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穆棱(88)穆棱九站党支部书记,穆棱县委组织部部长的故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7:21 1

摘要: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中东铁路线上悄悄活跃着一群血性男儿,他们以铁路工人的身份隐蔽在铁路线上,秘密开展抗日斗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曾任九站党支部书记、中共穆棱县委组织部部长安景之的故事。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中东铁路线上悄悄活跃着一群血性男儿,他们以铁路工人的身份隐蔽在铁路线上,秘密开展抗日斗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曾任九站党支部书记、中共穆棱县委组织部部长安景之的故事。

安景之烈士画像

安景之,本名安敬之,1898年出生于山东省新泰县丁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8年他来到绥阳投奔叔叔给人打零工,修建下城子到穆棱煤矿的“穆棱铁路”时,他去做了筑路工人。1927年1月,经人介绍到下城子南站当养路工。1930年,受进步工友影响,他有了投身共产党参加革命的念头。

1932年初,安景之在下城子站团组织的培养下,学到了许多革命道理。这时,他的母亲去世,姐姐、三弟、六弟也相继得传染病无钱医治而死。失去亲人的残酷的现实让安景之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的理想。同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下城子站团小组组长,团支部委员。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安景之经常组织青年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利用各种时机到日本兵营、守备队、宪兵队、警护队、伪村公所及矿区附近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他很快成为穆棱县团组织中的骨干成员。

1933年5月,中共吉东局在穆棱县下城子成立。安景之因工作出色,被吸收为中共党员。7月,他被调到穆棱站工务段当养路工。12月,安景之任中共穆棱县委委员,兼任九站党支部书记,秘密领导铁路工人开展对敌斗争。

1934年2月,因中共穆棱县委工作开展不利,穆棱县委被改组为穆棱县工作委员会,安景之仍任县工委委员兼九站党支部书记。他秘密策动铁路工人消极怠工、暴打日本工头、干扰日军运输。这也引起了日寇的恐慌和反扑,4月中旬,中共吉东局和九站党支部遭到破坏,大批进步工人被捕。安景之不顾个人安危,积极与上级联络,使穆棱县委得以恢复,他被任命为县委组织部长。在此期间,他经常带领县委委员在自家开会,商讨抗日大计,还组建了穆棱区委。

1935年7月,根据吉东特委的指示,安景之到九站重新组建党组织,同时与中东铁路留下来的党员骨干赵采青等一起筹建中东铁路职工部。11月,中东铁路职工部正式成立,加强了党组织对铁路工人对敌斗争的领导力量。

1936年10月,安景之任穆棱党组织抗日分会成员,兼任九站砂子厂党支部书记、抗日小组组长。他通过地下交通员得知,有一支30多人的抗联小分队在九站一带活动,因日军的残酷围剿缺吃少穿,急需补给。安景之连夜召开党支部会议,动员铁路工人捐款,购买火柴、食盐、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并巧妙避开敌人封锁线送到战士们手中。

1938年8月,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叛变,导致中东铁路职工部遭到破坏。此后,安景之与活动在穆棱地区的党员李增岱、高振国、马朝德等人秘密取得联系,在穆棱县委的领导下,与日伪继续开展秘密斗争。

抗战胜利后,在穆棱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推翻穆棱县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了穆棱县民主政府。此时,安景之任穆棱站工会主席、穆棱街区政府区长等职务。他发动群众,协调好地方和铁路的工作,领导广大群众斗争土豪劣绅,开展土地改革,配合部队剿匪,为巩固人民政权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6年5月,安景之辞去地方领导职务,回到他曾战斗并热爱的铁路。当时县委领导根据他的贡献准备给他安排更高的职位,一再挽留他在地方工作,可他却说自己在铁路工作能更好地发挥特长,更多地为党工作。回到铁路后,他相继担任磨刀石工区和伊林工区领工员。为恢复铁路运输,安景之身先士卒,带领工人日夜奋战,抢修此前被日伪军炸毁的铁路桥梁,提前20多天完成任务。

1949年10月,安景之主动请求到长汀工区任领工员,带领工人抢修日军撤退前炸毁的铁路桥梁,他不顾年高多病,经常几周不回家。他说:“我们是新中国的主人,要修好铁路,管好铁路。”

1958年1月,安景之在海林退休。退休后,他积极参加教育下一代青年职工活动,给职工讲抗日故事,传播红色基因,关心铁路下一代成长,为铁路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半生心血。

声明:本章取材选自《穆棱县志》《红色穆棱》读本,一并诚谢!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