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观乔建镇的清风岩的路上看到黎氏扫墓的通文,本想到祠堂去看看有没有隆安黎氏起源的信息,没想到祠堂前是黎氏聚餐就没走进去。刚转身就有村民拦住,说来了就不要回头,走进去吃顿饭再走,村民误认为我是黎家人,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对于黎姓村民的热情自己还是挺敬佩的。
参观乔建镇的清风岩的路上看到黎氏扫墓的通文,本想到祠堂去看看有没有隆安黎氏起源的信息,没想到祠堂前是黎氏聚餐就没走进去。刚转身就有村民拦住,说来了就不要回头,走进去吃顿饭再走,村民误认为我是黎家人,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对于黎姓村民的热情自己还是挺敬佩的。
黎姓的来源有四,第一是来自九黎部落,九黎部落首领是蚩尤,蚩尤有81兄弟,有一兄弟叫黎,担任正火官职,其后裔便启用黎为姓,不过蚩尤战败后这支黎姓几乎灭绝。第二则来自商朝时期的黎国,被周文王所灭,黎国臣民便以国为姓。第三则是周武王将黎国封给帝尧后裔,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臣民便以黎国为姓,我国现有黎姓都以周武王封给帝尧的黎国为正宗黎姓。第四则是少数民族启用汉姓。
周武王授封丰舒为黎侯,丰舒在周武王时期建黎国,黎国灭亡后臣民以国为姓,黎姓将丰舒视为得姓始祖。黎姓历经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几个朝代2000年的战乱和灾害中不断向全国各地迁徙,至今已遍全国各个省市,其中最集中的主要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省,这几个省占据着全国60%的黎姓。
黎姓宋版百家姓中排在262位,人口大约280万余人,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在81位。广西的黎姓主要是从广东迁入,入桂始祖是黎俊一,元朝举人,来玉林任官,期满后就在玉林落业。黎俊一生有一子清祥公,清祥公生有必明、必成两子,必明元朝末期从玉林搬迁至亭子圩。必成生有广发一子,广发生有继光,继泽两子。
继光生有向仁、向通两子,继泽后代不详,向通生有庭秀,庭秀则在明朝嘉靖年间从亭子沿着右江逆行而上来到隆安落业,庭秀则是隆安黎姓的落业始祖。目前生活在隆安的黎姓分布较广,黎庭秀落业于何地没有查找到详细资料,之前接触过的黎姓同学是那桐镇浪湾村的兰黎屯,那时候见识浅,也没细问先祖从何地搬迁过来,要是再来个山东白马县都有点无语。
清风岩参观石刻时正好路过太阳升村,看见路边有黎氏扫墓几个字就留意一下,本想到新建的祠堂参观一下,看能不能收集到点黎姓的消息,看到祠堂摆酒席就没进去。太阳升村有黎一、黎二屯,想来太阳升村都是以黎姓为主,也有可能隆安黎姓最集中的地方。返程时走小路,经过一处家族墓群,想来这处墓群应该是黎氏家族墓群,往后有时间再去参观,了解一下隆安县黎姓的来源。本文是茶后文,就当看没有水平的个人日记,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来源:黄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