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日本核污染水排放、英国核电站安全争议之后,韩国也未能逃脱核废液问题的纠缠。这次出事的是距离中国山东半岛仅 900 公里的月城核电站。9 月 19 日,该电站 2 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约 265 公斤含放射性物质的重水外泄,再次将韩国核电安全隐患推至公众视
继日本核污染水排放、英国核电站安全争议之后,韩国也未能逃脱核废液问题的纠缠。这次出事的是距离中国山东半岛仅 900 公里的月城核电站。9 月 19 日,该电站 2 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约 265 公斤含放射性物质的重水外泄,再次将韩国核电安全隐患推至公众视野前沿。
月城核电站坐落于庆尚北道庆州市沿海地带,由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KHNP)运营,承担着韩国约 5% 的电力供应。这家韩国核电主力企业的安全记录却并不光彩。2013 年,该公司被曝出与供应商、检测机构相互勾结,在机组建设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零部件,导致多台机组被迫停机检修。这种在普通行业都足以致命的豆腐渣工程,出现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核电领域,其潜在风险不言而喻。
追溯月城核电站的事故史,安全隐患早已显现。2024 年 6 月,4 号机组乏燃料贮存池出现泄漏,直到水位异常下降才引起注意。尽管紧急处置后仍流失约 2.3 吨含放射性的水,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测算的有效剂量仅为 5.55×10⁻⁷毫西弗,远低于公众年剂量限值 1 毫西弗,但这一事件已让人心生警惕。当时官方虽派专家进场调查,但其应对更像是事后补救,而非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仅仅半年后,历史重演。2025 年 1 月,2 号机组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将 29 吨未经样本分析的核废液直接排入大海。据检测,泄漏废液中氚含量达 1.116×10¹⁰贝克勒尔,超过排放许可标准 9 倍。事故原因竟是处理罐阀门误开,暴露了操作管理的严重漏洞。而就在这次事故后的 9 个月,2 号机组再次发生重水泄漏。值得注意的是,该机组 1997 年建成,2013 年曾因安全问题停机检修两年,如今再度出事,让人对其设备状况和运维能力产生严重质疑。
三次事故,三次紧急处置,却未能阻止问题反复出现。这种出事补漏再出事的恶性循环,折射出韩国核电管理体系的深层病灶。韩国目前拥有 25 台在运核电机组,数量全球第六,且官方计划将这一数字提升至 44 台。然而,在核电规模扩张的同时,监管能力、设备质量和运行纪律却未能同步提升,这无疑会让核安全风险越积越大。
面对公众对重水安全性的疑问,需要明确的是:重水(D₂O)本身的氘并无放射性,但问题出在重水反应堆中产生的氚。氚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 12.26 年的半衰期,会通过 β 衰变释放高速电子。在重水堆的中子照射下,重水中的氘会被活化生成氚,逐渐累积在冷却剂和慢化剂系统中。氚一旦进入人体,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氚水,可在体内滞留数周至数月,对细胞 DNA 造成损伤,增加癌症风险和遗传突变可能性。
核反应堆的运行离不开冷却剂和慢化剂。冷却剂负责带走裂变产生的热量,慢化剂则像减速器一样,降低中子速度以维持链式反应。商用核电站主要分为轻水堆和重水堆两类:轻水堆使用普通水(H₂O),需用浓缩铀作燃料;重水堆以重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可直接使用天然铀。月城核电站采用的加拿大 CANDU 重水堆就属于后者,虽然燃料成本较低,但氚产生量远高于轻水堆,这也是全球轻水堆数量远超重水堆的重要原因。
重水堆的特殊设计使其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氚。理论上,含氚重水应被规范收集、封存并净化处理,可通过离子交换等技术降低氚浓度。但现实中,重水系统包含众多接口、密封和阀门,即使日常运行也难以完全避免微量渗漏。月城核电站的老机组存在密封件疲劳、焊缝老化等问题,再加上能拖就拖的维护习惯,进一步放大了泄漏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月城核电站的事故类型不断变化:从冷却系统渗漏到乏燃料池漏水,再到核废液违规排放和重水泄漏,涉及设备、操作、管理等多个环节。这表明问题并非局限于某个部件或流程,而是制度执行、设备维护、资金投入和人员纪律的全面松懈。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强调,核安全需要最高水平的运营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月城核电站的表现显然与之相去甚远。
韩国官方宣称的厂外未见异常颇具迷惑性。这仅能说明外围监测暂时未发现超标,而厂房内的辐射和含氚水汽可能被通风系统暂时控制,一线作业人员和设备正承受着潜在风险。历史经验表明,内部控泄、回收、净化等任何环节的脱节,最终都可能突破外围防线,造成环境危害。
韩国核电的困局折射出发展模式的深层矛盾。为实现 2036 年核电占比 34.6% 的目标,韩国政府大力推动核电扩张,甚至延长老旧机组运行许可至 20 年。但与此同时,维护预算不足、技改滞后、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问题却未得到解决。这种重规模轻安全的发展路径,无疑是在积累风险。
月城核电站的反复泄漏已经敲响警钟,若韩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性缺陷,下一次事故可能就会突破防线,造成无法挽回的环境灾难。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韩国核电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更影响着周边国家的生态安全。唯有将安全置于规模之上,才能避免核阴影持续蔓延。
月城核电站与我国山东半岛的近距离,使放射性物质扩散风险不容忽视。参考福岛核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在数月内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的案例,若月城核电站发生更大规模泄漏,含氚水可能通过大气环流或日本海复杂洋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黄海和渤海海域的渔业资源可能面临放射性累积风险,进而冲击沿海省份的水产养殖和捕捞产业。
来源:社科干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