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过之前科普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咱们和田玉审美里,主要是看三个维度——油润度、细腻度、白度。咱们最近聊了不少如何看和田玉好坏的科普,白度和油润度咱们已经聊过了,(缺课的小伙伴记得去补课哈),今天咱们来好好聊一下和田玉的“细度”。
转自 胖舅课代表 舅爱挖石头
看过之前科普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咱们和田玉审美里,主要是看三个维度——油润度、细腻度、白度。咱们最近聊了不少如何看和田玉好坏的科普,白度和油润度咱们已经聊过了,(缺课的小伙伴记得去补课哈),今天咱们来好好聊一下和田玉的“细度”。
先说什么是和田玉的“细度”1
细度是和田玉里最直观、最简单粗暴的指标,一般细度看准了,买的都不会太差。简单直白点说,细度指的就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结构。结构越明显的,就是越粗的,结构越看不清的,就是越细的。如果把和田玉的颗粒比作面包的气孔就更好理解了,有的面包里气孔很大,而有的绵薄就是气孔很绵密。
▲大气孔,疏松
▲小气孔
放到和田玉上,有些细度不好的料子,肉眼就能很明显的看到。
▲颗粒感明显,肉眼就能看到。 图源网络
有些细度还可以的,可能需要打灯才能看到它的结构。
▲暗光、弱光环境就能看到结构
而有些细度顶级的,打灯也看不到什么结构的存在。
▲打灯也看不到什么结构 图源网络
而这个打灯无结构也就是我们细度的顶级了,所以直播间经常会听到主播在那说“这个料子好啊,打灯无结构”。但是直播间的打灯要看是怎么打的,不要轻信,小心踩坑。
细度包括什么?2
细度包括颗细腻粒度和结构细腻度。颗粒细腻度:指玉石颗粒的大小,粒径越小,其油腻感和手感越好。因为和田玉是透闪石-阳起石为主要成分的,这两种矿物成分都属于单斜晶系,常见晶形为长柱状、纤维状、片状,但是肉眼是无法观察到这些晶体的。颗粒就是这些晶体的小集合体。比较好理解的就是粥,粥里面的大米粒、小米粒就是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颗粒细度越细。
▲米在粥里的颗粒度 图源网络
结构细腻度:国标中的和田玉的结构是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当然,这是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玉质结构,肉眼条件下即使打灯也无法观察到。这里讲的结构是指颗粒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也就是玉石的纹理脉络。这个跟颗粒细度是啥关系呢?打个好理解的比方,结构细度就是米粒与米粒之间的排列方式。一般的和田玉结构有:团块状、米粥状、云絮状、冰片状、丝状等。结构细,就是指不容易看出结构,原因在于颗粒之间的空隙非常小,排列特别紧密。
▲不同的结构 图源网络
怎么判断细腻度呢?一看二摸3
看: 对着光(自然光或者灯光都行,灯光要侧45°角)仔细看玉的表面或者打磨过的切面。如果这块玉看起来结构非常均匀,像浓稠的米汤或者像细腻的奶酪,几乎看不到明显的颗粒感、絮状物或者像云朵一样的结构(行话叫“棉”),那它的细腻度通常就很好。如果能看到明显的颗粒或者一团团的结构,感觉像豆沙馅里面有没磨碎的豆粒,或者像磨砂玻璃那样,那细腻度就相对差一些了。
▲不是很白,但是细度很好的手镯 图源网络
摸: 上手感觉最重要!好的细腻度,你用手指肚轻轻抚摸或者推一推,会感觉阻力很小,非常顺滑,有种“糯糯”的感觉,仿佛玉能“吸”住你的皮肤一样,这就是常说的“油性”好,而油性的基础就是细腻度。如果摸起来感觉有点“涩”,或者能感觉到细微的颗粒起伏,那细腻度可能就稍逊一筹了。
▲细度、润度都很好的料子 图源网络
细腻度为什么重要呢?4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块和田玉的整体美感、手感和价值。细腻度高的玉,光泽是柔和的、温润的,不刺眼,显得很含蓄、很内敛,有古人说的“温润如玉”的感觉。如果颗粒粗,光泽就容易显得“贼亮”或者发闷,没那么耐看。
图源网络
在和田玉的评价体系里,“细度”或者“细腻度”绝对是核心指标之一。
往往越细腻的料子,油润感越好,看起来越舒服,价值自然也越高。
羊脂玉之所以珍贵,细腻如脂就是它的关键特征。
不过对于新手而言,不用追求 “极致细度”,先从 “无明显颗粒感” 开始。
摸着不糙、看着不透出明显颗粒,就是入门级的好细度,日常佩戴也就够用了。
切记过于听信“钢板料”“过等无结构”反而陷入商家的陷阱中哦。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