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加班到八点,回家路上顺手在便利店买了份预制宫保鸡丁,微波炉转两分钟就能吃。吃的时候突然琢磨:以前咱们总说“吃饭要现做才香”,怎么现在不管是外卖、食堂,还是家里应急,都离不开预制菜了?有人说预制菜是“绑架”了中国人,可仔细想想,从商家钻的税收空子,到咱们天
前几天加班到八点,回家路上顺手在便利店买了份预制宫保鸡丁,微波炉转两分钟就能吃。吃的时候突然琢磨:以前咱们总说“吃饭要现做才香”,怎么现在不管是外卖、食堂,还是家里应急,都离不开预制菜了?有人说预制菜是“绑架”了中国人,可仔细想想,从商家钻的税收空子,到咱们天天吐槽的996,这背后其实每一步都有咱们自己的影子。今天就用大白话唠唠这事儿,不是要骂预制菜,而是想弄明白:咱们到底是咋一步步让预制菜成了生活里的“刚需”?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预制菜行业有个挺关键的政策:部分预制菜能享受“农产品初加工”的税收优惠,比如增值税按9%征收,比普通餐饮企业的13%低不少。这对商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比如一家连锁餐馆,一年卖1000万预制菜,光增值税就能少交40万。
但这里头有个容易模糊的地方:啥是“初加工”?按规定,像简单切配的净菜、冻肉算初加工,可现在有些商家把已经调味、加热就能吃的“即食预制菜”,也往“初加工”上靠,变相钻了税收的空子。为啥商家这么执着?因为做预制菜比现做菜省太多成本了:不用雇那么多厨师,后厨面积能缩小一半,甚至连洗碗工都能少招两个。以前去餐馆吃饭,后厨得有颠勺的、切菜的、备料的,现在把预制菜拆包加热就行,连火都不用怎么开。
可商家敢这么干,也是摸准了咱们的心态:只要菜不难吃、价格别太贵,谁会较真是不是现做的?就像我常点的那家外卖,宫保鸡丁一份22块,要是现做的,商家大概率要亏,但用预制菜,成本能压到10块以内,还能保证每份味道都差不多。咱们图便宜、图方便,商家图省成本、图减税,一来二去,预制菜自然就铺开了。
要说预制菜能火,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咱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尤其是天天加班的年轻人,根本没功夫做饭。我同事小周,每天早上七点起,晚上九点才到家,回家后只想瘫在沙发上,别说买菜做饭,连洗个碗都觉得累。她说:“预制菜虽然不如家里做的健康,但至少不用动脑子,微波炉转两分钟就能吃,总比啃面包强。”
这就是996带来的现实:当咱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工作上,“好好吃饭”就成了奢侈品。以前爸妈那辈,下班回家能慢悠悠买菜、炖汤,现在年轻人连去菜市场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花一两个小时做饭了。预制菜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便利店的预制饭、超市的速冻饺子、外卖里的预制菜,本质上都是在“拯救”没时间吃饭的人。
而且不只是年轻人,连家里的老人也开始依赖预制菜了。我妈最近膝盖不好,不方便长时间站在厨房,就买了不少预制汤品,加热后就能喝。她说:“以前觉得预制菜不新鲜,现在尝了才知道,有些炖品比自己做的还入味,省得我天天炖三四个小时。”你看,不是咱们想选预制菜,而是生活里的各种不方便,把咱们推到了预制菜面前。
现在网上骂预制菜的人不少,说它“没营养”“全是添加剂”,可咱们也得客观看看:预制菜确实有问题,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先说问题,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安全和营养。之前有媒体曝光,有些小作坊做的预制菜,用的是过期肉、变质蔬菜,添加剂也超标。还有些预制菜为了口感,盐和油加得特别多,长期吃对身体不好。我之前买过一份预制鱼香肉丝,吃着特别咸,后来看配料表,钠含量比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还多,从那以后就很少买了。
但预制菜也有它的好处。比如应急的时候,它能解决“吃饭难”的问题;对于独居老人、加班族来说,它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而且现在不少大品牌开始做“健康预制菜”,比如低盐低脂的鸡胸肉、现切现冻的净菜,甚至还有营养师搭配的套餐。我最近发现小区超市里多了个“预制菜专柜”,里面有新鲜的梅菜扣肉、清蒸鱼,都是当天生产的,买回家加热10分钟就能吃,味道和现做的差不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预制菜的普及也在倒逼行业进步。以前大家对预制菜没要求,商家随便做都行,现在消费者开始关注“配料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商家也不敢再随便糊弄了。比如有些品牌会公开食材来源,甚至直播中央厨房的生产过程,就是为了让大家吃得放心。
四、与其吐槽“被绑架”,不如学会“聪明选”
其实说到底,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救星”,它只是咱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一个产物。咱们不用一边吃着预制菜一边骂它“绑架”自己,不如学会怎么选、怎么吃,让预制菜为咱们服务,而不是被它“牵着走”。
选预制菜的时候,有三个小技巧可以记着:第一,看配料表,尽量选添加剂少、油盐少的,比如配料表前几位是“鸡肉、水、生姜”的,比那些全是“香精、色素、防腐剂”的强;第二,看生产日期,越新鲜越好,尤其是即食预制菜,别买快过期的;第三,尽量选大品牌,虽然价格可能贵一点,但生产标准、卫生条件都更有保障,出问题的概率也小。
另外,就算常吃预制菜,也别忘了搭配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比如吃预制宫保鸡丁的时候,煮一把青菜、切个水果,这样既能省时间,又能吃得健康。我现在加班回家,会先煮点面条,再把预制菜倒进去,加点青菜、鸡蛋,一顿简单又营养的晚饭就做好了,比光吃预制菜强多了。
最后想说的是,预制菜的存在,其实反映了咱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也反映了咱们生活里的无奈——要是有时间、有精力,谁不想每天吃现做的饭菜呢?但既然现实如此,咱们不如放平心态,把预制菜当成生活里的“帮手”,而不是“敌人”。毕竟,好好吃饭的本质,是让自己过得舒服、过得健康,至于是现做的还是预制的,其实没那么重要。
你们平时爱吃预制菜吗?有没有遇到过好吃的或者踩雷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给大家避避坑、种种草!
来源:玲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