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林:未来5年液态锂电池仍主导市场 固态电池有望小批量装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21:26 1

摘要:当前液态锂电池仍是绝对市场主流,占据全球动力电池95%以上的份额,预计未来5至10年内仍将主导市场。不过,受限于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瓶颈,其正朝着高镍化(如NCM811/90)、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半固态)等方向持续升级。

摘要:当前液态锂电池仍是绝对市场主流,占据全球动力电池95%以上的份额,预计未来5至10年内仍将主导市场。不过,受限于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瓶颈,其正朝着高镍化(如NCM811/90)、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半固态)等方向持续升级。

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现场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9月19日讯(林音 四川遂宁 图文直播)9月18日-20日,“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召开。本届大会以“锂向新质 智胜未来”为主题,聚焦锂矿资源、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储能等热点赛道和话题,特邀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海内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设新品技术展示、供需资源对接、产业基金专题对接、园区参观等环节,汇聚行业知名院士、专家、产业链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国内外投资机构等400+各界人士,共同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上下游供需共振,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院院士、安徽大学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 金虎林

19日上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院院士、安徽大学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金虎林在本次大会主题论坛上作了题为《新能源电池核心产业链大模型》的主题演讲,分享了锂电池的前世今生,并对未来发展作了展望。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锂电池从前期的液态电池到现在,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是飞速发展,然后是现在的半固态到固态的产业化前期。”谈起锂电池的来路,金虎林介绍道:“锂电池自1991年索尼开始量产,基于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技术带领了整个电子产品的缩小化,而电子产品的缩小化带来了索尼风靡全球的随身听,为了解决可移动的随身听需求,锂电池就应运而生。”

从随身听到手机,再到笔记本电脑,伴随移动电子设备的批量普及与蓬勃发展,锂电池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演进。金虎林现场展示的数据印证了这一历程:自1991年锂电池诞生至2023年的30余年间,其价格降幅近100倍,性能却提升了约10倍。一降一升之间,锂电池的性价比实现了近1000倍的飞跃式增长。

然而,相较于锂电池安全性不足、易受热、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金虎林认为:“固态电池轻松翻一番,而且没有燃烧的隐患,充10分钟可以跑800-1000公里,各种想要的指标都在里面体现出来了,所以大家都急着上固态锂电池。”

金虎林以奔驰EQS的实测案例切入:“上周它充一次电跑了1200公里,这说明固态电池已经脱离‘讲故事’阶段,进入实证环节了。”他特别强调,该车搭载固态电池后不仅实现1205公里续航,还剩余137公里电量,这样的表现堪称不可思议。不过,他也理性指出,电池从液态向固态转型需循序渐进,目前能量密度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关于固态电池的产业化,金虎林提到,国家已给出清晰路线图:2026年启动硫化物固态电池装车示范,2027年推进1000辆示范应用,2030年实现50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而AI技术的融入,正进一步助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加速落地。

最后,金虎林总结道:当前液态锂电池仍是绝对市场主流,占据全球动力电池95%以上的份额,预计未来5至10年内仍将主导市场。不过,受限于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瓶颈,其正朝着高镍化(如NCM811/90)、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半固态)等方向持续升级。

另一边,固态锂电池已进入产业化导入期,2025至2030年有望实现小批量装车。目前,丰田、宁德时代、QuantumScape等企业均已发布原型产品,其中QuantumScape 的单电芯能量密度已超400Wh/kg。但他同时指出,固态锂电池仍需突破材料、工艺和界面三大核心难题,预计2030年后才有望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

来源:电池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