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趁同事还没发现,赶紧学会这5招!偷偷变聪明卷死他们!亲测有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9:34 1

摘要:如今,大家长时间陷在手机里,短视频、手机游戏不仅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更挤占了我们的大脑。研究显示,持续信息过载会减少大脑海马体突触连接、降低神经递质分泌,导致记忆提取错误率上升。

家 人 要 知 道

到处找手机,一低头发现手机就在手里!

看书时一句话读3遍还没读明白意思!

工作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东张西望!

这是不是你的现状呢?

如今,大家长时间陷在手机里,短视频、手机游戏不仅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更挤占了我们的大脑。研究显示,持续信息过载会减少大脑海马体突触连接、降低神经递质分泌,导致记忆提取错误率上升。

不过别担心,虽然大脑长大后确实不会再有显著物理跃迁,但大脑的神经元可塑性非常高,生活中做这些小事就能帮我们重新“长长脑子”。

1吃鱼补脑

鱼和其他食物最大的区别是鱼富含Omega-3 ,这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无法自行合成,需从食物摄取,且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的功能。这也印证了“多吃鱼有益”的说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每周吃鱼2次为佳,大约300~500克。

2运动健脑

运动既能强身,也能 “健脑”——让负责记忆的关键脑区(海马体)变大。

海马体是大脑中掌管学习、记忆的核心区域,它的萎缩与记忆力下降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运动能让它 “逆生长”,意味着可能有助于保护记忆、延缓认知衰退、降低痴呆风险。

以下是被证实“健脑”效果最好的4类运动——

■ 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

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左右,如果你判断不出来,可以用一个小方法来大概衡量——“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

■ 高强度间歇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是指短时间、持续高强度运动和短时间静息/低强度运动交替组成的一种体育锻炼方式。这类运动更建议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进行,需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 认知-运动结合的技巧性运动

这类运动指的是那种需要“身体动作+大脑思考”同时参与的运动,它比重复熟悉动作更能刺激大脑,尤其适合平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经常一片空白”的朋友。比如球类运动、舞蹈,还有时下非常流行的攀岩。

■ 力量训练(抗阻训练)

比如深蹲、平板支撑、俯卧撑、使用健身器械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突击运动”,大脑的神经保护、海马体的体积维持都是“长期效应”。

如果你感觉从“不动”到“动起来”的这个过程非常难,也可以先从工作间隙散散步、下班后提前一站地铁下车走回家或者骑车子回家这种比较容易的小事开始。

3早睡养脑

早睡、不熬夜,对大脑有充分的养护作用,一个好的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大脑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尤其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海马体产生特殊脑电波,这被认为是记忆巩固的黄金时间窗口。此时大脑会像“回放电影”一样,重新激活并整理白天的经历,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但熬夜缺觉会让海马体神经元持续高频率放电,打乱记忆整理,就算熬夜后补觉也补不回对记忆力的影响。

4阅读强脑

如果发现自己已经“丧失”深度阅读技能,可以从简单日常练起。比如听熟悉的歌回忆下一句歌词;用路边车牌或广告牌造长句;完整看完一篇文章要再用自己的话总结,不要中途跳出。

总之,就是让大脑始终处在“需要稍微用力思考”的状态,而非单纯的“躺平接受信息”。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3

来源:北方名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