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从寒门学子到电商巨头的创业人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6:39 1

摘要:1974年2月14日,刘强东出生于江苏宿迁来龙镇光明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他家境极其贫寒,有时一天三餐只有红薯和玉米。父母常年跑船,5岁起他和妹妹就被寄养在外婆家,从小就开始做割猪草、挑粪、插秧和收麦等农活。

一位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用坚持和远见改变了中国电子商务格局。

1974年2月14日,刘强东出生于江苏宿迁来龙镇光明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他家境极其贫寒,有时一天三餐只有红薯和玉米。父母常年跑船,5岁起他和妹妹就被寄养在外婆家,从小就开始做割猪草、挑粪、插秧和收麦等农活。

"我从小吃过最多的就是红薯,早上白水煮红薯,中午红薯煎饼,晚上红薯粥。一直到上大学,我才第一次知道城里人是怎么生活的。"刘强东后来回忆道。

尽管生活艰辛,刘强东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92年,18岁的刘强东以680分的高考成绩成为宿迁市高考状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他当时带着乡亲们东拼西凑的500块钱和76个熟鸡蛋,独自一人踏上了北上求学之路。

"全村人给我凑了500块钱和76个鸡蛋,我就这样去了北京。从那一天起,我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这个场景成为刘强东人生中最重要的记忆之一,也奠定了他日后成功后坚持回馈家乡的初心。

---

在大学期间,刘强东展现了非凡的商业头脑和自力更生的能力。他从大一开始就做家教、抄信封,最多时一天抄写2000多个信封,能赚到20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半个月的工资。

大二时,刘强东通过自学掌握了编程技术。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开始承接编程项目。他编写的程序被沈阳一家餐厅以5万元购买,这在90年代初是一笔巨款。他还为家乡政府部门编写电力管理系统,赚取了丰厚的报酬。

到大四时,刘强东已经攒下了24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学生万元户"。他用手上的钱购买了一部"大哥大"手机,还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餐厅,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这家餐厅最终亏损了20多万。

第一次创业失败给刘强东上了宝贵的一课:"我意识到管理和信任不能划等号。对员工好不能等同于放任管理,没有制度约束的信任最终会导致管理失控。"

1996年,刘强东从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毕业。他放弃了进入外企的机会,选择留在中关村创业。1998年,他拿着在外企打工攒下的12万元,在中关村海龙市场租了一个4平米的摊位,成立了"京东多媒体",主要销售刻录机和光盘。

创业初期,刘强东事必躬亲——拉板车、守摊、送货、发传单。他坚持明码标价、拒绝假货、开发票的诚信经营理念,这在当时假货泛滥的中关村显得格外另类。

"那时候中关村几乎家家都在卖假货,但我们坚持只卖正品。客户发现我们的产品价格可能稍高,但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好,慢慢就积累了口碑。"

靠着这种诚信经营的理念,京东多媒体快速发展。到2001年,京东多媒体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销售商,在全国各地开设了12家连锁店,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刘强东个人财富也突破了1000万元。

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让线下生意遭受重挫。京东多媒体的门店生意一落千丈,短短21天就亏损了800多万,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为了挽救生意,刘强东和团队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产品。他们在各大论坛发帖推销,最早在CDbest论坛上获得了第一批客户。令人意外的是,线上销售的效果出奇地好,这让刘强东看到了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2004年元旦,刘强东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员工震惊的决定——关闭所有线下门店,全面转型电子商务。这个决定遭到了高管团队的强烈反对,毕竟线下门店当时还在盈利。

"如果我们不做电子商务,将来一定会被时代淘汰。线下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区域性品牌,而互联网给了我们走向全国的机会。"刘强东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开始了电商创业之路。

靠着大学时的编程底子,刘强东亲自带领团队开发了最早的京东商城系统。为了节省资金,他在中关村苏州街银丰大厦租了一间14平米的办公室,白天做办公室,晚上就是他的卧室,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三年。

在京东的发展过程中,刘强东多次力排众议做出关键决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自建物流体系。

2007年,京东获得了今日资本的第一轮1000万美元融资。在董事会上,刘强东提出要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自建物流,这个提议遭到了所有投资人的反对。当时业内普遍认为自建物流太重、太烧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刘强东坚持自己的判断:"当时京东70%的客户投诉来自物流服务,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用户体验永远无法提升。"他甚至因为这个问题急到一夜白头。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刘强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自己的股份对赌:如果物流建设失败,他将用自己的股份补偿投资人;如果成功,投资人的股份不会被稀释。

最终,投资人被他的决心说服。自建物流最终成为京东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京东物流的211限时达(上午11点前下单,当日送达;晚上11点前下单,次日15点前送达)成为了行业服务标杆。

另一个关键决策是扩大多品类经营。当所有股东都反对京东从3C产品扩展到全品类时,刘强东坚持不仅要卖电子产品,还要卖图书、家电、服装等多品类商品。他成功说服了股东,这一决策为京东带来了巨大流量和增长。

京东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精彩的资本运作史。2007年,京东获得今日资本首批1000万美元融资;2008年,获得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的2100万美元联合投资;2010年,获得高瓴资本2.65亿美元投资。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募资17.8亿美元,市值达到260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

上市仪式上,刘强东感慨地说:"从1998年创业到今天,整整16年过去了。这16年,我们只做了一件事——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商业效率。"

2020年6月18日,京东在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募资301亿港元。此时京东集团的年收入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36万人。

06 管理模式与领导哲学

刘强东的管理风格以强势和细节控著称,他创造了独特的管理哲学和人才观。

他将员工分为五类:一是"铁锈",能力强但价值观不符,坚决清除;二是"铁",老实可靠但能力稍欠,提供培训;三是"钢",价值观端正、能力足够,是核心骨干;四是"金子",有能力有责任心还能带动他人,是公司顶梁柱;五是"废铁",能力不行价值观也不对,无法入职。

刘强东对成本控制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要求每个管理细节都要做到成本最优,从包装箱的尺寸到配送路线的规划,都要经过精确计算。这种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使得京东能够在保持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控制运营成本。

在领导力方面,刘强东强调"一线意识",他经常突访配送站和仓库,与一线员工同吃同住。2017年双11期间,他亲自到河北固安智能物流园区,穿上工服与员工一起打包快递。

"如果不知道一线发生了什么,你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我要求所有高管每年必须至少一次到配送站做一天配送员,到客服中心接一天电话。"刘强东这样要求他的管理团队。

07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

刘强东的个人生活一直备受媒体关注。他的第一段恋情是与大学同学龚晓京,京东的名字就取自他们两人名字中的"京"和"东"。这段恋情因为家庭背景差异等原因最终无果。

2012年,"西红柿门"事件曝光了刘强东与京东小家电采销总监庄佳的恋情。两人相继在微博晒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西红柿照片,引发了网友们的猜测。

后来刘强东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在那里遇到了章泽天(奶茶妹妹)。2014年两人恋情曝光,2015年在澳大利亚大堡礁举办婚礼。这段婚姻让刘强东更加受到公众关注。

刘强东一直保持接地气的形象,他经常与基层员工互动,回老家时在街头大排档与路人亲切交流。在家庭消费方面,他曾表示全家年花费不超过100万元,包括给父母和妹妹的支出。

08 挑战与危机

刘强东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京东资金链几乎断裂,刘强东一天见五六个投资人,都被拒绝,额头前一撮头发在那时候变白了。

"最难的时候,公司离倒闭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如果第一轮融资再晚两个月到位,可能就没有今天的京东了。"

2018年,刘强东在明尼苏达州遭遇了职业生涯中最严重的个人危机,这起事件对京东股价和个人声誉造成了巨大影响。公司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超过100亿美元。

危机过后,刘强东开始退居二线,陆续卸任京东旗下多家公司高管职务,将更多精力放在战略和人才培养上。2022年,刘强东宣布向第三方基金会捐赠价值约149亿元的京东股票,用于教育和环保事业。

09 回报家乡与社会责任

刘强东始终没有忘记回报家乡的承诺。他将京东客服中心设在宿迁,带动了当地2万人就业和20亿元税收。他在宿迁投资建设了京东信息科技园、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等项目。

2015年春节,刘强东回到家乡,给全村65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了一个1万元的红包。他还捐资建设了养老院、学校等基础设施。

"我从小就受到乡亲们的帮助,没有他们当年的资助,我不可能上大学,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回报家乡是我一直的心愿。"

在公益事业方面,刘强东和章泽天共同发起了多个慈善项目。2017年,他们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设立教育基金;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京东向武汉捐赠100万只口罩和6万件医疗物资。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超过90万名员工的新型实体企业。集团业务涵盖零售、科技、物流、健康、产发、工业、自有品牌、保险和国际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3年,京东集团年收入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服务着5亿多消费者。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5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

2023年6月,在京东集团成立20周年之际,刘强东提出了下一个20年"35711"梦想:

· 能有3家收入过万亿人民币、净利润过700亿人民币的公司

· 5家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公司

· 7家从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

· 能为国家缴纳1000亿人民币税收

· 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京东的成功不是因为我刘强东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我们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刘强东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业历程。

---

从苏北农村的贫困少年到中国电商巨头的领军人,刘强东的创业故事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企业家的奋斗精神。他的经历证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战略选择,即使出身寒门也能创造商业奇迹。

京东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改变了中国零售业的格局,也为无数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刘强东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创业精神和商业智慧将继续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世界。

来源:反弹琵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