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领不到养老金?原央行这话点醒人:年轻人不交社保不是任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21:51 1

摘要:前几天跟刚工作的表妹聊天,她翻着工资条叹气:“每个月工资才7000,社保就扣走800多,房租、吃饭一刨,根本存不下钱。网上还说10年后养老金要耗尽,这钱交了不是打水漂吗?”最近不少年轻人都有这顾虑,加上“养老金将耗尽”的传言满天飞,更不想交社保了。而中国人民银

前几天跟刚工作的表妹聊天,她翻着工资条叹气:“每个月工资才7000,社保就扣走800多,房租、吃饭一刨,根本存不下钱。网上还说10年后养老金要耗尽,这钱交了不是打水漂吗?”最近不少年轻人都有这顾虑,加上“养老金将耗尽”的传言满天飞,更不想交社保了。而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最近说的“不愿缴纳社保不是年轻人的问题”,直接戳中了大家的痛点。今天咱就从年轻人的真实日子说起,聊聊养老金到底会不会“没了”,年轻人的社保焦虑该咋解。

别一上来就说年轻人“没远见”“不愿交社保”,先看看他们的生活有多难。我表妹在深圳做设计,租的单间每月2800,每天通勤费20,吃饭最少50,光这些固定开支就占了工资一半。她跟我说:“不是我不想交社保,是现在连下个月能不能凑够房租都得算着来,哪有底气考虑几十年后的养老金?”

这不是个例。我认识的一个外卖小哥,每月收入差不多8000,但要养老家的父母,还要还自己的助学贷款,他直接跟站点说“别给我交社保了,把钱折成现金发”——不是不懂社保的好,是当下的压力实在扛不住。还有些在私企上班的年轻人,公司要么按最低基数交社保,要么干脆不给交,他们想交都没机会,只能看着别人的社保年限一年年涨,自己却没底气。

原央行行长说“不愿缴纳社保不是年轻人的问题”,正是说到了根上:年轻人不是“自私”,是“眼前的苟且”压得他们没法顾“长远的诗和远方”。就像我邻居家的儿子,在上海做新媒体,为了多攒点钱买房,连奶茶都舍不得喝,你让他再多交几百社保,他是真的力不从心。

再说说大家最怕的“养老金没了”的传言。网上总有人说“按现在的花法,养老金10年就空了”,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没提国家一直在想办法“填”养老金池子。

咱看真实情况:202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还有4.8万亿元,而且每年国家财政都会补贴养老金,光2023年中央财政就补了1万多亿。更重要的是,国家还在做“加法”——比如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前有的省份养老金够花,有的不够,现在全国统一调配,能匀着用;还有发展个人养老金,鼓励大家在社保之外多存一笔,以后退休能多领一份。

我爸妈就是普通退休工人,现在每月能领3500多养老金,比刚退休时涨了快1200。我妈总说:“每年都涨钱,哪像要耗尽的样子?要是真没了,国家能不管我们这些老人吗?”其实10年前也有人说“养老金撑不过10年”,结果呢?不仅没耗尽,还实现了“19连涨”。现在国家又在推进延迟退休、让灵活就业人员更容易交社保,这些都是在给养老金“添砖加瓦”,不是坐吃山空。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家里的存款,你每月花5000,但爸妈每月还会补贴3000,你自己也在努力赚钱,怎么会轻易花光?养老金也是这个理,国家、企业、个人都在往里添钱,还有各种制度保障,哪能说耗尽就耗尽?

社保不是“白交”,是给未来留的“后路”

很多年轻人觉得“社保交了没用”,其实是没算明白这笔账。社保不只是养老金,还有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平时感冒发烧去医院,医保能报销一半多;要是被公司裁员了,失业金能帮你撑到找新工作;万一工作时受伤,工伤保险能兜底。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我同事去年急性肠胃炎住院,花了6000多,医保报销后自己只掏了1500。他说:“以前觉得医保没用,直到住院才知道,要是没交社保,这6000多我得省好几个月。”还有我表哥,前年工厂倒闭,靠失业保险金每月领1900,加上打零工,撑到了找到新工作。他说:“要是没交社保,失业那几个月我真得跟爸妈要钱,太丢人了。”

再说说养老金,现在交的钱看似“看不见回报”,但老了之后就是稳定的收入。我爷爷没交过社保,现在80多了,只能靠我爸和叔叔们轮流给钱,每次买东西都要问“贵不贵”;而我外公交了30年社保,现在每月领4200,自己想吃啥买啥,还能帮衬孙子,活得有底气。这就是有没有社保的区别——社保不是“给国家交钱”,是给自己老了之后的“尊严”买单。

而且国家也在帮年轻人“减负”: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己选缴费基数,多交多领、少交少领,不想交了也能停;外卖员、主播这些新业态从业者,现在也能交社保了,不用再担心“没单位没法交”。

要缓解年轻人的社保焦虑,光辟谣没用,得让大家看到“实在的希望”。国家层面,除了充实养老金,还得想办法减轻年轻人的当下压力——比如让工资涨快点、房租降点、就业更稳定点,让年轻人有更多“余钱”交社保。

而年轻人自己,也得试着“把眼光放长点”。比如刚毕业的学生,哪怕按最低基数交社保,也能积累年限,以后退休就能多领一点;灵活就业的朋友,选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缴费档次,既不影响现在生活,又能给自己留个保障。

我表妹现在想通了,她说:“之前总觉得交社保是浪费钱,后来听我妈说养老金每年都涨,才明白这是‘长期投资’。现在虽然攒钱慢了点,但想到老了不用靠别人,心里就踏实。”其实很多年轻人的焦虑,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社保就是对抗这种不确定的最好工具。

“10年养老金耗尽”“领不到养老金”的说法,更多是焦虑情绪的放大,根本不符合实际。国家不会让上亿退休老人“没饭吃”,更不会让年轻人的社保缴费“打水漂”。原央行行长的话,也不是“替年轻人抱怨”,而是提醒大家:要解决社保问题,得先理解年轻人的难处,再一起想办法。

对年轻人来说,社保不是“现在的负担”,而是“未来的靠山”;养老金也不是“会空的池子”,而是“国家和个人一起攒的养老钱”。与其纠结“10年后能不能领”,不如从现在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交社保——哪怕每月只交几百块,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毕竟,谁都有老的一天,谁都希望老了之后能“不看人脸色、有稳定收入”。而社保,就是实现这个愿望最靠谱的方式。相信以后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年轻人的社保焦虑会慢慢少点,大家都能“交得放心,领得安心”。

来源:玲姐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