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夫人被造谣成男人?马克龙跨国打官司,怒告美国网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1:57 1

摘要:生活里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感到荒谬,比如排了很久的队,却发现前面的人在插队大声嚷嚷,你心里明明火冒三丈,却又被对方一句“我有自由”堵得哑口无言。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昕昕

生活里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感到荒谬,比如排了很久的队,却发现前面的人在插队大声嚷嚷,你心里明明火冒三丈,却又被对方一句“我有自由”堵得哑口无言。

荒唐却真实存在。

放大到世界舞台,如今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妻子布丽吉特的遭遇,就是这种荒诞的放大版——为了证明妻子的性别,不惜跨国打官司!

这听起来像段子,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一切的起因源于2021年法国网络上的捕风捉影,几句毫无根据的谣言,被美国网红坎迪斯·欧文斯抓住,硬生生炒成了国际话题。

你能想象吗?一个72岁的女性,得为自己是女人这件事去拿怀孕照、请专家作证,站到法庭上逐条反驳“阴谋论”,这不是笑话,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欧文斯为什么敢?因为她算准了美国的“言论自由”底线:公众人物要打赢诽谤官司,难度极高。于是她毫无顾忌地编造、调侃、贩卖,把谣言包装成播客,把恶意变成商品,甚至推出印着“让·米歇尔”的周边来收割流量。

她靠谎言赚钱,靠恶毒取悦粉丝。她知道这种“生意”在流量至上的平台里,总有人买账。

最让人心疼的是布丽吉特,一个72岁的老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和家人享受生活,却要一次次面对媒体镜头,把自己最私密的经历拿出来“公开证明”。

如果是你家里的母亲、祖母,被迫翻出几十年前的私人照片,被全世界审视,那是一种怎样的羞辱?她出庭前偷偷抹眼泪的画面,比任何法律文件都更让人揪心。

我常常想这到底是个案,还是一种病态?答案显然是后者,为了流量,有人拿别人的隐私开刀,有人把谎言当噱头,有人把人身攻击包装成“玩笑”。

而平台呢?装聋作哑,十万次举报,他们可以一句“公众人物讨论”搪塞过去,因为欧文斯的四百万粉丝,代表着广告收入和商业利益。

算法在推波助澜,平台在假装中立,其实都在为谣言添柴加火。

所以马克龙夫妇跨国打官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性别”这么简单,他们是在为一种文明底线抗争——不允许谣言肆虐到这种程度,不允许网络空间被流量绑架。

哪怕这场官司很难赢,哪怕证据再充足,美国法律的门槛依旧高企,他们依然要较真,因为如果不较真,今天是总统夫人,明天可能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

这件事让我想到生活中无数个类似的场景:朋友圈里一条虚假的消息转发上百次,某个视频里一句断章取义被无限传播。

我们常常一笑了之,觉得无关紧要,可真相是,谣言不只是“说说而已”,它会伤人、毁人,甚至逼得一个七旬老人不得不站上法庭。

网络的清朗从来不会凭空而来,它需要我们每个人较真,不随意传播、不轻易相信;需要法律真正撑腰,不让“言论自由”沦为恶意的庇护所;需要平台担责,不再把流量当唯一的价值。

一场闹剧撕开了网络时代最残酷的现实:流量可以让人疯狂,也可以让人受伤。

马克龙夫妇的官司,也许赢不了全部法律意义上的胜利,但至少他们让全世界看到了这种荒唐,荒唐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习以为常。

愿这场“为妻子证明性别”的荒诞故事,成为一次警钟,提醒我们:不要再让谣言变现,不要再让恶意有恃无恐,不要等到受害者变成自己,才开始后悔。

来源:昕昕科普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