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Phone 17首发日:现场有人加价收手机,有人凌晨就过来排队,专家:爆火背后是苹果的精准“阳谋”!
iPhone 17首发日:现场有人加价收手机,有人凌晨就过来排队,专家:爆火背后是苹果的精准“阳谋”!
9月19号的北京三里屯,天还没亮透,空气里就飘着一股兴奋又焦灼的味道。
这股味道的源头,直指苹果那家标志性的玻璃门店。
从门口蜿蜒出去的人龙,长得几乎看不到头,里面裹着羽绒服的、揣着充电宝的,都是一脸倦容,但眼睛里放着光。
他们等的不是别的,正是今天全球同步开售的iPhone 17。
一部手机而已,至于吗?
可当你看到一个黄牛大哥,从人群中挤出来,手里攥着一沓刚点完的钞票,对另一个刚从店里出来的年轻人说“兄弟,谢了啊”,你就明白,这事儿不简单。
这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电子产品发售会。
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阳谋”,一场属于全民的、关于欲望和身份的狂欢。
一机难求的“宇宙橙”,与黄牛的“商业经”
队伍里有个小伙子,叫阿伟,凌晨三点就拉着马扎过来了。
他不是给自己买的。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那台最顶配的iPhone 17 Pro Max,而且必须是“宇宙橙”配色。
他说,抢到一台,转手就能赚一千五。
“比上一个礼拜班强多了。”
阿伟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但语气里全是笃定。
店门一开,人群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进去。
混乱中,真正抢到手机的幸运儿没几个。
更多的人,是在门口被一群人围住。
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黄牛”。
他们嗓门洪亮,目标精准。
“Pro Max!Pro Max有没有出的?”
“宇宙橙加一千五,现钱!”
“其他颜色也收,现场结账!”
现场的交易,简单粗暴得就像菜市场买白菜。
一部刚刚用官方价买到手的,还带着包装热乎气的手机,转眼就成了加价商品。
很多真正想自用的消费者,在官网抢崩了之后,只能无奈地走向黄牛,接受这“市场价”。
有个女生,看起来刚工作不久,犹豫了半天,还是多花了一千块,从黄牛手里买了一台新机。
她说,没办法,旧手机已经卡得不行了,而且同事们都预定了,不想掉队。
“就当是……为潮流买单了呗。”
她笑得有点勉强。
你看,苹果甚至不需要自己出面,黄牛们就自发地为它的产品制造了稀缺性和金融属性。
每一笔加价交易,都在为iPhone 17的火爆添柴加火。
排队的人,到底在为什么狂热?
这场狂欢里,有三种人,演着三种不同的戏码。
第一种,是真正的“信徒”,也就是骨灰级果粉。
队伍最前面有个大哥,从iPhone 4开始,每一代首发他都没落下过。
对他来说,第一时间拿到新机,是一种仪式感。
他会把开箱过程拍成视频,发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享受朋友们的点赞和羡慕。
手机的性能、A19 Pro芯片有多快、ProRes RAW有多专业,这些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那种“我又一次走在了最前面”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让他觉得通宵排队的疲惫,都是值得的。
第二种,是“被裹挟的普通人”。
他们可能并不懂什么叫ProMotion,也不在乎动态岛是不是又小了一点。
他们买iPhone 17的理由,可能非常简单。
“我周围的人都用苹果。”
“换个手机,社交方便一点。”
“国产的也好,但总觉得差点意思。”
当一个产品,深度绑定了你的社交圈、工作流,甚至是一种“不出错”的体面选择时,你就很难拒绝它。
哪怕它的价格不菲,哪怕你需要为此付出额外的等待和金钱。
你买的不是手机,而是一张进入某个圈子的“门票”。
有位科技博主就在现场做直播。
他没有去排队,只是在旁边冷静地分析。
他说,看看苹果的刀法有多精准。
标准版iPhone 17,性能升级,价格不变,守住基本盘。
全新的iPhone Air,用超薄设计和eSIM卡,去撬动那些追求极致和新潮的用户。
而Pro系列,永远是供货最少、配色最骚、话题最足的。
尤其是那个“宇宙橙”,明显就是为了引爆市场、喂饱黄牛而生的“流量密码”。
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苹果太懂人性了。
它知道你想要什么,更知道如何让你觉得自己“需要”它。
这就是阳谋。
牌就摆在桌面上,告诉你我要限量,我要造新配色,我要让你抢。
但你还是会心甘情愿地走进去,参与这场盛大的“饥饿游戏”。
说到底,一部手机的发售,能搅动这么大的风浪,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苹果公司的强大。
它也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欲望、焦虑和身份认同。
有人在这里看到了商机,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也有人在这里感到了无奈。
这片喧嚣散去后,生活还要继续。
手机终究只是个工具。
而真正定义你的,永远不是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所以,你觉得花一万多块抢个首发,到底值不值?
或者说,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排队,加价,还慢慢等下一批?
来源:丁妈妈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