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乘舟穿梭青山碧水,欢声笑语感受清凉脉搏。7月以来,湖北省京山市绿林镇大洪山风景区迎来旅游高峰期,景区周末接待游客突破30000人次。扎根在此的京山市公安局绿林派出所聚焦景区实际和游客需求,深耕“智慧旅游警务”建设,搭建“水陆空”立体保护网,有效提升景区安全管理
阅读提示
面对景区单日3万客流,京山市公安局绿林派出所打造“水陆空”立体防控体系,以智能监测、无人机巡航、汛情预警,实现精准调度与快速支援,守护景区平安。
(9月18日,《荆门日报》法治周刊)
乘舟穿梭青山碧水,欢声笑语感受清凉脉搏。7月以来,湖北省京山市绿林镇大洪山风景区迎来旅游高峰期,景区周末接待游客突破30000人次。扎根在此的京山市公安局绿林派出所聚焦景区实际和游客需求,深耕“智慧旅游警务”建设,搭建“水陆空”立体保护网,有效提升景区安全管理效能 让游客尽享旅途安全与惬意。
密织地面感知网络
有序应对客流高峰
“迅速调集警力前往疏导!”8月27日,绿林镇流量智能监测系统显示三阳至绿林S327省道车流量剧增,驶向景区方向,派出所迅速调度警力赶赴现场,10分钟内疏通2公里长的拥堵路段,这是绿林派出所运用科技手段开展客流巡查的生动一幕。
针对景区旅游旺季人流、车流拥堵难题,绿林派出所提前谋划部署,以数智技术赋能文旅发展。智能设施集信息。遍布于停车场、游客大厅的高清智能摄像头与热力感应设备,实时捕捉客流密度、车辆通行数据,为各类资源调度提供依据。精准研判快处理。通过“人流+车流”双监测预警模型,民警实时监测路况,研判通行能力,就近调配警力前往拥堵地疏导劝离。高效管理体验佳。派出所指导景区科学规划游客入场流程。在游客集散大厅,通过循环广播提示、增设导向指示牌、推行分时段入场等方式,调控游客入场节奏,增强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暑假期间,派出所劝离违停车辆120余辆,及时发现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20余起;高效处理各类求助500余次,妥善化解景区矛盾纠纷50余起,有力保障了景区整体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构建低空巡防体系
全域掌握安全动态
“漂流的人太多了,就一转头的工夫,孩子就不见了,多亏了你们!”8月17日,绿林派出所接到正在漂流当中游客小孩丢失的求助电话后,迅速指令无人机操作员,利用无人机喊话器在5分钟内帮助游客找到了其小孩。
绿林派出所积极构建空中巡查体系,探索地空联勤模式,着力提高防护能力。在鸳鸯溪蜿蜒曲折的漂流河道上,无人机化身为“空中哨兵”,沿着既定线路开展巡查工作,在水域的急弯和跌水点处,会进行定点环视,360度无死角地扫描着水面与两岸林区,精准捕捉孩童下水无人看管、船只侧翻无法自救等安全隐患事件,及时利用喊话系统进行劝导提示。如遇特殊情况,更能第一时间锁定位置,为救援力量提供最精确的坐标指引。
八月以来,绿林派出所利用无人机共救助走失儿童8起,找到并归还群众遗失物品12起,开展宣传引导100余次。
筑牢水域防护屏障
应急联动保平安
“漫水桥水位超过警戒线,立即预警!”8月9日中午,派出所智慧平台监测到鸳鸯溪上游2处漫水桥水位突破桥面,上游河水水质突然变黄——这是山洪即将来临的信号!
派出所立即上报镇政府启动联动处置机制,组织应急力量赶赴景区,协助关闭检票通道,引导游客下船转移至安全区域。最终,200余名游客全部安全疏散。
针对鸳鸯溪漂流河道上游安全,在绿林镇政府组织协调下,在碾子湾、六房村等14处安装了水位尺和高清球机,24小时“紧盯”着河面,对水位情况、水流变化、水面异常情况全天候不间断感知与智能分析,将实时数据及画面同步至派出所“智慧大脑”,实现了水情“一网感知”、处置“一体联动”。
此外,派出所还指导景区完善水域救援保障。在河道沿线定点部署冲锋舟、救生艇,在易溺水区域投放救生圈、救援竹竿等物资,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演练实训,让 “水上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从地面的精准调度,到低空的灵活巡查,再到水域的严密防控,绿林派出所牢牢守住旅游高峰的“安全底线”,不断提升游客的“幸福指数”,为京山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的警务力量。
来源:新京山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