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顺:武则天的姐姐,武家到底有多乱?看她的人生经历就知道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6 22:33 1

摘要: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为何她无法彻底将唐朝取而代之,到了晚年反而功亏一篑?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为何她无法彻底将唐朝取而代之,到了晚年反而功亏一篑?

主要还是其家族不给力,不得人心。而之所以会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武氏族人太乱了,让人实在是看不下去。

毕竟不修德行,不显仁德,如何服众?不能服众,如何坐稳位置?

想要知道武氏族人有多乱?看看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和其女儿贺兰氏就知道了。

别看武则天后来大权独揽,将文武百官、宗室勋贵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其实武则天刚开始的时候举步维艰。

他原本只是李世民的才人,可惜不得宠。于是她趁着李世民病重,暗中和进宫照顾李世民的太子李治好上了。

武则天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了李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李治对武则天爱得死去活来的。

因此,当李世民的丧期刚过,李治就迫不及待地将已经出家为尼的武则天给接了回来。

当然,此时的武则天距离皇后之位还很遥远。她费尽心机,施展各种手段,才使得李治力排众议,册封她为皇后。

而原本的皇后王皇后被打入冷宫,那些反对武则天的老臣也全都被赶出朝堂。

都说“权利是魔鬼”,此话一点不假。

此时的朝堂上,已经有不少大臣依附武则天。而武则天在尝到了权力的味道后,野心越来越大。恰好当时唐高宗李治时常头疾发作,于是武则天就主动“为君分忧”,代替李治处理朝政。

然而,就在武则天忙于处理朝政,享受掌握权力的快感时,后宫却出事了。

原来,唐高宗李治整天在后宫养病,实在是无聊,武则天又不能陪伴左右,于是他开始惦记起被打入冷宫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想将她们从冷宫放出来。

幸好李治身边尽是武则天的人,得到消息的武则天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击败此二人,双方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关系。一旦将她们放出,武则天能否笑到最后,她心里也没底。

于是趁着李治还在犹豫的时候,我这天下令将王皇后和萧淑妃施以杖刑,然后又泡到酒缸里,二人最终咽气。

武则天身为皇后,处置两个冷宫的妃子,根本无需禀报李治这个皇帝。得到消息的李治也无话可说,只得整天唉声叹气。

但是此事也给武则天提了个醒,她现在没空陪着李治,很容易让其他嫔妃乘虚而入。

打个比方的话,她就相当于曹操,而唐高宗李治就相当于汉献帝。只有将李治这个皇帝完全掌握在手中,他的权势才能稳固。

于是她决定找个人帮自己盯着李治,思来想去,也就她的姐姐武顺最靠得住。于是她便找了个理由,将武顺接入皇宫。

武则天没想到的是,此举反倒是引狼入室。

有武顺盯着,其他嫔妃确实没有机会接近李治。可问题是,武则天忘了武顺此时已经守寡。让他和李治长期独处,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想而知。

要怪就怪武则天太信任武顺了,加上她此时忙着享受权力,无暇他顾。于是武则天被自己的亲姐姐给“偷家”了。

武顺是知道自己这个妹妹的本事的,因此她一直很小心,以至于几个月都没有露馅。

直到有一次,武则天处理朝政,有件大事他没法做决定,只得请示一下李治这个皇帝的意见。结果当她来到寝宫的时候,刚好撞见武顺和李治的好事。

武顺吓得两腿一哆嗦,立刻跪了下去。李治也羞愧难当,不敢看武则天一眼。

武则天毕竟不是一般人,她竟然没有立刻发怒。当着李治的面,她还是要顾及皇帝的颜面的。更何况这事情闹开了,自己也颜面无光。

她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姐姐,你也真是的,天气凉,你穿这么点,小心着凉了,赶紧去加点衣服吧。

武顺闻言,知道武则天这是有意要放自己一马,急忙点头称是,然后站起来匆匆离去。

就在她经过武则天的身边时,耳边淡淡地飘过一句话“下不为例”。

虽然这声音很轻,但是武顺却浑身一震,然后头也不回地以更快的速度离开了。

以武则天睚眦必报的性格,她放武顺一马,实属反常。

这主要还是因为她没有选择。如果连自己的姐姐都信不过,她还能相信谁?

而且经过这一次敲打,武顺老实了很多,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对于这么个结果,武则天还算满意。但是她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后宫又出事了。

这一次的主角倒不是武顺,而是武顺的女儿贺兰氏。

原来,贺兰氏见母亲得到皇帝的垂青,于是想要效仿母亲。只不过之前武顺得宠,贺兰氏不便和母亲争抢,只得默默等待机会。

等武顺老实了,贺兰氏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便以“探望母亲”的名义,频频出入皇宫。

虽然武顺多次告诫贺兰氏:别打皇帝的主意,我那妹妹可不是好惹的。

可惜贺兰氏初生牛犊不怕虎,压根没把母亲的告诫当一回事。

加上她行事高调,完全不像其母亲小心谨慎,很快武则天就知道她和李治的事情。

大概是有了前车之鉴,李治担心武则天对贺兰氏不利,于是先下手为强,册封了贺兰氏。

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了李治的用意。虽然李治这个皇帝已经管不了事,但是他毕竟是皇帝,自己的一切都是依附于皇权的。李治的面子,她还是要给的。

而且还是那句话,贺兰氏好歹是自家人,总比便宜了外人强。

只要贺兰氏与武则天齐心,武则天倒也不介意李治给贺兰氏一个名分。

可惜贺兰氏的情商、智商都远不及其母亲。她觉得自己得宠,迟早可以将武则天取而代之。因此常常与武则天针锋相对。

只能说,贺兰氏的行为实在是幼稚。她对宫廷斗争的理解还处于后宫争宠的阶段,她以为皇帝宠幸谁,谁就能胜出。

她也不看看,现在处理朝政的到底是李治这个皇帝,还是武则天这个皇后?

她也不看看,朝堂上有多少大臣是站在武则天这边的?这些人与武则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想要对付武则天,问过这些人吗?

人,总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贺兰氏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武则天的手段

“最是无情帝皇家”,武则天算是将“无情”二字做到了极致。

都说“虎毒不食子”,她当年为了怂恿李治废掉王皇后,不惜牺牲掉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其狠绝可见一斑。

虽说贺兰氏是武则天的外甥女,但是能比女儿更亲?对于咄咄逼人的贺兰氏,武则天动了杀心。

但是想要对付贺兰氏,就必须先除掉一人,那就是贺兰氏的母亲武顺。

别看武顺在武则天面前很“怂”,其实她才是聪明人。别的不说,她和李治往来好几个月了,武则天才偶然发现此事。而武则天安排在李治身边的“眼线”集体失灵了。

这就足以看出武顺这人不简单。

武顺虽然是武则天的姐姐,但是更是贺兰氏的母亲。一旦武则天对贺兰氏出手,她会帮谁,可想而知。

而以武顺的聪明,加上贺兰氏的得宠,武则天还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于是,就在武则天对贺兰氏出手前,武顺突然“暴毙”。

没了武顺的约束,贺兰氏在武则天面前更加嚣张跋扈,而武则天也一反常态地没有与其针锋相对。

贺兰氏还以为武则天这是服软了,殊不知这样的武则天才是最可怕的。毕竟猎人在猎取猎物的时候都是不出声的。

公元666年,在武则天的劝说下,李治决定前往泰山封禅。

按照惯例,各地刺史都要随行,这其中就包括始州刺史武惟良和淄州刺史武怀运。

这两位看名字就知道是武则天的族人,不过武则天与此二人的关系不咋样。因为武则天在得势之前,他们没少欺负武则天母女几人。

因此当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此二人就被贬官到穷乡僻壤去了。

这两位在穷地方吃了不少苦,这才明白武则天不好惹。为了讨好武则天,他们趁此机会,进献了不少好东西,既有金银珠宝,也有山珍海味。

他们没想到,此举反而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收到这些礼物后,武则天找来贺兰氏,说是有族人送来好东西,想要和贺兰氏分享。贺兰氏以为武则天这是在讨好自己,于是大模大样地来到了皇后的寝宫。

武则天命御膳房加工那些山珍海味,又命人拿出武惟良、武怀运进献的水果,邀请贺兰氏一同分享。

武则天特意让贺兰氏先吃,还说贺兰氏不吃,她也不敢吃。

贺兰氏对武则天的表现很满意,甚至开始幻想:等自己当了皇后,放过武则天一马也不是不行。

结果贺兰氏刚吃两口水果,就口吐鲜血,还没等御医到来,就已经没了呼吸。

不用想,这一切都是武则天安排的。事后,在武惟良、武怀运进献的食物里都发现了有毒物质。于是二人都被赐死。

武则天这招实在是高明至极,直接一石三鸟。不仅除掉了贺兰氏这个威胁,还报了当年被欺负之仇。

还记得我开头说的什么吗?不修德行,不显仁德,难以服众,自然也坐不稳位置。

其实这不止是说武氏族人,也是在说武则天。武则天登基称帝的过程中,伴随着无数的杀戮。她对待自家人都如此狠绝,对待外人如何,可想而知。

虽然她用强硬的手段暂时压服住了群臣、李氏宗亲,但是这些人迟早会爆发的。

于是,到了她晚年,发生了“神龙之变”,这皇位再次回到了李氏子孙手中。武则天此前的诸多努力,如同“镜中花水中月”般,成为了泡影。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新唐书》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