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黔南州荔波县公安局以“八大警务”为主线,结合旅游城市特点,深耕法治警务、服务警务,传承发扬黔南公安“坚守初心、与民同心、尽职尽责、团结一心”的价值追求,让平安成为最美风景。
黔南州荔波县公安局以“八大警务”为主线,结合旅游城市特点,深耕法治警务、服务警务,传承发扬黔南公安“坚守初心、与民同心、尽职尽责、团结一心”的价值追求,让平安成为最美风景。
今年5月,荔波县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这是荔波公安第二次获此殊荣。荔波公安部门用实际行动诠释:法治,是守护“绿宝石”最坚实的铠甲。
法治筑基 打造过硬公安铁军
“执法规范化不是紧箍咒,而是守护平安的护城河。”荔波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覃洪蒙说。近年来,荔波县公安局建立了“4×4”执法规范体系,将执法质量工作列为每周例会“第二议题”,持续开展最佳最差案件评比,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纪问题发生,34件典型案例成为区域执法的“教科书”。该局党委班子成员和中层领导干部70余人带头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线学法考试合格率达100%,一线执法民警具有基本级以上执法资格100%。
同时,积极打造柔性式、说理式、民俗式、联动式“四块个性化执法样板”,5年来执法过错、行政败诉、无罪判决案件及国家赔偿案件保持“零发生”,执法质量考评连续保持优秀。推行“忠诚卫士、担当干部、奉献之星、团结所队、奋进之秀”评选活动,挖掘出“法制质检员潘忠勇”“爱民片警罗含学”等身边典型,使全部警员学有榜样、做有标杆。
从关键少数到全警动能,荔波县公安部门切实打造出了过硬的公安铁军。
科技赋能 智慧平台实现秒感响应
2024年春节,荔波小七孔景区单日游客量突破8万人次。上午10点,TPA旅游警务智慧平台突然发出预警:卧龙潭景点人流密度高。荔波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立即调度附近两组网格警力对人流开展疏导,并通过景区广播引导游客分流。10分钟后,人流恢复正常。这场未堵先疏的实战,是科技赋能荔波县公安部门执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荔波县公安部门配备了2800多个天网探头、6000余个平安黔哨和自主研发灯杆定位报警系统等,通过融通全县800余家旅店业信息,以及高铁、机场、客运和景区票务系统数据与智慧交通核心数据,创建出“荔波县旅游警务智能管控平台”,提前分析研判客流、车流、物流等,形成事前感知、科学布警的旅游警务新模式。
全面加强对新一代警综平台、移动警务应用体系、“贵警110”“贵警智脑”等最新应用成果的学习培训,实时掌握基层一线警力执勤、现场警情状况,运用大模型对各类涉旅警情进行AI研判,提供处警方案支撑和质效分析,用科技赋能旅游警务实战。建立无人警航机战队,增添智能机器狗、平衡车等设备,实现7×24小时警务咨询等智能化互动。在全省率先制定《旅游警务工作指引》,完善旅游警察队伍职能,打造旅游警务“一部、十一组、一表、一图、五机制”作战模式,以优良装备和制度体系有力支撑执法工作。
服务升级 护航景区安全发展
“太感谢你们了,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帮我把手机找回来。”今年“五一”期间,在荔波县小七孔景区鸳鸯湖,广东籍游客李女士握着“旅游警察女子中队”队员的手连声道谢。
由30名女警组成的“旅游警察女子中队”,是荔波县公安局护航游客的一张“柔性名片”。“遇到高峰期时,我们早上6:30就起床赶往岗点,成为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服务站。”荔波县公安局樟江景区治安派出所“旅游警察女子中队”中队长梁佳瑶说。
据了解,为应对旅游热度攀升带来的车流、人流激增等治安压力,“旅游警察女子中队”创新柔性执法模式:设立旅游警务站,为旅客提供便民服务,调解涉旅纠纷时主动兼顾法理与情理。近3年来,帮助游客寻人200余次、寻物1000余件,协助紧急救助100多起,涉旅投诉同比下降28.7%,景区连续3年获评“全国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荔波县公安局立足县情实际,除了打造“旅游警察女子中队”,还有“包村警长”守护基层、“伙计警察”友情服务等暖心场景。该局自推行“包村警长”警务机制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40余起,协助办理各类案件200余起,有效维护了全县农村地区的治安稳定。2024年,该县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3.5%。
此外,还结合工作职能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开展“进社区走企业”大走访活动,以“伙计”般的亲和力接处警、调处纠纷、为客商办实事。如今,“伙计警察”服务已深入人心,成为荔波公安的代名词。
荔波县公安局通过“旅游警察女子中队”“包村警长”“伙计警察”三项机制,将安全防范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使荔波的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光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泰铭
编辑 高荣华
二审 虞思滔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