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清晨!传来梅州五华、县超的最新动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4:48 8

摘要:梅州五华“县超”联赛如火如荼进行中,六轮比赛狂轰255粒进球,场均吸引2.2万球迷现场呐喊,连前国脚都赶来助阵——这哪里还只是一场县级联赛?分明是整个粤东地区的足球狂欢!

梅州五华“县超”联赛如火如荼进行中,六轮比赛狂轰255粒进球,场均吸引2.2万球迷现场呐喊,连前国脚都赶来助阵——这哪里还只是一场县级联赛?分明是整个粤东地区的足球狂欢!

你走到五华县体育场外围,可能还以为闯进了哪家中超俱乐部的主场。锣鼓声、呐喊声、人浪声根本停不下来。但仔细一看,场上奔跑的那些球员,压根不是什么职业运动员——周一到周五,他们是镇上的干部、快递小哥、学校老师甚至饭店厨师;可一到周末,他们立马变身,成了带球突破的前锋、拼命回追的后卫、指挥调度的中场。这帮人踢的不是“养生足球”,是真拼真抢真玩命!

这份狂热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你要是熟悉五华,就知道足球在这片土地里埋了多深的根。早在1873年,现代足球就从欧洲传到了五华元坑,这里被认定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更别说后来还走出了“世界球王”李惠堂——小时候他就在自家门坪上练射门,谁想得到后来能踢成一代传奇?

足球早就长进五华人的基因里了。你说数据?全县有366支球队、291块标准足球场,平均每万人拥有3.1块场地,排全国第一!整整30多万人平时会踢上两脚,这种群众基础,别说很多地级市比不了,放某些省份可能一个省都凑不出这氛围。

所以“县超”能火,真不是偶然。十六个乡镇个个组队参赛,村民们看到自己镇的队伍,那种认同感、归属感,根本不是普通比赛能给的。你支持的不是球星,是隔壁卖猪肉的老王、是小学教语文的张老师、是每天给你送快递的小哥。这种接地气的参与感,才是“县超”最打动人的地方。

更实在的是,办这比赛还倒逼各乡镇把硬件设施往上提了一档。场地翻新了、看台修好了、灯光亮起来了——赛时踢比赛,平时给学生上课、给市民锻炼用,一举多得。

别看“县超”门票免费,带来的经济效益可是一点都不虚。前五轮小组赛,平均每轮2.2万人涌进现场,线上直播总曝光量破310万人次。很多外地人专门坐高铁来看球——华城主场旁边就是五华站,出站走几步就能喝上本地奶茶、吃上客家酿豆腐、带走几盒五华红薯。足球带动文旅、拉动消费,这一招玩得漂亮。

说到底,五华“县超”表面上踢的是球,实际上拼的是乡情、是传统、也是一种发展新思路。它把足球从竞技层面拉回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从“看球”变成“玩球”,从“观赏”变成“参与”。政府搭台、老百姓唱戏,踢的是草根足球,传递的是全民健身、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大命题。

作为全省第一个搞起“县超”的县城,五华这次真的走对了路子。比赛还没结束,热潮还在延续。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片孕育过球王的土地,未来还能踢出更多精彩故事。您又怎么看这样的民间赛事?评论区不妨聊聊。

来源:球探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