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个月,「中国移动」完成对「香港宽频」的收购|IIR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22:58 3

摘要:继去年11月,“中国移动香港”(全称“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提出收购香港第二大固网运营商“香港宽频”(全称“香港宽频有限公司”)10个月后,近日,“中国移动”顺利完成对“香港宽频”的要约收购,总计持有“香港宽频”78.08%股份。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资本向善 专业求真 有温度 有态度

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_Backup

继去年11月,“中国移动香港”(全称“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提出收购香港第二大固网运营商“香港宽频”(全称“香港宽频有限公司”)10个月后,近日,“中国移动”顺利完成对“香港宽频”的要约收购,总计持有“香港宽频”78.08%股份。

刚刚 ,「中国移动香港」拟出资「近70亿港元」现金收购「香港宽频」| IIR

经IIR查询整理,“香港宽频”由王维基和其堂兄张子建在1999年创立,2002年取得固网服务牌照。2012年,王维基将“香港宽频”全数股权卖给CVC资本(CVC Capital Partners),此后CVC资本多次减持,将股权出售给新加坡GIC、加拿大退休基金CPPIB 等,并将部分股权出售给公司管理层。

“香港宽频” 曾多次积极并购。2018年8月,“香港宽频”发布公告,宣布通过其全资附属子公司,向TPG(通过TPG Wireman)、MBK Partners(通过Twin Holding)发行公司股票和贷款票据,代价约54.90亿港元(其中35.49亿港元通过按11.60港元/股,发行合计约3.06亿股支付;约19.41亿港元通过发行可换股无投票权、无息贷款票据支付),用以合并“汇港电讯”(控股公司WTT Holding);合并“汇港电讯”后,TPG、MBK Partners 相关主体成为“香港宽频”股东。

去年11月20日,“香港宽频”披露,收到“中国移动香港”无约束力现金收购要约;很快,总部位于美国的 I Squared Capital 也提出无约束力初步意向。

“中国移动香港”此次收购的竞争对手——I Squared Capital 成立于2012年,由多位摩根士丹利前高级管理人员创立(包括摩根士丹利基础设施(Morgan Stanley Infrastructure)前CEO Sadek Wahba 博士等;Sadek Wahba 现任 I Squared Capital 董事长、管理合伙人)。

I Squared Capital 是一家专注于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独立私募投资机构,目前AUM超500亿美元。它看中“香港宽频”的原因,或是因为 I Squared Capital 可能希望未来将其与亚太区的另一家投资组合公司“和记环球电讯”/“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合并(当时“香港宽频”的公告称,“I Squared Capital”预期将通过其投资组合公司“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 Ltd. ”来完成收购);而事实上,“和记环球电讯”/“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正是“香港宽频”的竞争对手。

2024年12月2日,“中国移动香港”再次提出有条件自愿全面现金要约最高代价约78.0亿港元),并获得“香港宽频”两个持股共计24.96%的股东——加拿大CPPIB 及 TPG 相关公司的不可撤回承诺——已接受“中国移动香港”提出的股份收购要约

今年6月30日,媒体报道称,“I Squared Capital”正式退出竞购,虽然“I Squared Capital”并未回应放弃竞购的原因,但此前有消息传出,该交易未获得“和记环球电讯”/“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其他少数股东(中投)支持。

9月7日晚间,“香港宽频”宣布重大董事会及管理层变更,“中国移动”提名的4位成员(凌浩先生、李昕先生、雷立群先生、罗伟民先生)加入董事会,凌浩(现为中移香港董事长)获委任为“香港宽频”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并出任提名委员会主席。

此次顺利完成对“香港宽频”的收购后,“中国移动”表示,收购香港宽频是“中国移动”落实“走出去”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稳固并增强“中国移动”在港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依托“香港宽频”港资品牌形象和上市平台作用,围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国际化发展与合作,带动“中国移动”产品能力出海,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交易完成后,“中国移动香港”将发挥与“香港宽频”的协同优势,在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网络升级和客户拓展等方面充分释放协同效应,为香港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通信和数字化服务选择,为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及社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来源:小玉科技每日一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