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庭文件里的一则消息炸了锅:美国总统特朗普 9 月 15 日在佛罗里达州联邦地区法院,对《纽约时报》、该报四名记者以及出版商企鹅兰登书屋提起诉讼,索赔金额至少 150 亿美元,理由是诽谤和损害名誉。
法庭文件里的一则消息炸了锅:美国总统特朗普 9 月 15 日在佛罗里达州联邦地区法院,对《纽约时报》、该报四名记者以及出版商企鹅兰登书屋提起诉讼,索赔金额至少 150 亿美元,理由是诽谤和损害名誉。
这起天价诉讼瞬间点燃了舆论,所有人都在追问:这到底是正当的维权,还是对新闻自由的打压?
特朗普的诉状里写得很明确:“被告恶意出版了这本书和这些文章,明知这些出版物中充满了对特朗普总统的令人厌恶的扭曲和捏造。”
他瞄准的目标很具体,既有《纽约时报》在 2024 年总统大选前发表的、称他不适合担任总统的社论,也有企鹅兰登书屋同年出版的《幸运的失败者:唐纳德・特朗普如何挥霍其父的财富并创造了成功的假象》。
有意思的是,这两家被告毫无关联 ——《纽约时报》由奥克斯 - 苏兹伯格家族通过特殊股权控制,企鹅兰登书屋则是德国贝塔斯曼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却被特朗普一并告上法庭。
熟悉特朗普的人对这一幕并不陌生。无论在第一任期还是第二任期,他起诉媒体的频率远超历任总统,而且不分意识形态阵营。自由派的《纽约时报》早就是他的 “老对手”。
此前因财务状况报道被他起诉,结果官司败诉还得支付对方律师费;就连曾支持他的保守派媒体也未能幸免,《华尔街日报》因报道他与杰弗里・爱泼斯坦的关系,被他连同老板默多克一起告上法庭,索赔至少 100 亿美元。
此外,CBS 母公司派拉蒙、ABC 新闻都曾被他起诉,最终分别以支付 1600 万美元、1500 万美元和解收场;甚至《得梅因纪事报》的民调预测他会输掉爱荷华州投票,也遭到了诉讼。
在美国历史上,卸任总统起诉媒体的例子极为罕见,在任总统成功起诉媒体的情况更是从未有过。1913 年西奥多・罗斯福卸任后起诉小报诽谤,即便赢了官司也只拿到 6 美分象征性赔偿。
约翰・亚当斯靠《煽动叛乱法案》监禁记者,尼克松有自己的 “敌人名单”,但都没像特朗普这样频繁用民事诉讼、动辄天价索赔的方式对付媒体。
这场争议在左右撕裂的美国社会里泾渭分明。特朗普的支持者觉得,法律赋予每个人起诉的权利,这是程序正义的体现,没什么不妥。
反对者则直言,这种高成本的法律战本身就是对新闻自由的打击,不管最终输赢,其震慑效果已经显现。一些独立媒体专家看得更透彻:特朗普的天价诉讼主观上想窒息批评声,客观上也确实吓到了不少媒体,这就是对新闻自由的压制。
这种压制体现在三个层面。最直接的是 “寒蝉效应”,媒体哪怕可能胜诉,漫长的诉讼过程也会带来巨大财务负担。对规模小的独立媒体来说,为了规避风险只能自我审查,放弃那些涉及权势人物的监督报道。
就算是财大气粗的大媒体,面对百亿美元级别的索赔也可能面临破产风险,自然会在报道时变得谨慎。
更关键的是法律被武器化,这种诉讼根本不是为了寻真相、补损失,而是要耗尽媒体资源、恐吓其他发声者,法律界称之为 SLAPP。现在美国很多州都有反 SLAPP 法,但联邦层面还没有统一规定,这给了这类诉讼可乘之机。
特朗普这次的官司能不能赢,没人能打包票。放在以前,法院大概率会援引 1964 年《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判例驳回诉讼。
当年《纽约时报》刊登民权运动广告被警监沙利文起诉诽谤,最高法院最终确立了 “实际恶意” 原则 —— 公众人物或公职人员起诉媒体诽谤,必须证明对方明知内容失实或罔顾真相。
这个原则让媒体有了更大的报道空间,也让诽谤案胜诉难度极大,毕竟证明媒体的 “主观恶意” 可不是件容易事。
但 “特朗普 2.0 时代” 的变数太多了。这次诉讼是在佛罗里达联邦法院提起的,该州有反 SLAPP 条款,可联邦法院是否适用州法存在分歧。
《纽约时报》大概率会以第一修正案为由申请驳回,还可能援引佛罗里达的反 SLAPP 法,但最终能否成功,全看司法辖区和法官的倾向。即便法律上占理,诉讼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已经造成了压力,甚至可能迫使《纽约时报》选择庭外和解。
更让人关注的是上诉到最高法院的可能性。特朗普任内提名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让最高法院形成 6 比 3 的保守派多数。虽然过去自由派和保守派法官常共同支持新闻自由判例,但托马斯、戈萨奇等保守派大法官早就公开批评沙利文判例 “过度保护媒体”,暗示想重新审议。
不过这里面有个隐忧:如果最高法院真的做出对特朗普有利甚至推翻沙利文判例的判决,即便法官出于宪法理念,公众也难免会觉得是 “偏袒”,毕竟特朗普是当事人,而法官由他提名。
当然,诽谤案想进最高法院门槛很高,大部分案子在地区法院或巡回上诉法院就会因无法证明 “实际恶意” 被驳回,最高法院只受理涉及 “重大联邦法律问题” 的案件。可近期多起涉特朗普案件走到最高法院,结果都出乎预料地对他有利,这让这次的诉讼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管官司最终走向如何,特朗普的天价诉讼已经产生了影响。那些原本想批评他的媒体,可能会在落笔前多掂量掂量;规模小的媒体更是可能直接放弃监督报道。
这种 “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效果,或许正是这场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而美国引以为傲的新闻自由,在这样的法律战冲击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来源:青梅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