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偏僻农村的一个六零后农家子弟,不要说小学没有什么毕业联欢会,就连初中也是无声无息地毕业了。只到1984年上了高中,才知道联欢会是怎么回事,而1988年参加的毕业联欢会,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毕业联欢会。在这次毕业联欢会上,除了我们班同学表演节目外,理科班的杨
我的几次毕(结)业联欢会
邓连朝
“……朋友是一双温暖的手/岁月的歌声里情谊长留/我的朋友我紧握你的手/有你的一生我别无所求/我的朋友我紧握你的手/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前几天到母校二中参观校史馆,看到了我们八八届高三五班毕业照,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毕业联欢会上胡朝林同学演唱的这首歌曲,从而想起了我的几次毕业联欢会。
作为偏僻农村的一个六零后农家子弟,不要说小学没有什么毕业联欢会,就连初中也是无声无息地毕业了。只到1984年上了高中,才知道联欢会是怎么回事,而1988年参加的毕业联欢会,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毕业联欢会。在这次毕业联欢会上,除了我们班同学表演节目外,理科班的杨海波同学,也来到我们班给我们表演了霹雳舞,这个比较时尚,激情四射的劲舞。杨海波同学,高大英俊的身材,配上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舞蹈动作,真是帅呆了!如果放在当前,不知道拨动了多少情窦初开青春女孩的芳心,成为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遗憾的是,八十年代的高中生,大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不解风情的老古董,因此并没引起多大的轰动。
二中高中毕业后,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考上大学,不得不跨进复课生的行列,转战临西一中复课。虽然每年都进行元旦联欢会,但是却没有举办毕业联欢会。1991年考上邢台师专后,联欢会空前增多,至于1993年参加毕业联欢会时,早已没有什么激情了。同学们表演的节目,都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班主任老师赵建坤在联欢会结束时,一再强调一定要把吃不完的瓜子装到口袋里,千万别浪费。
1993年师专毕业后,原来以为彻底告别了学生时代,没想到1996年至1999年期间,又参加了河北师大本科学历的自学考试,连河北师大门朝哪个方向开也不知道,就稀里糊涂当了三年河北师大学生。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毕业联欢会,只是拿到本科文凭证书后,看到了毕业学校上盖的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公章,才找到了一点河北师大毕业生的感觉。
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大概为了让我不再遗憾,2012年8月6日到9月29日,我在河北师大国培中心参加了历史班的国培学习,正儿八经地当了两个月的河北师大国培学员。在这两个月里,我们又是理论学习又是当影子学员到师大附中学习人家的教学技能。期间穿插着野外拓展、联欢会等活动。2012年8月29日下午的结业联欢会,作为主持人的小班主任段艳肖(在校研究生)竟然激动得泣不成声。在这次联欢会上,除了表演节目外,小班主任还播放了他们制作的,记录我们这期学员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课件”,随着有声有色“课件”的播放,我们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了。此外,小班主任还在这边联欢会上颁发了一系列证书。最后,我领着大家一起朗诵了自己创作的题为《感恩国培》的诗歌,把联欢会推向高潮。
毕业联欢会上的歌舞,是不是强颜作欢,是不是胜利大逃亡前夕的宣泄,是不是昙花一现的“精彩瞬间”……经历了太多太多这样的悲欢离合,心灵饱受着一次次这样的煎熬,正是欲语还休。
相见时难别亦难,每一次相聚都是一种缘分,每一次分手都是一种需要。每一次毕业联欢会就意味着一次分手,一次次联欢会串联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年近六旬的我,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悲欢离合,一切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来源:邓氏文学