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的中心,是探讨在特朗普挑起的美中关税拉锯攻防战中,根据美方屡攻不下、现在不得不开始退缩并将节节败退的形势,如何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反攻,加大税收杠杆的力度,在已经取消或减少出口退税的基础上,以向我国对美出口部分产品收取出口税的方式,不但可大大拓宽我国国家税收
【提要】本文的中心,是探讨在特朗普挑起的美中关税拉锯攻防战中,根据美方屡攻不下、现在不得不开始退缩并将节节败退的形势,如何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反攻,加大税收杠杆的力度,在已经取消或减少出口退税的基础上,以向我国对美出口部分产品收取出口税的方式,不但可大大拓宽我国国家税收、企业收益、员工收入以及国内购买力的空间,同时加速美元霸权的衰落和崩塌。
一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发布消息: 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的备忘录,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存储芯片等在内的共计20类产品将不受第14257号行政令关于新增进口“对等关税”的影响。换言之,美国在对中国一而再、再而三蛮横发起的关税“征伐”遭到强硬阻击和反制的情况下,实际上做了缩头乌龟,对实际上原产于中国的这些商品悄悄地撤回了原来要征收的125%的所谓“对等关税”。
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的消息,这项豁免措施的有效期回溯至2025年4月5日。美国海关在下面这份致进口商的通知中列出了适用于上述豁免措施的20类商品,其中包括编码为8471的广义产品类别,涵盖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硬盘、数据处理设备等。该分类还包括半导体器件、存储芯片和平板显示器等关键技术产品。
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现在的退缩,标志着特朗普企图以关税战达到其直接从世界各国榨取每年5000亿美元上的纳税、迫使各国在美投资或建厂以重建美国制造业、以及对中国进行直接关税打击并辅以胁迫他国进行围剿的“一箭三雕”计划的破产。当然,这一破产在整体战略层面的原因是关税战诱发了美股暴跌不能企稳,特别是各国抛售美债、美债价格大幅上涨、卖多买少,引起美国深层政府,特别是华尔街大亨金融巨头们对美国霸权三大支柱之一即美元霸权面临崩溃的紧张。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创始人达利欧(Raymond Thomas Dalio)本月13日在接受采访时就美国关税政策、债务增加等问题发出警告。他说,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能妥善处理关税和其他经济议题,他担心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比衰退“更糟”的境地。他接着补充道,经济衰退通常是指GDP连续两个季度呈现负增长。”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更加深远,我们正面临(美国)货币秩序的崩溃”。
但对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朗普来说,其最直接受到的是由于其关税政策引发的美中贸易进口和出口情况同时大变化所激起的美国社会和公众的恐慌和压力。
先看美国向中国出口1438亿美元(2024年数字)的产品中,有近90%是可以从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西班牙甚至乌克兰等它国得到替代的农产品和能源产品,或者是可从欧洲、日本等国取得替代的精密机械或飞机等工业品。而后者的相当一部分,中国现已迅速赶上并可以自己生产。所以,中国以“对等”的方式反制,宣布向所有美国产品大幅征收125%的关税,实质上等于霸气地对美国产品关闭了整个中国大市场。刚刚获悉,中国政府已指示所有的中国航空公司暂停所有新的波音飞机订单和交货,包括停止从美国制造商那里购买飞机零件和设备。
反之,从美国从中国进口近4400亿美元(2024年数字)的产品中,80%-90%的中国产品不但是美国的刚需,而且是他国不可替代一或难以替代的。中国已经控制了美国最需要的90%高精尖工业特别是军工所急需的稀土和稀有金属产品就不用说了(注:美国现在作为其空军主力的五代机F-35因缺乏稀土产品供货,一年多了,一架也无法生产出来),而美国海关这次宣布“豁免”的20种产品(请看下表),四分之三是中国制造而难以替代的:
我们看到,与以上“豁免”税号相对应的20类商品不仅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等,也涵盖了消费电子(如智能手机、AR/VR设备)、电视与太阳能的相关产品,以及通信设备(光模块、服务器)、工业自动化设备等电子制造产业链所需产品。质言之,这些基本都是电子类产品。
《纽约时报》援引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和政策的一位教授的话指出,在美国:73%的智能手机,78%的笔记本电脑,87%的电子游戏机,77%的进口游戏、以及75%以上的其它电子消费品都来自中国,而中国一国电子产品的产量超过了美、德、日、韩和英产量的总和!换言之,电子产品就基本全都是中国的产品!不从中国进口、或对中国产品课以高额关税,就意味着美国所有的电子产品的售价要大涨特涨。2024年,苹果公司约有90%的智能手机是在中国生产,占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如果完全转嫁特朗普145%”“对等关税”的成本,一台苹果手机在美国本土的售价将从1000- 1599 美元提高至2500-4000 美元。在当前高利率高通胀的经济环境下,普通的美国人要换手机或换零件的话,怎么承担得起呢?
那么,特朗普4月11日对主要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悄悄豁免“对等关税”,是否说明其能够就此打住并扎稳营盘呢?显然不能。据粗略估计,这份“被豁免”的清单,大概只占中国输美商品总量的四分之一,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对美出口,美国又十分需要的产品,在一年到三年的时间里是无法或难以从他国换置进口的。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估计,除了电子产品,特朗普关税将使美国其它的19种商品大幅涨价。其中,皮革制品:35%; 服装:32.7%;羊毛和蚕茧:21%; 汽车及零部件:15.8%:橡胶和塑料制品:11.9%。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在电子产品被“豁免”后,美国前财长耶伦说这就是杯水车薪,年内每个美国家庭的平均支出将要上涨4000美元。
这几天,在海外的《油管》即社交平台YouTube频道上有许多美国企业主和农场主在吐槽。有一位建筑工程的小老板说,从中国进口的小型推土机、挖土机和碎木机质量很好,但售价只是美国产的同样产品的25%。所以,即使加上特朗普的150%关税,他还是要买中国货,否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一位农场主大叔说到农机类产品:美国产的除草机要卖2.8万美元,而中国进口包运费的除草机只要9000美元,价钱相差3倍;美国产播种机的价格要4万美元,而中国产的只要7000美金,美国产品的价钱是中国的5.7倍!不仅如此,虽然中国产品要远渡重洋,交货和更换零件的速度等却比美国的要快得多。
以上情况的汇总和分析充分说明了:在一对一的较量中,特朗普在发起这场以中国为最重要目标的关税进攻战中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完全错估了对方的实力、承受力、和耐力。中国对特朗普强硬和坚决的抵制和阻击是有底气的:中国可以对美国产品关闭整个中国市场,同时对美实行零出口而损失很小;但如果中国停止对美出口产品,美国的消费大众、企业和商业、以及其整个经济都会遭受严重打击。这些效果现在已经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了。
二
让我们现在再回到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起美国在宏观或战略上遭遇的重压和挑战。 这些天,美国的主流商界领袖、金融界大咖和顶级经济学家几乎全部众口一致地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战已经破产了:
美国的商界领袖如是说:
lRick Woldenberg,Learning Resources(为儿童和教育者设计和生产教育玩具和教具的全球顶级企业)首席执行官:“说真的,毫不夸张:这感觉就像世界末日。” 由于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他的公司关税账单从230万美元飙升至1.002亿美元。
lJoshua Bolten,Business Roundtable(该组织由美国200多家最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组成,致力于推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首席执行官:关税“有可能对美国制造商、工人、家庭和出口商造成重大伤害。关税持续的时间越长,对美国经济的损害就越大,而且可能因报复性措施而加剧。”
lJamie Dimon,摩根大通(美国最大的银行和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最近的关税肯定会推高通胀,并促使许多人认为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更高。关税是否会直接导致衰退尚不确定,但它们肯定会减缓经济增长。”
lAndy Jassy,亚马逊(全球最大电商和云计算企业)首席执行官:制造商们更有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不是自己吸收,尤其是亚马逊60%以上的第三方卖家来自中国,受到关税影响。
lAlan Baer,OL USA(专注于全球供应链管理和运输服务物流公司)首席执行官:“目前,几乎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业务都处于停滞状态。” 反映出供应链和贸易受到严重干扰。
美国的金融大咖如是说:
lBill Ackman(亿万富翁、著名对冲基金,以激进投资和推动企业变革著称的投资人)警告说:推进拟议中的关税就像是在发起一场“经济核战争”。“企业投资将陷入停滞,(而且)消费者会收紧开支”,美国正“走向一场自我造成的经济核冬天”。
lStanley Druckenmiller(亿万富翁、Duquesne Family Office 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创立并管理 Duquesne Capital,并以其在索罗斯量子基金的投资业绩闻名投资人):明确反对超过10%的关税,警告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lKen Fisher(亿万富翁、Fisher Investments 的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投资官,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特朗普的关税声明“愚蠢、误导,并用不恰当的措施解决了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Fisher进而补充说该政策“离谱至极”。
lBoaz Weinstein(专注于信贷和套利策略的大型对冲基金)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 “我经常犯错,但我不认为他(特朗普)会掉头。这不是逢低买入的机会,而是逢低卖出的机会。”
美国顶级经济学家如是说:
lPaul Krugman(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唐纳德·特朗普把(现代贸易体系)的一切都毁了。” “如果你还指望特朗普会悬崖勒马,这次的声明——无论是极高的关税还是对其他国家的彻头彻尾的谎言——都应该让你死心了。”
lLarry Summers(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从未有哪位总统的一小时言论让这么多人损失这么多。关税政策造成的损失最新估算接近30万亿美元。” 这些关税是几十年来美国“最昂贵、最自虐”的政策。
lJoseph Stiglitz(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些关税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都非常糟糕。它们几乎肯定会带来通胀。”
lNouriel Roubini(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名誉教授,因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而闻名):特朗普关税的“解放日”说法是“奥威尔式的双重思想”。“这些关税对美国消费者、工人和企业,乃至全世界,都没有任何‘解放’可言。”
lErica York (美国税收基金会首席经济学家):“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高达145%的关税将实际上终结两国大部分贸易……这将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这是一次经济倒退,绝不是让我们走上有利轨道的举措。”
综上所述,无论是美国的企业界、商界和金融界领袖,是普通的消费者大众,还是具有深邃学术功力和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们,都普遍且深刻地担忧和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尤其是对中国的极端关税,认为其不但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深重伤害、对全球经济造成长期伤害,同时更如达利欧所言:非常可能导致美国货币秩序即美元霸权的崩溃。
于是,特朗普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一面左支右绌为自己找回面子,一面盘算着怎样更体面地退却……
三
很明显,中美在这场关税战的厮杀中已经攻守易位:美国转入战略防守和退却,而中国则进入了一个可以实行战略进攻的有利地位。可以预计,在下面的时间里,特朗普将很快要步步为营地继续退却(就在笔者这篇文章杀青之际,特朗普又表示,对于各国汽车和汽车的零配件的进口也正在考虑“豁免”),削减甚至取消其对更多的中国及他国产品所加增的“对等关税”,以缓过劲、腾出手来为其最揪心的美债危机救火。
敌人战略退却之际,乃是我方“乘其病、要其命”,进行自卫反击战之最好时机。“不可沽名学霸王”,中国可以遵循毛主席“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军事原则,杀它一个回马枪。
笔者这里建议,对于我出口美国并得到美方豁免“对等关税”的产品,应仔细将其与美国生产的同类产品进行性能、质量特别是价格上的比较和测算,加上考虑美国从他国能够进口替换的时间等因素,不失时机地对这些输美产品课以适当的出口税。
提出这个策略,有如下的理由和原因:
1)“豁免”等于“必需”。美国对我国这些输美产品(如电子产品)进行“对等关税”的豁免,说明这些产品对美国来说,在不同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2)理由正当的反制。“来而不往非礼也”。是美国首先向我发起了贸易战、对我出口产品课以重税,并一再逼迫甚至羞辱我国。经此,我国发现了输美产品价格过低而以出口税的方式进行调整,顺理成章、理所应当。
3)与国际准则合理合规。征收出口税是一个国家在实现其特定经济或政策目标时采取的合法措施,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和条约没有冲突。
4)利国利民的举措。出口税是一种直接且易于实施的税收工具,可为国家提供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用于发展我国的公共服务(如医保、教育和养老)、对国内中小企业进行补贴,等等。
5)巨大的征税空间。由于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大批量生产、以及严重内卷竞争等因素,我国许多出口产品的价格与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相比,普遍和严重偏低,收取出口税空间很大,对出口国的消费者(企业和个人)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同时其它国家又无法提供质量好、价格上能竞争的产品。前面提到的例子中,中国的各种建筑机械和农机产品往往只是美国同类产品25%,电子产品如iPhone的产地和销售地差价就更大了。
从下面列出的一些日用品产销两地的价格比较来看,差价就更为惊人了:
商品名称 中国产地成本(美元计) 美国市场售价(美元计)
咖啡杯 $0.8 $48
蓝牙耳机 $3 $22
LED灯 $0.5 $22
空气炸锅 $8.5 $499
如根据情况对以上谈及的这些产品加征15%-50%的出口税,美国人是完全可以并愿意承担的。
6)关键领域保护。对半导体材料、高端机床等技术含金量高的产品加征出口税,可以限制和减少有关技术的大量外流,倒逼产品国产化的攀升。比如,由于对部分这类产品征收了出口税,使得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突破45%。
7)贸易平衡的手段。通过征收出口税来抬高出口价格,是缩小与国际市场价差,也是应对美西方许多国家面对我国产品的物美价廉远胜其同类产品、对后者的市场形成冲击十分忌惮,却又因为一些重要的原因不得不进口的一种“平衡”方式。例如,中国光伏组件出口价2025年同比上涨8%,使其低于欧盟所指控的“倾销”幅度。此外,目前欧盟与我国就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的关税事宜重开谈判,据说双方所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欧盟同意对华的电动车进口降低关税,但中国必须把对欧出口汽车的价格提高到某一个水平。这种情况下,我国对输欧汽车征出口税不就成为满足其条件一个顺理成章的手段了吗?
8)鼓励产业创新和升级。对一些出口产品征收出口税并对出口企业返还部分金额,可鼓励有关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提高产品的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的环节发展。这方面的例子有:2025年我国对低端钢铁产品加征15%出口税,同时降低高端合金钢关税至5%,推动了钢铁行业的技术升级。印尼也曾通过对原木征收出口税推动了国内胶合板产业的发展,使其全球市场份额从4%迅速增加到80%。
9)改变不公平的分配模式。至今为止,全球产业链中存在着一个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霸权“和发展中国家”廉价制造”组合后造成的极不公平的分配模式。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制造、装配和出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大约8000万部iPhone计算,苹果公司通过品牌溢价和技术垄断,每部iPhone获取95美元的净利润(利润率25%),在中国的代工公司富士康仅获0.7美元(利润率1.5%),苹果对美出口利润是富士康的136倍。若计入芯片(苹果毛利率60%)、操作系统(苹果毛利率71%)等环节,美国企业苹果公司就攫取了iPhone价值链90%以上的利润。
如对在中国生产、出口的苹果产品课以一定的出口税,难道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极不公平的分配模式的一个合理和有效的举措吗?
10)改善工作者的待遇。与上面提到的美国苹果公司享用山珍海味、富士康也能吃鱼吃肉相比,为洋人打工的中国员工们就只能吃残羹剩饭了。美国的资料显示,富士康郑州工厂在2023年和2024年继续存在严重的劳工问题,包括超时工作和低薪酬。有些工人每月加班超过100小时,但工资仍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因此,如对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在华美企征收出口税,再返还部分给国内的企业(包括像富士康这样的外企)并倒逼其改善和提高员工待遇,出口税不就又具有了一个显著的“道德功能”了吗?
笔者在“关税大战开打:美国服务业对华出口是大头”一文里提到,美国2024年对华商品出口金额为1400多亿美元,与我输美产品的4390亿美元相比,自然是对美享有较大的贸易顺差。但如果把美国对华出口的服务贸易量(最起码是3000亿,可能达到4000亿美元)计算进去,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不但已经平衡,中国甚至对美变成贸易逆差了。因此,对美国出口中国的服贸“产品”课税,是我国制美的一个贸易利器。
本文上面提出并讨论的加征出口税的策略,应是对美进行贸易战的另一利器。在战略的层面上,不但是反制、而且是变被动为主动,变防守为进攻。“敌军松一松,我军攻一攻”,是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贴身进逼的打法,让特朗普无法抽身,陷其于进不得也退不得的两难境地。
西方人过惯了讲究的日子,但习惯于寅吃卯粮又不善仓储和积蓄,生产线上只要缺一个零件就无法开工,日常生活用品缺了一件就叫苦连天。如果中美两国彻底脱钩,美国整个社会不要说半年、一年或三年,连半个月都难以支撑。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欠着36万亿美元的国债,今年六月有6万亿到期,十二月有3万亿到期,明年三月又有3万亿到期要还。因此,从现在开始的一年里,有12万亿的债要还,占了美国全年GDP的三分之一强。借新债来还旧债,是美国的唯一出路。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遍地开花后,美债卖的多买的少,怎么办?
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