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与喝酒大有关联?调查21663名饮酒者,终于有了答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12:33 1

摘要:这项研究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跨度长达12年,覆盖10个省市,样本量之大、随访时间之长,足以让很多“道听途说”的喝酒经验见光死。调查显示,每周饮酒超过210克纯酒精的人,死亡风险上升明显,尤其是心血管、肝脏和某些癌症相关的死亡率。

人到中年,聚会桌上那句“少喝点,身体重要”,往往换来一句“喝点没事,活得开心最重要”。可开心归开心,身体这本账,终究不是靠一句“没事”就能抹平的。

最近一项对21663名饮酒者的跟踪研究,给了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喝不喝酒,喝多少,怎么喝,真的和寿命有关系。

这项研究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跨度长达12年,覆盖10个省市,样本量之大、随访时间之长,足以让很多“道听途说”的喝酒经验见光死。调查显示,每周饮酒超过210克纯酒精的人,死亡风险上升明显,尤其是心血管、肝脏和某些癌症相关的死亡率。

很多人喝酒是从“每天一点点”开始的,后来变成“聚会必喝”,再后来……是“戒不下来了”。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对酒精的伤害机制几乎一无所知。它不是猛然一刀,而是一点点,把你的身体从内部掏空。

先说个最直观的——代谢系统。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路径,主要靠肝脏来完成,乙醇被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

听起来很顺理成章,乙醛是个明确的致癌物,对细胞DNA有极强的破坏力。如果你是东亚人群中那一半缺乏乙醛脱氢酶的人,代谢更慢,脸一红,伤害更大。

再往深处说,心血管系统也受牵连。很多人以为“红酒可以软化血管”,这句老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低剂量(女性每天不超过15克纯酒精,男性不超过25克)的酒精,的确可能短期内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但一旦超过这个量,血压升高、心肌损伤、心律失常这些问题就会接踵而至。长期饮酒的人,心脏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这不是“心宽体胖”,是“心肌病”的前奏。

很多人会说:“我爷爷天天喝白酒,活到90。”确实有这种个例,但你不能拿中彩票的概率当生活方式的依据。21663人的数据告诉我们,平均来看,长期重度饮酒者的寿命要比不喝酒的人短6-10年。更扎心的一点是:喝酒带来的不是突然的崩盘,而是一种默默进行的“慢性自毁”。

有个病人,老王,52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每天晚饭来两两白酒,喝了十多年。某天胸口发闷、恶心,以为是胃不舒服,结果查出来是“酒精性心肌病+早期肝硬化”。

他很委屈:“我也没酗酒啊,就饭后一口。”但医学上,这种“习惯性饮酒”本身就构成慢性损伤的土壤。每天30克以上酒精摄入,持续5年以上,就足以让肝细胞开始变性坏死

酒精的影响不仅限于身体,还有精神层面。长期饮酒者中,抑郁、焦虑、认知下降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

酒精会干扰神经递质的平衡,让人短暂兴奋后陷入更深的低落。有研究指出,每周饮酒天数超过4天的人,认知老化速度比同龄人快30%。一句话总结就是:喝酒让你“高兴一时”,但让你的大脑“提前退休”。

那是不是一点酒都不能沾?这就要分人分情况说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能不喝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实在有应酬,控制量是关键。

标准饮酒量计算起来并不难:1瓶啤酒(500ml)大约含20克纯酒精,一两白酒相当于25克,一杯红酒(150ml)约15克。别再拿“我能喝”当资本,肝脏没有“能不能”,只有“撑不撑得住”

还有一种误区是“我只喝红酒,健康”。但红酒的“抗氧化成分”——白藜芦醇,在真正饮用量下的摄入量极低,不足以产生保健效果。你得喝上十几瓶,才达到实验室里的有效剂量。而在这个过程中,酒精早就把你身体搞垮了

说到底,喝酒不是一件“无害的小事”,更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成瘾性、损伤性、社交掩饰性的行为。医学上从未推荐过“适量饮酒”,只能“尽量不喝”。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一种酒精摄入量是“安全”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流行“低度酒”“无醇啤酒”,以为这是“健康替代”。但要提醒一句:低度≠低害。即使是低度果酒,只要含乙醇,就可能产生依赖性。而“无醇”饮品中,有些依然含有微量酒精,对于孕妇、青少年、肝病患者尤其不友好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喝酒,那就从“减少频率”开始。别再每天都喝,改为每周最多1-2次;每次别超过一瓶啤酒或半两白酒。最重要的是,别空腹喝酒,别和药一起喝,别把酒当助眠药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点:家庭氛围对饮酒行为有巨大影响。如果你家饭桌上总是酒瓶林立,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成为“社交型酒徒”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研究显示,父母饮酒频繁的家庭,下一代将来饮酒的风险上升2倍以上。

也许你会说,人生已经够苦了,喝点酒怎么了?但我要告诉你,酒不是解药,它只是让你暂时忘了疼,最后连命也忘了护。你可以不戒酒,但请你认真对待它。

那些一个人默默喝酒的人,我见过太多,不是失眠就是心事重,酒精不是朋友,它从不安慰,只会放大你身体的痛。

那21663人的调查最后结论是什么?一句话概括:喝酒越多,死得越早;不喝酒,也别觉得自己稳了,关键是身体好不好。但至少,不喝酒,让你少了一种“主动折寿”的方式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2]王丽敏.成年人饮酒行为与慢性病死亡风险关系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29-234.

[3]李瑞华.酒精摄入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6):455-459.

来源:老张健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