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不少人的手机被一类“神奇黑发”视频刷屏:“小黑瓶喷一喷,老阿姨遗传性花白头发渐渐变黑”“测评网红请自己老妈亲测,1个月后满头白发变黑发”……配合精心剪辑的剧情、感人至深的“用户反馈”,一款号称“香港大药房复方乌发液”的产品迅速走红网络。
虚假宣传,清扬君见过不少。但能让《中国消费者报》都报道的,是否说明事情已闹得极大了?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期,不少人的手机被一类“神奇黑发”视频刷屏:“小黑瓶喷一喷,老阿姨遗传性花白头发渐渐变黑”“测评网红请自己老妈亲测,1个月后满头白发变黑发”……配合精心剪辑的剧情、感人至深的“用户反馈”,一款号称“香港大药房复方乌发液”的产品迅速走红网络。
然而,真相到底是什么?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历经两个多月调查,揭开了这款所谓“老国货好品牌”的真实面目——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骗局。
一、演技派“新闻直播间”,实为虚构技术大奖
今年8月,一则仿照新闻播报风格的视频在各大平台流传:“深耕护发12年的陈老师宣布天然植萃黑发技术获重大突破”。视频中,两位“主持人”正襟危坐,背后大屏幕打出“从实验室到领奖台”“12年坚守终获突破”等字样,画面还穿插团队欢呼、领奖发言等场景,戏做得十足。
然而,以“天然植萃黑发技术”“第十六届黑发技术与运用”“陈老师团队”等关键词多方检索,并未找到任何官方媒体报道或行业协会认可信息。所谓的“国际黑发研究院”“环球黑发研究院”等机构,在全国社会组织及企业信用系统中均查无此人。
二、“覆盖香港药店”?根本找不到!
在“陈厂长”的直播间里,主播信誓旦旦:“产品畅销香港各大药店”“线下门面实力见证”,并出示所谓“香港伯乐大药坊”“龙城大药房”的门店图,甚至还有印着产品广告的香港双层巴士。
为验明真身,香港居民陈女士特地按图索骥前去寻找,结果跑遍两家药房均未找到该产品。药房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标称‘香港大药房’的产品有争议,我们不会卖。”
更讽刺的是,产品包装上印刷的“香港大药房老字号有限公司”,实际是2024年3月才注册的私人公司,其申请注册的相关商标也已被驳回。
三、生产企业已注销,盗用他人批号“贴金”
下单购买该产品后发现,所谓“复方乌发液”其实只是“黄辅堂”品牌的普通日化用品,并非特殊化妆品,包装上也未标注任何功效说明。企查查数据显示,其标注的委托企业“普宁市亦帆贸易有限公司”早已于2025年4月10日注销,而产品标识的生产企业“石家庄康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接到问询电话后立即挂断。
此外,该产品在视频中标注所谓“国妆特字20230396”,经查实,该批号对应的是广州市帝润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发黑发膏”,但与“复方乌发液”对比,无论包装、原料还是品牌都完全不同。
很明显,“陈厂长”研发12年的“复方乌发液”涉及非法生产和虚假宣传。
四、矩阵式推广,令人防不胜防
调查发现,以“陈厂长”为名的账号已形成一个推广矩阵,包括“陈厂长草本养发”“陈厂长草本养发(日播号)”“陈厂长草本养发(正品保证)”“陈厂长讲养发(专注养发)”等多个账号。这些账号统一发布同类引流视频并导向直播间,尽管出镜主播不同,却使用相同的背景设置与营销话术,专注推销“复方乌发液”,营造出高度专业的形象。
然而,实际上负责销售“复方乌发液”的店铺均来自一批新注册、集中于山东聊城的公司。例如,聊城市哲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聊城市容莱华商贸有限公司及聊城市吉云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均于今年6月由李小平个人注册成立。而聊城市唐至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聊城市静合柘商贸有限公司则于今年7月新注册为小微企业,这两家公司的股东均为刘静。
不过,经媒体报道后,目前在抖音平台仍可搜到“陈厂长草本养发(正品保证)”账号,但此前由上述店铺销售的“复方乌发液”现已全部下架。
清扬君点评:
“剧本式营销”+“虚假机构背书”+“盗用批号(疑似)”+“虚构线下销售”+“矩阵推广”,这套组合拳下来,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纷纷中招。这类产品往往成本极低、卖价不高,但靠量取胜、利润惊人,等到被曝光后,便换个名字、改个包装,又能卷土重来。
为何类似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归根结底,还是违法成本太低、惩戒力度不足。以“侗染”为例,该品牌不仅无证生产,还涉嫌使用过期肖像授权,甚至屡遭消费者投诉掉色严重等产品质量问题。然而即便如此,其销量却依然未见衰减,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监管与处罚尚未形成有效震慑。
头发白了,可以调理、可以染,但别被骗子收了“焦虑税”。
图源:抖音
来源:虎妈健康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