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大考:快消饮品厂商不破局,就出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22:23 1

摘要: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作为年内最长假期,这无疑是快消行业最重要的消费窗口期。尽管当前消费信心仍处于震荡修复期,但长假带来的“节日回暖效应”依然显著。

作者丨邢仁宝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作为年内最长假期,这无疑是快消行业最重要的消费窗口期。尽管当前消费信心仍处于震荡修复期,但长假带来的“节日回暖效应”依然显著。

从今年五一、端午节的消费表现可以看出,地方文旅与消费场景积极融合,已经推动假日全渠道消费力度实现全面升级。

2025年双节预计将延续2024年的消费活跃态势,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黄金窗口”。结合尼尔森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报告,本文将为大家剖析今年双节市场的消费趋势,并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2025年双节消费新趋势

1. 文旅消费:短途游占主导,“空包出行”催生即时需求

今年双节期间,短途出游将继续成为主流选择。数据显示,2024年中秋期间高铁出游半径已缩短至361公里,3小时交通圈内的市场异常活跃,近郊景点热度飙升。预计2025年这一趋势将持续,自驾游占比可能超过80%。

图表数据来源:NIQO2O数据库、桌面研究、

美团闪购五一消费趋势洞察

“空包出行”成为新趋势,消费者越来越依赖即时零售平台进行沿途补货,提神饮料、健康速食等产品需求也明显增长。这为饮品厂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2. 礼盒消费:健康化、个性化与地域特色并重

双节同庆的窗口期对礼赠经济带来显著利好,其中地域特色产品成为破局关键。有趣实用的零食及健康礼盒更受消费者青睐,价格带呈现消费升级与分化并存的特点。

健康礼盒成为消费升级重要方向。有4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添加维生素、高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商品支付溢价。药食同源产品(如中式养生水)、维生素补水饮料、儿童专属益生菌饮品等需求持续上升。

零食礼盒呈现两极分化:基础款以价换量,情绪价值款(如联名IP、萌趣包装)吸引年轻群体。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情感价值,个性化礼盒成为新的增长点。

3. 下沉市场:返乡探亲拉动县域消费

返乡探亲有效带动下沉市场家庭消费,县域礼品需求增长明显,商超及生鲜店备货量提升。大规格包装饮料在县域家庭聚会、日常饮用等场景中接受度更高。

县城“微度假“兴起,短途游、亲子体验(如采摘、非遗手作)成为主流。数据显示,45%的游客为90后和00后,整体带动县城餐饮、民宿及特色商品消费。

4. 宴席市场:政策助推消费升级

婚宴、寿宴预订量激增,健康饮品、定制酒款需求提升。政策引导也加速宴席市场消费回暖,如浙江绍兴近期出台新一轮提振消费政策,在酒店举办宴席满一定桌数和金额,可享受分档补贴,最高不超过5000元。

五大应对策略助力双节增长

1. 场景化布局,覆盖消费全周期

针对出游场景,建议在加油站和大型社区超市推行“后备箱计划”,开展整箱或多联包促销,并安排促销员在关键点位推广。

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推出“自驾健康补给包”预购服务,将饮品与零食、健康速食、防晒防蚊用品捆绑销售,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

团聚场景要主打中秋团圆宴,体现产品的健康属性与人情温度。与热门民宿、酒店、餐馆合作,优化收银台、冰柜和包间的产品陈列。桌面摆台应以大包装或多联装为主,配合节庆祝福卡片,文案要体现产品卖点并与消费者情感共鸣。联合餐厅打造解辣、解腻、下火的饮品套餐,针对火锅、烧烤、小龙虾等热门品类提供配套解决方案。

休闲场景要聚焦网吧、台球、棋牌、运动健身等场所,提供既能解渴又能带来愉悦感的产品。通过定制店招、告知提示和专属冰柜设计营造差异化品牌氛围,为不同场景配备相应的产品宣传海报,符合相应场景下的消费者情绪诉求。

重点做好店内产品的冰冻化陈列,如在健身房冰柜设置“运动专属区”,陈列电解质水、能量饮料;在网咖推出“电竞补水站”,购买功能饮料满50元送联名鼠标垫。

借鉴名仁在区域市场的成功经验,在餐饮渠道推出猜拳、“冰桶一把捞”、抽奖等互动小游戏,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提升消费者参与感与粘性,有效带动销售氛围。

2. 健康创新与包装升级并行

消费者的需求日益挑剔,既要口味又要健康,既要享受又要性价比。品牌厂商需要精准提炼产品卖点,如减糖减卡不减味、添加天然功能性因子、时尚新装等,围绕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做好差异化传播。

开展“六连包”、“双提手”、“手提袋”、“整箱”等多元化陈列形式售卖,给予对比平时更大的促销力度,让消费者感受到假日实惠。还可根据不同地区推出限量版口味或包装,激发消费者的收藏和分享欲望,既能提高产品话题性,又能测试市场对新口味的接受度。

3. 深耕下沉市场,打造地域特色

在竞争激烈的快消饮品市场,深耕下沉市场、联动地域特色是脱颖而出的有效策略。聚焦县乡头部中超门店堆箱打造,抢占节庆整箱销售机会,通过增加门店陈列,改善产品陈列形象,引导消费者整箱购买。

针对乡镇中大超市门店进行形象店打造,通过店内外生动化包装以及终端黄金冰饮陈列位置抢占,提高冰箱见货率和开罐即饮率,提升销售旺季产品销量。

挖掘地方文化遗产、中秋传统习俗,与知名IP合作,推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联合促销,让消费者在品尝饮品的同时感受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提升产品价值感。

4. 全渠道布局捕捉增长机会

除了与美团、饿了么等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在景区、酒店、交通枢纽等高需求区域增加库存和配送能力外,还可以在更多线下场景投放自助售卖设备,为消费者提供便捷购物体验。

开展双节厂商全员营销,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形式展示产品特点和饮用场景。与头部KOL合作进行产品推广,提升品牌声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关注京东、美团、盒马、物美等玩家重点布局的硬折扣超市,以及零食折扣超市等新兴渠道,这些都是品牌厂商双节期间应着力布局的重点领域。根据不同渠道特点调整产品包装和营销策略,如在即时零售渠道推出适合单人消费的小包装,在内容电商渠道推出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包装吸引消费者关注。

5. 礼盒策略优化,平衡价值与情感

礼盒市场正在分化,健康礼盒成为新宠,50-200元大众价位快速崛起,需要在礼盒策略上更加精细化、创新化。

价格带策略要聚焦50-200元大众价位,提供不同价位段的礼盒选择,满足不同预算的送礼需求。设置基础款、升级款和高端款等不同档位的礼盒,覆盖多样化需求。

外包装设计要加强健康元素的体现,也可加入定制养生杯、养生茶等物品,提高礼盒的丰富度和价值感,强化产品健康属性,迎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通过包装设计、联名IP和创意营销为礼盒注入情感价值,如添加个人祝福语、定制包装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送礼需求,提升产品的情感吸引力。

此外,在重要促销时段,品牌厂商要势必共同巩固好市场价盘,合理囤货的同时强化货流监管力量,避免渠道间价格冲突。

写在最后

唯有创新求变,才能占据先机。在这个消费升级与分化并存的时代,只有准确把握消费趋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持续创新产品与营销策略的厂商,才能最终赢下一场场战役,收获一个个丰硕成果。

来源:新经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