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都有哪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4 16:53 1

摘要:“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千古浩叹,让古蜀道的艰难险阻穿越千年,回响在世人耳畔。古蜀道,绝非单指某一条道路,而是一个庞大复杂、内涵丰富的交通体系,是古代连接四川盆地与外界的交通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千古浩叹,让古蜀道的艰难险阻穿越千年,回响在世人耳畔。古蜀道,绝非单指某一条道路,而是一个庞大复杂、内涵丰富的交通体系,是古代连接四川盆地与外界的交通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蜀道,是指秦汉至明清时期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穿越秦岭和大巴山的一系列川陕道路,跨陕西、四川、重庆、甘肃四省(市),拥有超过2300年的历史。传统意义上的蜀道是指周秦汉唐时期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翻越秦岭、大巴山,经过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古道交通网络。

蜀道号称“北五南三”,许多地段蜿蜒于秦巴山地的河谷险峡之中,需伐木架栈行走,故蜀道在诗人笔下又称“栈道”。其中,蜀道秦岭段主要有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唐宋改道后在明清时期又称“连云栈道”)、傥骆道(又称骆谷道)、子午道与阴平道。经汉中盆地大巴山的古道主要是金牛道、米仓道与荔枝道。荔枝道与杨贵妃喜食新鲜合江荔枝而建起的运输驿道有关。

古蜀道北段

古蜀道主要分为北段的秦岭通道和南段的巴山通道。秦岭通道连接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重要道路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 。

子午道得名于其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南行的起始路段呈正南北向 。秦二世三年,汉高祖刘邦在 “鸿门宴” 后,被迫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走的便是子午道 。

傥骆道因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西骆峪而得名 。曹魏正始五年,曹爽率兵伐蜀,就曾从骆谷入 。

褒斜道循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连接长安与陕南、四川 。范雎担任秦国宰相后,创修褒斜栈道,此后它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陈仓道又称故道、嘉陵道,因韩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的典故而闻名天下 。它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谷道至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两当、徽县至略阳,可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宁强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川 。

古蜀道南段

巴山通道则是从汉中盆地翻越巴山进入四川盆地的道路,主要包括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 。

金牛道是诸条古道中最长的,其名称源于 “石牛粪金、五丁开道” 的传奇故事 。据《华阳国志》记载,秦惠文王诈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粪金,蜀王中计,派人在大、小剑山和五丁峡一带劈山开路,迎接石牛,由此诞生了金牛道 。从汉中勉县到成都,金牛道全长 600 余公里,长期以来都是出川入蜀的必经之路 。

翠云廊就位于金牛道的关键地段剑门蜀道上,这里翠柏夹道,绿荫蔽日,自秦以来,历代不断种植古柏,形成了长达三百里的绿色生态走廊 。

米仓道地处汉中盆地与巴蜀大地之间的大巴山脉,翻越米仓山,连接陕西汉中与蜀地 。其始创于秦朝末年,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两地的重要通道 。

上图为米仓道的韩渠,因韩信而得名。

荔枝道的由来与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有关 。荔枝道是蜀道七条道上其中名气最大的一条驿道。 《旧唐书》 《新唐书》和有关史料上记载: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为了满足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喜食荔枝的需要,吃上新鲜甜美的荔枝,颁旨下令从四川涪州(现重庆涪陵)置专驿传送,修建了一条专供运输荔枝的官(驿)道直通京都长安。换人换马不换物,接力快速传送,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被称作“荔枝道”,全长1000多公里。从产地分布和交通线路来看,参与四川荔枝传驿的道路其二为米仓道。是由秦入蜀的一条古道,因米仓山而得名,起始经行时间约在汉代,甚至更早,唐宋时期一度十分兴盛。宋代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将其命名为荔枝道 。

历经岁月沧桑,古蜀道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 。1949 年后,新中国政府对川陕公路进行多次改造、维护,并于 2002 - 2004 年修建了成都至绵阳、绵阳至广元、广元至汉中、汉中到西安的高速公路,极大地改变了古蜀道的交通状况 。幸运的是,大部分高速公路并未在原来古蜀道的基础上改建,而是另辟新途,使得部分古蜀道得以保留,为后人研究和观赏提供了宝贵资源 。如今,古蜀道的申遗工作稳步推进,2007 年启动相关工作后,2012 年金牛道广元段入选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 年荔枝道和米仓道被纳入蜀道申遗范围 。在保护古蜀道的同时,合理开发其旅游价值也成为趋势 。

剑门关、翠云廊、明月峡等古蜀道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历史遗迹,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勇气 。

来源:周山图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