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谁说乡村赛事只缺热闹少了深度?是谁觉得乡土活力难寻创新表达?是谁以为农文旅融合只能靠“高大上”项目?看看南京溧水首届“溧BA”街镇篮球赛,答案便一目了然!9月19日晚,洪蓝街道健身公园篮球场上灯火如昼,千余名观众的呐喊与线上超万人的关注交织,东屏队以38:2
溧水“溧BA”凭啥成江苏乡村新名片?一场篮球赛,怎就激活了农文旅?
是谁说乡村赛事只缺热闹少了深度?是谁觉得乡土活力难寻创新表达?是谁以为农文旅融合只能靠“高大上”项目?看看南京溧水首届“溧BA”街镇篮球赛,答案便一目了然!9月19日晚,洪蓝街道健身公园篮球场上灯火如昼,千余名观众的呐喊与线上超万人的关注交织,东屏队以38:29拿下揭幕战,而这场赛事早已超越篮球本身,成为江苏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作为始终以“城乡融合、产文共兴”为乡村振兴核心路径的省份,江苏对“乡土活力”的探索从未停步,“溧BA”便是这份探索的鲜活成果。它以篮球为纽带,将溧水的文化肌理、农产特色与民生温度紧紧串联:赛前“茉莉花开·艺润溧水”惠民演出里,舞狮的刚劲、幼儿篮球操的萌趣、黄梅戏的婉转轮番登场,既是溧水人文底蕴的展现,也是江苏“以文化人”在乡村的落地;8支街镇球队身着统一队服、迈着铿锵步伐入场,彰显的不只是运动员的风貌,更折射出江苏乡村青年“敢拼敢闯”的精气神;揭幕战两队互赠玉带糕、鲜鱼的举动,让邻里情谊在竞技外流淌,呼应着江苏乡村“守望相助”的传统底色。
赛场之上,每一次攻防都牵动人心。东屏队率先破局的罚球、洪蓝队紧咬比分的坚持,第四节那记点燃全场的三分球,以及队员们全力冲刺、每球必争的姿态,不仅是体育精神的彰显,更像江苏乡村在发展路上“不服输、不放弃”的隐喻。场下观众的呐喊、线上直播间的刷屏,让这场街镇赛事跨越空间,也让更多人看见:如今的江苏乡村,早已不是“寂静的田野”,而是充满激情与互动的活力场。
更难得的是“溧BA”构建的“赛事+”生态。赛场外,超大电子屏前的观赛人群、市集里飘香的傅家边茶叶、文创摊位上的溧水元素手作、中医药体验区的药膳月饼,将“看球”变成“品乡味、赏乡韵、购乡产”的消费场景;“文明加油站”的健康咨询、反诈宣传,又为赛事添了民生温度。这种“体育搭台、农文旅商唱戏”的模式,正是江苏对“乡村振兴要多元融合”的精准实践——让乡土资源从“沉睡”到“活跃”,让乡村经济从“单一”到“多元”,更让村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在热闹中收获获得感。
据悉,“溧BA”将持续至12月,7轮赛事期间,“东屏鱼头鲜动全城”“晶彩螃蟹季”等活动还将登场。这意味着,这场篮球赛不是短暂的热闹,而是江苏乡村持续释放活力的开端。从苏南田园文旅到苏北特色产业,江苏始终在找“一村一品、一镇一韵”的路径,“溧BA”证明:乡村振兴不必靠“大项目”,找准本地特色、激活群众热情,一场接地气的篮球赛,也能撬动乡村经济、文化、治理协同发展。
当溧水球场的夜色渐静,“溧BA”的意义仍在发酵。它像一颗投入水乡的石子,激起的不只是赛事涟漪,更是江苏乡村振兴的新可能——体育为载体、文化为内核、产业为根基,三者共生,绘就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江苏乡村新图景,而这样的图景,正在江苏田野间不断生长。
来源:姜姜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