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黎4月16日(小新)法国马赛机场,四名在星巴克(Starbucks)和Prêt-à-Manger连锁店工作的员工,因将即将过期、原本要丢弃的三明治赠予无家可归者,被雇主以“严重过失”为由当场解雇。
巴黎4月16日(小新)法国马赛机场,四名在星巴克(Starbucks)和Prêt-à-Manger连锁店工作的员工,因将即将过期、原本要丢弃的三明治赠予无家可归者,被雇主以“严重过失”为由当场解雇。
消息一经披露,舆论哗然,政治人物、网友纷纷声援员工。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奥利维耶·福尔(Olivier Faure)更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在法国,博爱不是罪,而是对我们共和价值观的尊重!”
但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一行为真的构成“严重过失”吗? 企业是否真的“依法有理”?我们来一探究竟。
【员工30年如一日的“良心行为”,却换来一纸解雇信】
其中一名被解雇员工Sabri,在马赛-普罗旺斯机场工作了整整30年。他向《La Provence》讲述,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将店里即将过期、按规定要销毁的三明治装上推车,送给机场里约80位无家可归者。
他坦言:“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事,从不隐瞒,也从未觉得这会威胁到我的职业生涯。”事实上,Sabri称自己的上司知情并默许。
然而就在2025年3月,其所在门店的管理公司SSP集团(负责机场内Starbucks和Prêt-à-Manger门店运营)突然以“严重过失”为由,解雇了Sabri及其他三名员工,理由均为“擅自处理食品库存”。
【法律视角:这是“赠送”还是“盗窃”?】
员工认为自己是在“捐赠滞销品”,但在法律层面,事情却并不简单。
劳工法律师Marlène Elmassian解释:“这些商品归企业所有,即便是准备丢弃的,也不属于员工。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处理,在法律上等同于盗窃,即便是出于善意。”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司内部规定和商品管理制度,构成“严重过失”,确实拥有法律依据。
【卫生与安全责任也是关键考量】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食品安全。律师指出:“若员工擅自分发的食物发生变质、中毒等问题,责任将由公司承担。”
从法律与企业风险控制角度来看,企业“出于防范风险而解雇员工”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但如果“上级默许”,是否另当别论?】
关键点来了:若这些行为被管理层知情且长期默许,是否还能被定性为严重违规?
Sabri声称:“运营总监知道这件事,还对我说‘继续这样做好事’,否则把食物运到机场外的专用垃圾站还要花额外成本。”
律师指出:若员工能证明公司早已知情并默许此类做法,甚至鼓励其继续,则可主张“惯例已成事实”;
此时,雇主是否还能认定员工“擅自处理”则成疑;
员工可据此向劳资仲裁法庭(prud’hommes)提出申诉,主张解雇不合法,申请赔偿或损失补偿金。
【法律不能强制“撤销解雇”,但可争取赔偿】
需要明确的是,一旦“严重过失解雇”被执行,员工将:
即刻解除合同,无需预告期;
不获得任何遣散费或补偿金;
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复职,除非雇主自愿提供新岗位或签订新合同。
但员工可在劳资仲裁庭申请经济赔偿,尤其在证据显示雇主长期知情的情况下。
【企业回应:“反对浪费,但需合规”】
面对媒体质疑,SSP集团回应称,公司致力于减少食品浪费,但不能容忍“非制度化、未经授权的私自分发行为”,强调透明、规范与食品安全必须受到保障。
来源:旅法华人战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