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水循环正日趋紊乱和极端,干旱与洪涝频发,冰川加速消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09:22 1

摘要:9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4年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发出严峻警告:全球水循环正日趋紊乱,极端水文事件在洪灾与干旱之间频繁切换,对生态系统、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9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4年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发出严峻警告:全球水循环正日趋紊乱,极端水文事件在洪灾与干旱之间频繁切换,对生态系统、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报告显示,与1991年至2020年的长期平均水平相比,2024年全球仅有约三分之一的河流集水区水流量处于正常范围。这一水资源严重失衡的局面已持续六年之久,凸显出气候变化对地球水循环系统的深远影响。

报告指出,2024年是连续第三年全球所有主要冰川区域均出现广泛冰量损失。全年冰川融化总量高达4500亿吨,相当于足以在一年内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2毫米。这一数字令人震惊,意味着沿海低洼地区数亿居民正面临日益加剧的洪水、风暴潮和长期淹没风险。科学家警告,若不采取有效减排措施,冰川持续退缩将对全球淡水资源供应、海平面稳定和气候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

在区域层面,水文状况呈现极端分化。南美洲遭遇严重干旱,亚马孙盆地及周边地区降水显著偏少,导致河流水位降至历史低位,森林生态系统承压,农业与能源生产受到冲击。南部非洲同样面临干旱威胁,水资源短缺加剧了粮食危机和人道主义挑战。

与此同时,非洲中部、西部和东部,以及亚洲部分地区和中欧,湿度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强降雨频发,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这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极端格局,不仅破坏基础设施,还威胁公共卫生,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世界气象组织强调,水循环的紊乱是全球变暖的直接体现。气温升高加剧了蒸发过程,改变了降水模式,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和剧烈。报告呼吁各国加强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投资气候适应型基础设施,并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以减缓气候变化对水系统的冲击。

联合国秘书长在回应报告时表示:“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气候危机的前线。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保护这一宝贵资源,确保所有人享有安全、可持续的用水权利。”随着厄尔尼诺等气候现象的影响逐渐显现,国际社会亟需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水危机。

来源:行知探索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