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湛江吴川市的发展版图中,吴阳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滨海区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农业资源,正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加速构建以水产加工、特色农业、文旅产业为支柱的多元产业格局。从传统渔业镇的深耕细作,到现代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吴阳镇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不断
在湛江吴川市的发展版图中,吴阳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滨海区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农业资源,正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加速构建以水产加工、特色农业、文旅产业为支柱的多元产业格局。从传统渔业镇的深耕细作,到现代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吴阳镇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逐步实现从“单一经济”向“多元强镇”的跨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水产加工:从“靠海吃海”到“品牌赋能”,打造全链条产业生态
作为滨海乡镇,水产业是吴阳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镇域经济的“压舱石”。长期以来,当地渔民依托鉴江入海口与广阔海域,开展海洋捕捞与水产养殖,形成了以对虾、贝类、鱼类为主的特色水产体系。但随着市场需求升级,单纯的“捕捞-售卖”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吴阳镇顺势而为,将水产加工产业作为转型突破口,从“卖原料”向“创品牌、深加工”转变。
“吴阳状元脆虾”品牌的崛起,成为当地水产加工产业升级的标志性成果。依托当地优质对虾资源,吴阳镇通过工艺改良与品质管控,打造出肉质鲜嫩、风味独特的脆虾产品,并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与粤西首个“状元IP”商标,让“小对虾”拥有了“大名片”。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镇里同步规划建设脆虾深加工产业园,围绕脆虾开发虾干、虾酱、虾罐头、即食虾零食等多品类产品,满足休闲食品、餐饮配料等不同场景需求,将产品附加值提升3-5倍。目前,“吴阳状元脆虾”已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商超与电商平台,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黄金产业”。
与此同时,吴阳镇正全力推进“吴阳水产品交易加工市场”建设。该市场定位为区域性水产综合服务平台,集水产品交易、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建成后将解决当地水产“分散交易、加工滞后”的痛点。届时,渔民捕获的新鲜水产可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加工企业能就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冷链物流体系则可保障产品快速运往全国,形成“捕捞-交易-加工-仓储-配送”的全链条闭环,让吴阳水产真正“走出去、卖得好”。
特色制造与现代农业:小产业成大集群,传统农业焕新颜
在水产产业之外,吴阳镇的特色制造业与现代农业也呈现出“集群化、高附加值”的发展态势,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补充。
渔网、虾笼加工是吴阳镇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镇现有大小加工作坊数十家,吸纳了上千名本地剩余劳动力,其中多为留守妇女与中老年群体,是名副其实的“家门口就业”工程。过去,这些作坊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存在产能有限、标准不统一、销路狭窄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镇里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推动零散小厂“抱团发展”:一方面,统一制定渔网、虾笼的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与外贸渠道,帮助企业对接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目前,吴阳镇的渔网、虾笼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传统小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制造集群。
现代农业则是吴阳镇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另一抓手。镇里以广东东农实业、俏农民科技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了一批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其中“优质水稻+禾虫”生态种养模式堪称典范。在示范基地里,水稻田既种植优质稻,又养殖禾虫——禾虫以稻田里的杂草、微生物为食,其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形成“稻护虫、虫肥稻”的生态循环。这种模式不仅让稻田亩产收益提升2倍以上,产出的稻米还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禾虫更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餐桌上的“高端食材”。此外,企业还开展稻米精深加工,开发出富硒米、有机糙米、大米蛋白粉等产品,其中多款产品在广东省农博会上斩获金奖,让吴阳大米从“普通口粮”升级为“健康精品”。
为进一步融合农业与旅游,吴阳镇沿国道228线布局了圣女果、草莓、葡萄等采摘型农业基地。每到成熟季节,基地里硕果累累,吸引湛江、茂名等地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周边农户顺势开起了农家乐、农产品展销店,实现“采摘+餐饮+销售”的联动收益,让“农旅融合”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食品制造与冷链物流:破解发展痛点,夯实产业支撑
针对传统食品小作坊“散、乱、差”的问题,吴阳镇正通过“集中化、规范化”改造,让食品制造产业“破茧重生”。镇内传统糕点(如吴阳年糕、煎堆)、酱菜、豆制品等小作坊数量众多,产品深受本地消费者喜爱,但因分散经营、缺乏检测设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为此,吴阳镇规划建设占地3万平方米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按照“统一入园、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引导小作坊集中生产。示范区内将配备专业的食品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生产车间与共享仓储空间,既解决了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又通过“抱团创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目前,已有20余家小作坊签订入园意向,未来这里将成为吴阳传统特色食品的“集中孵化地”。
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则为吴阳镇的农产品、水产品“走得远、卖得好”提供了关键支撑。此前,由于缺乏冷链设施,当地新鲜果蔬、水产往往因运输过程中变质而损耗严重,“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吴阳镇拟建设3万平方米的冷链物流园,配备多温区冷库、冷藏运输车与智能温控系统,重点对接脆虾产业园、水产交易市场、果蔬采摘基地。届时,新鲜水产从捕捞到入库冷藏不超过2小时,果蔬采摘后可立即进行预冷处理,通过“产地-冷链-市场”的全程温控,将产品损耗率从20%以上降至5%以下。同时,冷链物流园还将与电商平台合作,为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提供仓储配送服务,助力吴阳特色产品“触网出圈”。
文旅产业:激活“状元故里”资源,打造滨海旅游名镇
依托“状元故里”的文化底蕴与滨海生态资源,吴阳镇正全力打造“滨海风情+历史文化”文旅品牌,推动文旅产业成为镇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吴阳镇是粤西历史文化名镇,拥有“状元故里”霞街社区、千年古驿银滩驿、明清古民居群等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霞街社区是清代广东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乡,现存状元故居、状元坊、林氏宗祠等历史建筑,蕴含着深厚的状元文化。镇里以此为核心,对霞街社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修复历史建筑、打造状元文化广场、开设状元文化展馆,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状元精神”。同时,结合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双龙出海”景观,串联起鉴江大坝、滨海绿道、滩涂湿地等生态景点,打造“历史文化+生态观光”的精品旅游线路。
为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吴阳镇正加快推进酒店、城市综合体、房车露营基地等项目建设。其中,房车露营基地选址于滨海区域,规划建设露营车位、休闲步道、亲子游乐区等设施,满足家庭游、自驾游群体的需求;城市综合体则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将成为游客与本地居民的消费聚集地。此外,镇里还通过举办“状元文化节”“滨海美食节”等活动,推出吴阳年糕、脆虾宴等特色美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推动餐饮、住宿、零售等服务业同步升级。
按照规划,吴阳镇目标在2025年初步建成“省级滨海旅游名镇”,届时文旅产业将带动就业超5000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成为粤西滨海旅游的重要节点。
从水产加工的品牌化突破,到特色制造的集群化发展;从现代农业的生态化转型,到文旅产业的融合化创新,吴阳镇已初步构建起“水产加工、特色农业、食品制造、冷链物流、滨海文旅”五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未来,吴阳镇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让这座千年古镇在多元产业的驱动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朝着“多元经济强镇”的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山里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