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强势崛起,月活破 1.57 亿反超对手,多模态能力成关键优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10:57 1

摘要:当国内AI赛道从发布会的喧嚣宣传转向用户手机里的真实留存时,一场关乎“谁是第一”争论,悄然发生了。

当国内AI赛道从发布会的喧嚣宣传转向用户手机里的真实留存时,一场关乎“谁是第一”争论,悄然发生了。

2025年8月,市场研究机构QuestMobile甩出了一份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抖音集团旗下的AI应用“豆包”,月活跃用户规模(MAU)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7亿。

凭借这个数字,它一举将此前长期占据榜首的DeepSeek拉下马,成功登顶中国原生AI应用榜。

图源:QuestMobile

豆包并非一开始就一飞冲天。

2023 年 8 月刚推出时,豆包的月活用户不足10万。但它却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月活就突破了1000万大关。

与DeepSeek专注的专业化路线不同,豆包从诞生之初就选择了“生活化和娱乐化”的道路,致力于降低AI的使用门槛。

它能进行语音对话、能创作图片,这些功能的应用场景更丰富,也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正是这种定位上的差异,使得豆包能够吸引的不仅仅是程序员、研究者或者内容创作者,而是更广泛的普通大众。

再来看豆包多模态的核心能力,所谓多模态,就是能同时处理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信息。

对此,有人认为这种“样样通”的策略,最终可能导致“样样松”。

一个模型涉足的领域太多,固然能覆盖更多使用场景,但也可能使其在任何一个单一领域的专业性和深度上,都比不过那些专攻一处的垂直模型。

但用户的真实需求,往往不是单一的。

比如,一个电商小老板,可能需要根据一张商品图快速生成一段吸引人的营销文案。一个普通用户,可能想用几句语音描述,就创作出一幅自己想象中的画。

这些在过去需要多个软件、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在豆包这里就被无缝衔接了。

并且,豆包的能力也绝对不弱。

在9月11日晚,字节跳动发布了豆包图像创作模型Seedream 4.0,仅仅两天后,这个模型就在国际权威评测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的“文生图”和“图像编辑”两大全球榜单上,超越了谷歌的产品,双双拿下第一。

这种强大的场景化能力,能够使其能够完美融入抖音自身的电商、内容生态。

那技术的普及,会不会催生更多的行业乱象呢?

比如有卖家利用AI生成以假乱真的商品图来欺骗消费者,导致严重的“货不对板”。还有买家反向操作,用AI生成商品破损的假图,去骗取平台的“仅退款”。

这个问题必须正视,但它的根源在于“谁在用”和“如何用”。AI终究只是一个工具,它的价值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正如抖音创始人张一鸣所说,对事情的认知是最关键的。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AI作为“降本增效利器”的巨大威力。

去年4月,刘强东的AI数字人“采销东哥”亮相京东直播间,首秀不到一小时,观看量就突破2000万,整场带货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

今年6月,罗永浩的数字人也在百度电商直播首秀,吸引了超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

这些案例就证明了,对于懂得如何善用AI的商家而言,它就是打开新销路、实现弯道超车的强大工具。

另一方面,针对AI滥用问题,平台也并未坐视不管。

今年3月,淘宝率先出手整顿AI假图乱象。9月初,抖音电商也公布了一批利用AI违规的案例,并对相关商家和达人进行了严厉处罚。

其实,AI的普及,更像一个高效的“筛选器”,它在赋能那些遵守规则、拥抱创新的商家的同时,也正在加速淘汰那些试图钻空子、破坏规则的投机者。

来源:小芳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