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确诊一例鹦鹉热,送医时已双肺全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05:18 1

摘要:近期惠州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持续高热、气喘被紧急送医,双肺全白,生命危在旦夕,经过12天的抢救才脱离危险。经医院证实,这场疾病的元凶是鹦鹉热。

据惠州市疾控中心消息,近期惠州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持续高热、气喘被紧急送医,双肺全白,生命危在旦夕,经过12天的抢救才脱离危险。经医院证实,这场疾病的元凶是鹦鹉热。

该患者主治医生、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兴东介绍,鹦鹉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禽类传播。“我们医院每年都会接诊3-5例。”陈兴东介绍,鹦鹉热的患者往往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比如去过活禽市场、饲养过禽类等。不仅是鹦鹉,鸽子、鸡鸭等禽类都可能携带病原体。该病初期症状与流感相似,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容易误诊。但病情进展迅速,5-7天内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出现"大白肺",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不过,鹦鹉热很少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主要的传染来源是带菌的禽鸟及其分泌或排泄物,通过呼吸道吸入混有病原体的颗粒物或感染性气溶胶,或是直接接触排菌禽鸟及其分泌排泄物等而感染的。宠物鸟饲主、兽医、宠物店或从事家禽饲养售卖加工的工作人员都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感染鹦鹉热有什么临床症状?惠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1-2周。最常引起肺炎,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相比于一般的细菌引起的肺炎,鹦鹉热常伴有各种各样的肺外表现,例如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精神状态改变)、消化道症状(呕吐、腹痛,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导致重症肺炎,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上述负责人表示,预防鹦鹉热的关键在于减少与病鸟的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饲养鹦鹉等宠物鸟类时,应从正规途径购买,不要饲养来历不明、未经检疫的鸟类。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做好清洁消毒,经常消毒清理鸟笼,清洁前先湿润鸟笼,避免带病微生物或颗粒飘散到空气中。清洁过程中戴好口罩和手套,结束后及时洗手。

此外,鸟笼要悬挂于室外通风,每次逗鸟不超过半小时,避免长时间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家养鸟禽和野生鸟禽接触,若鸟禽发病,要及时与人隔离,避免传染。若被鸟抓挠伤,需及时消毒清洁伤口,如出现发热应尽快就医。

南方+记者 廖钰娴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