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把林生斌再婚生女的照片,和他当年在灵堂痛哭的视频剪在一起,弹幕全是“原来眼泪也能演”。
“最惨丈夫”人设翻车那天,微博热搜爆了。
有人把林生斌再婚生女的照片,和他当年在灵堂痛哭的视频剪在一起,弹幕全是“原来眼泪也能演”。
当年那场火,烧掉的不止是朱小贞和三个孩子。
它把“完美受害者”四个字,也烧出了裂缝。
裂缝里掉出来的,是林生斌2018年就和小乐十指相扣的街拍,是潼臻一生还没注册,小乐就穿着样衣拍照的社交动态,是悉尼富人区网友偶遇的“豪车+豪宅+新娃”套餐。
网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走不出来”的,只有屏幕前的自己。
更扎心的是朱妈妈那句“我劝过她离婚”。
家暴、隐忍、为了孩子——老套到像电视剧,却真实发生在杭州那套300平的房子里。
火没烧到的角落,拳头早就砸过了。
赔偿金1.2亿到账后,岳父母没收到一分钱。
朱舅舅一句“捐出全部遗产”,把体面撕得粉碎:原来有人靠悲剧上市,有人连墓碑前的花都要自己买。
刘信达甩出的飞行记录像最后一根稻草。
案发当天林生斌根本没出差,那通“我在广州”的电话,成了薛定谔的谎言。
网友开始倒带:灵堂演讲时他喊的“老婆孩子在天堂”,到底是哭,还是彩排?
最魔幻的是,有人扒出莫焕晶庭审时那句“他(林)说会帮我还赌债”。
真假未定,但足够让阴谋论疯长。
毕竟比起“保姆突然发疯”,“丈夫+保姆合谋”的剧本,更符合互联网对狗血的需求。
现在回头看,林生斌的翻车几乎是必然。
他太懂网友想看什么:深夜微博写诗,把妻女名字纹满后背,直播时突然对着空气说“你们听到了吗”。
这套“悲伤营销”在2017年无往不利,但在2021年,网友已经学会了用放大镜看眼泪。
朱小贞的邻居说,火灾前一个月,总能听见她家孩子练琴的声音。
现在那架钢琴烧成空壳,却在网上被标价“林生斌同款纪念琴”。
生意做到这份上,连灰烬都不放过。
有人骂林生斌“吃人血馒头”,其实更该警惕的是:我们怎么总需要“完美受害者”?
朱小贞必须温柔隐忍,林生斌必须痛不欲生,只要剧本偏离一厘米,网友就觉得自己被背叛。
可真实的人性,本来就是塌方现场。
最惨的从来不是人设崩塌。
是三个孩子留在相册里的笑脸,被P成“天使在天堂”的九宫格,配文“爸爸想你们了”。
而真正的思念,大概早在赔偿金到账那天,就停止了燃烧。
来源:墨羽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