一个大项目。他随手回了句:"最近确实很忙,改天聊。"

其实杨凯心里清楚,自己在刻意回避老朋友们。

不是他不念旧情,而是现在的场合确实不太适合带他们参加。

上次在孙总的酒局上,有个老板问起他的朋友圈。

"杨老板平时都和哪些朋友来往?"

杨凯脑海中闪过赵磊和王刚的身影,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主要是一些商界朋友,大家都忙,平时接触不多。"

他没有提起那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因为担心别人会觉得他层次不够。

又过了半年,杨凯的生意规模已经达到了几千万。

04

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市里买了办公楼,俨然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这天,赵磊和王刚一起来到杨凯的公司。

前台小姐看了看两人的穿着,态度有些冷淡。

"请问二位找谁?"

"我们找杨凯,杨总。"赵磊说。

"请问有预约吗?"

"没有,我们是他朋友。"王刚说。

"杨总今天很忙,要不你们改天再来?"前台小姐显然不相信这两个穿着普通的人会是杨总的朋友。

正在这时,杨凯从电梯里走出来,身后跟着几个西装革履的下属。

"凯子!"赵磊大声喊道。

杨凯抬头看到两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磊子,刚子,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想请你吃顿饭,好久没见了。"赵磊说。

杨凯看了看身边的下属,他们都在看着这一幕。

"今天不太方便,我还有个重要会议。"杨凯说,"改天吧,我请你们去大酒店。"

"不用去大酒店,就去咱们以前常去的地方。"王刚说。

"好好好,改天联系。"杨凯急着想结束这个话题。

送走两人后,一个下属小声问:"杨总,刚才那两位是?"

"老朋友,以前一起做小生意的。"杨凯轻描淡写地说。

其实杨凯心里很纠结。

他并不是真的瞧不起老朋友,只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带他们参加高端场合,自己尴尬,他们也会不自在。

晚上回到家,许晓雯正在整理女儿的生日派对邀请函。

"老公,欣怡的生日派对邀请名单你看看。"

杨凯接过名单,上面都是商界朋友的孩子。

"怎么没有磊叔叔和刚叔叔家的孩子?"杨凯问。

"我觉得...可能不太合适吧。两个圈子差别太大了。"许晓雯犹豫地说。

杨凯沉默了。

妻子的话戳中了他心里的想法。

现在的生日派对在五星级酒店举办,请的都是上流社会的孩子,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就按这个名单发吧。"杨凯最终说道。

女儿的生日派对办得很成功,孩子们都穿着名牌衣服,家长们谈论着投资和生意。

杨凯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派对结束后,许晓雯收到了赵磊妻子的短信:"听说欣怡过生日,我们准备了礼物,什么时候方便送过去?"

许晓雯把短信给杨凯看:"怎么回复?"

杨凯看着手机屏幕,心情复杂。

最终他说:"就说谢谢他们的心意,礼物就不用了。"

从那以后,杨凯和老朋友们的联系越来越少。

偶尔收到他们的问候短信,杨凯也只是简单回复几个字。

杨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生意和高端社交中。

他加入了企业家协会,成为了商会的理事,经常参加各种高规格的商务活动。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杨凯被评为"年度杰出青年企业家"。

台下掌声雷动,闪光灯不停闪烁。

"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杨凯在台上意气风发地发言。

台下坐着的都是政府官员和知名企业家,杨凯觉得自己真正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

05

颁奖典礼结束后,杨凯和一群企业家去了最高档的会所庆祝。

"杨总,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成就,前途无量啊。"一个地产商老板举杯祝贺。

"哪里哪里,还要多向各位前辈学习。"杨凯谦虚地回应。

"杨总,听说你在考虑进军房地产?"另一个老板问。

"是有这个想法。"杨凯点头,"现在房地产市场这么好,确实是个机会。"

"那你需要大量资金啊,银行贷款好办吗?"

"我在银行有些关系,应该问题不大。"杨凯自信地说。

确实,经过这几年的经营,杨凯在银行、政府部门都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

他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条件。

回到家,杨凯把获奖的事告诉了妻子。

"老公,你真厉害!"许晓雯兴奋地说,"我要把这个消息发到朋友圈。"

"发吧,这确实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杨凯也很高兴。

许晓雯精心编辑了朋友圈,配上杨凯在台上领奖的照片。

很快就收到了很多点赞和祝贺。

其中也有赵磊和王刚的点赞,但杨凯只是随意瞄了一眼,没有特别在意。

杨凯正式启动了房地产项目。

他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准备在市郊开发一个大型住宅项目。

"这个项目总投资五个亿,杨总你准备投入多少?"合伙人问。

"我先投一个亿。"杨凯说。

为了筹集这笔资金,杨凯把五金建材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都抵押给了银行。

他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比五金建材高得多。

项目启动得很顺利,政府审批也很快通过了。

杨凯觉得自己的人脉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杨总,你这关系硬啊,审批这么快就下来了。"合伙人佩服地说。

"朋友多了路好走嘛。"杨凯得意地笑了。

项目开工仪式办得很隆重,市里的主要领导都来参加了。

杨凯作为主要投资人之一,在台上致辞。

"这个项目将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杨凯在台上侃侃而谈。

台下的记者不停地拍照,杨凯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成功人士。

开工仪式结束后,杨凯和政府官员、银行行长一起参加了庆祝晚宴。

"杨总,项目进展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你就是亿万富翁了。"银行行长开玩笑说。

"那就借您吉言了。"杨凯举杯回应。

看着满桌的成功人士,杨凯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如果还和以前那些穷朋友混在一起,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回到家,杨凯把今天的情况告诉了妻子。

"老公,你现在真的很厉害。"许晓雯崇拜地看着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这只是开始。"杨凯自信地说,"等房地产项目成功了,我们的财富还会翻几倍。"

那天晚上,杨凯躺在床上,想象着项目成功后的美好生活。

别墅、豪车、私人飞机,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似乎都触手可及。

他完全没有想到,命运的轮盘即将发生逆转。

两个月后,房地产市场突然降温。

06

政府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政策,银行收紧了房地产贷款。

"杨总,银行那边有些问题。"合伙人神色紧张地找到杨凯。

"什么问题?"杨凯心里咯噔一下。

"他们要求我们提前还贷,说是政策调整。"

杨凯脸色瞬间变白。

项目才开工两个月,哪里有钱提前还贷?

"我去银行问问情况。"杨凯匆忙赶到银行。

"杨总,实在不好意思。"银行行长的态度比以前冷淡了很多,"上面有规定,房地产项目的贷款必须严格控制。"

"行长,我们一直合作得很好,能不能通融一下?"杨凯恳求道。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政策就是政策。"行长摇摇头,"一个月内必须还清。"

杨凯从银行出来,脑子里一片空白。

一个月还清几千万的贷款,根本不可能。

接下来的几天,杨凯到处奔走,希望找到解决办法。

他找到了孙总。

"孙总,能不能帮我一下?我现在资金很紧张。"杨凯放下身段求助。

"老杨啊,不是我不帮你。"孙总为难地说,"现在形势不好,我自己也很困难。"

杨凯又找了其他几个曾经称兄道弟的老板,得到的都是类似的回答。

"现在风头紧,谁也不敢乱来。"

"杨总,我们也是自身难保啊。"

"这个忙真的帮不了,你理解一下。"

那些曾经在酒桌上拍着胸脯说要相互帮助的朋友们,现在都避而不见。

杨凯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

一个月的期限很快到了,杨凯拿不出钱还贷。

银行开始拍卖他抵押的资产,五金建材公司也被迫关闭。

"老公,我们现在怎么办?"许晓雯抱着女儿,眼中满含泪水。

"我再想想办法。"杨凯强撑着说。

但他心里清楚,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

所有的资产都被银行收走,公司也倒闭了,他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夜之间变成了负债累累的失败者。

那些曾经巴结他的人,现在都躲得远远的。

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仿佛从来不认识这个人。

杨凯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墙上那些和政府官员、企业家的合影,感到无比的讽刺。

这时,秘书进来说:"杨总,楼下有两个人找您。"

"谁啊?"杨凯没精打采地问。

"说是您的朋友,一个叫赵磊,一个叫王刚。"

杨凯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赵磊和王刚?他们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

"让他们上来吧。"杨凯犹豫了一下说。

几分钟后,赵磊和王刚走进了办公室。

两人的穿着还是那么朴素,脸上带着关切的表情。

"凯子,听说你遇到困难了?"赵磊直接问道。

杨凯看着两个老朋友,心情五味杂陈。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回避他们,现在他们却主动来关心自己。

"是有点问题。"杨凯不好意思说实话。

"具体什么情况?需要我们帮忙吗?"王刚关切地问。

杨凯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说出了实情:"公司倒闭了,我现在欠银行几千万。"

赵磊和王刚听后,脸上没有任何嘲笑或者幸灾乐祸的表情,反而更加担心了。

07

"这么严重?"赵磊皱着眉头,"你现在住哪里?"

"还在原来的房子里,但银行说很快就要收回。"杨凯苦笑道。

"那欣怡上学怎么办?"王刚问。

杨凯更加愧疚了。

这些年来,他忙着应酬那些虚假的朋友,却忽略了这两个真正关心他的人。

"我们先走了,你好好休息。"赵磊拍拍杨凯的肩膀,"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定要说。"

送走两人后,杨凯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发呆。

他想起了小时候三人一起在胡同里玩耍的日子,想起了一起摆地摊的岁月,想起了开店初期互相帮助的温暖。

那时候虽然穷,但三个人的友谊是真挚的。

不像现在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朋友,平时花天酒地,关键时刻却都消失了。

杨凯收到了银行的最后通牒。

如果三天内还不能还款,房子就要被拍卖了。

杨凯绝望地坐在客厅里,妻子在卧室里收拾东西,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天真地玩着玩具。

门铃突然响了。

杨凯打开门,看到赵磊和王刚站在门口。

两人手里都拿着厚厚的信封,神色凝重。

"凯子,我们来了。"赵磊的声音有些哽咽。

杨凯看着两个老朋友手中的信封,心里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你们这是..."杨凯的声音颤抖着。

王刚把信封举起来:"这里是十万块钱。"

赵磊也举起手中的信封:"这里是五万。"

"我们知道这点钱解决不了大问题,但总能帮你缓解一下燃眉之急。"赵磊说。

杨凯震惊地看着两人,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十五万现金,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但对于赵磊和王刚这样的普通工人来说,这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积蓄。

"你们...你们哪来这么多钱?"杨凯结结巴巴地问。

"我把装修工具都卖了,车子也抵押了。"赵磊平静地说,"反正一个人也用不了那么多设备。"

"我把出租车卖了。"王刚接着说,"以后走路上班也一样。"

杨凯听着两人的话,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他想起了这些年来自己的冷漠和疏远,想起了自己对他们的回避和嫌弃。

而现在,当所有人都离他而去的时候,只有这两个被他伤害过的朋友还记得他。

"我不能要。"杨凯退后一步,"这是你们的全部积蓄,我不能要。"

"别说废话。"赵磊强硬地说,"我们是兄弟,兄弟有难,当然要帮。"

"是啊,凯子。"王刚也说,"你以前帮过我们那么多,现在该轮到我们帮你了。"

杨凯想起了过去的岁月。

确实,创业初期他帮过两人不少忙。但那时候大家都穷,他的帮助也很有限。

可现在,两人拿出的是真金白银,是他们多年的血汗积蓄。

"磊子,刚子,我..."杨凯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

这时,许晓雯从卧室里走出来。看到这一幕,她也红了眼圈。

"磊哥,刚哥,这钱太多了,我们不能要。"许晓雯说。

"嫂子,别客气。"赵磊说,"凯子是我们从小的兄弟,他有困难我们当然要帮。"

08

"再说了,这点钱对你们来说也不算什么。"王刚开玩笑说,"等凯子东山再起了,十倍还给我们就行。"

杨凯听着这话,心里更加难受。

十倍?现在的他连十分之一都还不起。

"你们知道我现在的情况,这钱可能永远都还不上。"杨凯实话实说。

"谁说要你还了?"赵磊瞪着眼睛,"兄弟之间谈什么还钱?"

"就是,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王刚也装作生气的样子。

两人的话让杨凯彻底破防了。

他蹲在地上,抱着头痛哭起来。

这些年来,他追求的是什么?金钱?地位?所谓的上流社会?

到头来,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只有这两个最朴素的朋友还记得他。

许晓雯也哭了。女儿杨欣怡不明白大人为什么都在哭,怯生生地躲在妈妈身后。

"凯子,别哭了。"赵磊蹲下来拍拍杨凯的肩膀,"大不了重新开始,我们还年轻。"

"是啊,以前我们什么都没有,不也过来了吗?"王刚也安慰道。

杨凯抬起头,看着两个朋友关切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

"我对不起你们。"杨凯哽咽着说,"这些年来,我..."

"别说这些了。"赵磊打断他,"都过去了。"

"以后我们还是好兄弟。"王刚笑着说,"就像以前一样。"

杨凯接过两个信封,感觉手里拿着的不是钱,而是两颗最真挚的心。

那天晚上,三个人像以前一样坐在客厅里喝酒聊天。

不过这次的话题有些沉重。

"凯子,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赵磊问。

"我也不知道。"杨凯摇摇头,"先用这笔钱稳定一下,然后再想办法。"

"要不你跟我一起做装修?"赵磊建议,"虽然挣得不多,但饿不死。"

"我也可以教你开出租车。"王刚说,"自由一些,时间灵活。"

杨凯看着两个朋友,心里暖暖的。这种感觉,是那些商务酒局永远给不了的。

"让我想想吧。"杨凯说,"总之,谢谢你们。"

"兄弟之间不说谢。"赵磊摆摆手。

有了这十五万块钱,杨凯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他用一部分钱还了银行的利息,争取到了更多时间。

剩下的钱用来维持基本生活。

房子最终还是被银行收回了,一家三口搬到了一个小公寓里。

生活条件比以前差了很多,但杨凯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老公,你好像变了。"许晓雯说。

"怎么变了?"

"变得更像以前的你了。"许晓雯笑着说,"那个和磊哥刚哥一起喝酒聊天的你。"

杨凯明白妻子的意思。

这些年来,他确实迷失了自己。

"晓雯,对不起。"杨凯说,"是我把家庭搞成这样。"

"没关系,我们重新开始就好。"许晓雯握住他的手,"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

女儿杨欣怡虽然要转学,但她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

孩子的适应能力总是比大人强。

杨凯开始反思这些年来的得失。

他意识到,真正的朋友不在于能给你带来什么利益,而在于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还愿意帮助你。

09

那些曾经的权贵朋友,平时称兄道弟,关键时刻却都消失了。

而赵磊和王刚,虽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他们的友谊是最珍贵的。

一个月后,杨凯决定重新创业。

这次他没有选择高大上的行业,而是回到了最初的五金建材生意。

"凯子,你确定要重新做这个?"赵磊问,"现在竞争很激烈。"

"我想清楚了。"杨凯说,"做自己熟悉的行业,踏踏实实地做。"

王刚也支持他的决定:"对,一步一个脚印,总比好高骛远强。"

三个人重新成为了合作伙伴。

赵磊负责装修工程,王刚负责运输,杨凯负责销售。

虽然规模比以前小很多,但合作得很愉快。

"就像回到了十年前。"杨凯感慨地说。

"是啊,那时候虽然穷,但很开心。"赵磊笑着说。

"现在也很开心啊。"王刚说,"兄弟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杨凯深有感触。这种简单的快乐,是那些奢华的生活永远比不了的。

半年后,杨凯的小生意逐渐稳定下来。

虽然收入不多,但足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

不用再为了应酬而违心地说话,不用再为了面子而装模作样。

一个周末的晚上,三个家庭聚在一起吃饭。

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大人们喝着啤酒聊着天。

"凯子,你现在看起来比以前精神多了。"赵磊的妻子说。

"是吗?"杨凯笑着问。

"是的,以前你总是一副很累的样子,现在轻松多了。"王刚的妻子也说。

许晓雯点点头:"确实,虽然现在挣得少了,但一家人很开心。"

杨凯看着眼前的朋友们,心里满足极了。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简单、真实、充满温情。

"磊子,刚子,谢谢你们。"杨凯举起酒杯,"没有你们,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又来了。"赵磊摆摆手,"都说了兄弟之间不说谢。"

"就是,再说谢我们就生气了。"王刚开玩笑说。

三人碰杯,一饮而尽。

那一刻,杨凯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因为他拥有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真正的友谊。

窗外夜色深沉,屋内灯火温暖。

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最终又回到了起点。

但这个起点,比任何终点都更有意义。

因为他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那些在你最困难时还愿意陪伴你的人。

杨凯把那十五万块钱的事告诉了女儿。

虽然她还小,但他希望她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爸爸,磊叔叔和刚叔叔真好。"杨欣怡天真地说。

"是的,他们是爸爸最好的朋友。"杨凯摸摸女儿的头,"希望你长大后也能有这样的朋友。"

"我会的。"杨欣怡认真地点点头。

那天夜里,杨凯躺在床上,想起了这一年多来的经历。

从成功到失败,从高峰到低谷,从迷失到清醒。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财富不是银行里的数字,而是那些愿意在你困难时帮助你的人。

那些权贵朋友给他带来的只是短暂的虚荣,而真正的朋友给他的是一生的温暖。

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床上,杨凯安详地睡着了。

在梦里,他又回到了和赵磊、王刚一起摆地摊的日子。

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都很穷,但都很快乐。

现在他们依然很年轻,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友谊更加深厚。

这或许就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不会因为金钱而变质的纯真友谊。

杨凯在梦中笑了。

来源:博学天空BfHzz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